马海田[1]2002年在《大豆黄酮及半胱胺对鹅脂肪代谢的影响》文中指出大豆黄酮是异黄酮植物雌激素的一种,具有微弱的动物雌激素样活性,能与下丘脑、垂体等E_2受体不同程度地结合,从而影响动物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半胱胺因其含有活性的巯基和氨基而具有多种生物功能,是动物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以往的研究表明大豆黄酮及半胱胺均只有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繁殖能力和免疫能力的作用,但对脂肪代谢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研究表明,大豆黄酮及半胱胺均能改变动物体内的GH、IGF-1、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的水平,这些激素均与脂肪代谢有关。胰岛素能诱导乙酰Co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系及ATP-柠檬酸裂解酶的合成从而促进脂肪酸的合成;胰高血糖素通过增加蛋白激酶A活性使乙酰CoA羧化酶磷酸化而降低其活性,故能抑制脂肪酸的合成。此外也能抑制甘油叁酯的合成,甚至减少肝脂肪向血。液中释放;肾上腺素、生长激素也能抑制乙酰CoA羧化酶,从而影响脂肪酸的合成。从这些可以推测大豆黄酮及半胱胺对动物的脂肪代谢会有一定的影响,家禽的脂肪代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受众多因素的制约,本实验通过在饲料中单独或共同添加大豆黄酮和半胱胺来研究它们对脂肪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中有关酶的活性、参与脂肪代谢的有关激素的影响,进而研究二者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作一初步探讨。本实验结果表明: 1.大豆黄酮及半胱胺能够促进鹅的生长,对鹅具有增重效应,尤以对6周龄鹅增重效果最为明显;二者均能显着降低腹脂率,改善饲料转化率。 2.大豆黄酮及半胱胺均能够降低腹脂率主要是通过降低血清中苹果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抑制脂肪酸合成的速度,从而抑制脂肪的合成;升高激素敏感脂酶的活性来,促进脂肪的分解,最终导致脂肪沉积减少;二者共同作用时则对脂肪合成代谢过程中的酶的影响不大,但能明显升高促进脂肪分解的酶的活性,最终也导致脂肪沉积减少。 3.大豆黄酮及半胱胺能够通过降低血清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清胰高血糖素、胰岛素、Leptin的浓度来影响脂肪的代谢,胰岛素可抑制激素敏感脂酶的活性,而胰高血糖素可激活激素敏感脂酶,使脂肪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均加强,但分解代谢显着强于合成代谢,同时Leptin也可激活激素敏感脂酶的活性,抑制脂肪酸合成酶活性,使脂肪酸合成减少,脂肪分解加强,最终将导致脂肪沉积减少。 4.从第9周的动态变化来看,大豆黄酮及半胱胺对鹅血清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Leptin的含量均能发生影响,从总体水平上均能显着地(P<0.01)升高血清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Leptin的含量。大豆黄酮组、半胱胺组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水平分别升高了5%和6.3%、胰高血糖素水平分别升高了13.3%和18.8%、Leptin水平分别升高了4.85%和8.74%。大豆黄酮组饲喂后第1天血清中Leptin、胰高血糖素含量逐渐升高,到第3天后基本保持不变;半胱胺组饲喂后第1天血清中胰高血糖素含量逐渐升高,到第3天达最高值,第5天时又接近对照组;而血清中Leptin含量第1天低于对照组,并逐渐上升,到5天达最高值后又呈现下降的趋势。从Leptin动态变化曲线发现Leptin浓度上一午比下午高,趋势逐渐下降。
马海田, 刘皙洁[2]2002年在《大豆黄酮及半胱胺对鹅外周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素的影响》文中提出试验选用 2 1日龄雄性东北大白鹅 2 7只 ,随机分成 3组 :对照组 ,大豆黄酮 (Da)组和半胱胺 (Cs)组。在第 9周龄时 ,每组随机取 3只 ,装置临时性翅静脉血管插管 ,并于第 6 4,6 6 ,6 8日龄间隔一定时间 ,每天采集血样 4次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结果表明 ,大豆黄酮组及半胱胺组外周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升高 5 .0 % (P <0 .0 1)和6 .3% (P <0 .0 1) ;胰高血糖素分别升高 13.3% P <0 .0 1)和 18.8% (P <0 .0 1)。提示大豆黄酮及半胱胺可改变机体内某些激素的浓度来影响体内的物质代谢
徐军[3]2004年在《半胱胺及协同应用对绒山羊消化代谢及产绒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选用4头6月龄的辽宁绒山羊,平均体重为16公斤左右,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和盲肠瘘管。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为半胱胺组、大豆黄酮组、协同组和对照组。各组饲喂的基础日粮一样,半胱胺组每周添加一次半胱胺,剂量为100mg/kgW.B,制成颗粒料一次喂给;大豆黄酮组按3mg/kg大豆黄酮混入日粮中每天饲喂;协同组按大豆黄酮3mg/kg混入基础日粮中每天饲喂,半胱胺按100mg/kgW.B,每周饲喂一次。试验分为4期,每期21天,过渡期7天。观察半胱胺及协同应用对辽宁绒山羊增重、消化代谢及产绒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半胱胺代谢标志物巯基含量的测定,探讨半胱胺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半胱胺的广泛应用及在生产实践中研究提高绒山羊的增重及产绒、产毛性能的途径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试验结果提示: 半胱胺及协同应用对绒山羊增重的影响。半胱胺组比对照组的绒山羊增重提高22.22%,差异显着(P<0.05);协同组比对照组绒山羊的增重提高6.67%,差异显着(P<0.05)。表明半胱胺及协同应用均可显着促进绒山羊增重。 半胱胺及协同应用对绒山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半胱胺组与协同组在一天当中的pH值变化趋势均与对照组相同,半胱胺组pH值比对照组提高1.45%,差异不显着(P>0.05)。半胱胺组NH_3-N浓度比对照组降低10.23%,差异显着(P<0.05);协同组与对照组相比,协同组NH_3-N浓度总体水平比对照组提高62.21%,差异显着(P<0.05)。半胱胺组和协同组比对照组总蛋白浓度分别提高22.76%、15.76%,差异显着(P<0.05)。各组瘤胃液中疏基含量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半胱胺组和协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6.56%和21.61%,差异显着(P<0.05)。 半胱胺及协同应用对盲肠内环境的影响。各组的pH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半胱胺组和协同组比对照组的pH值略有升高,但半胱胺组和协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各组盲肠中总蛋白含量,在饲喂后1-2小时达到高峰,在峰值之后3小时出现最低值,随后各点呈缓慢上升趋势。半胱胺组比对照组提高5.2%,差异不显着(P>0.05)。而协同组盲肠中总蛋白总体水平比对照组略低,差异不显着(P>0.05)。各组盲肠中,巯基含量总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于采食后1-2小时达到最高值,而后下降。半胱胺组和协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92%和9.09%,差异均不显着(P>0.05)。半胱胺及协同应用对血浆中胰岛素(Insulin)、叁碘甲腺原氨酸(T_3)含量的影响。半胱胺组、协同组及对照组一天当中血浆中Insulin浓度的变化趋势大致是一样的。都为9:00饲喂后值升高,而后下降。半胱胺组比对照组提高16.85%,差异显着(P<0.05)。协同组比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论文对照组提高11.18%,差异显着(P<0 .05)。各组血浆中T3浓度曲线总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半肤胺组和协同组血浆T3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半肤胺组和协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8.44%和27.64%,差异均为显着(P<0 .05)。半肤胺组、协同组一天当中疏基浓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075%和10.13%,差异显着(P<0 .05)。 半胧胺及协同应用对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半耽胺组和协同组的绒自然长度分别比对照组高出31.巧%, 29.68%,差异显着(P<0 .05):半肤胺组和协同组的毛自然长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4.17%,24.95%,差异显着(P<0t05)。半肤胺组和协同组的绒伸直长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3.11%和33.37%,差异显着(P劝.05);半肤胺组和协同组毛的伸直长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32%和22.36%,差异显着(P<0 .05)。半肤胺组绒、毛强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95%和7.08%(件0.05);协同组绒强度比对照组小,毛强度比对照组提高6.08%,差异不显着(P>0.05)。半脱胺组的绒、毛伸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 .34%和3.24%,差异不显着(P>0.05);协同组的绒伸度比对照组小,毛伸度比照组提高2.72%,差异均不显着(P>0.05)。半肤胺组和协同组的绒细度分别比对照组减少5.8%和6.61%,差异显着(P<0 .05)。半肤胺组和协同组的毛细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60%和6.20%,差异显着(P<0 .05)。
张倩, 徐克斯, 邹庆建[4]2009年在《半胱胺的生物学功能及在其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就半胱胺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使用方法及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徐英杰[5]2008年在《半胱胺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在家禽饲料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家禽产品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半胱胺(Cysteamine,简称CS)作为动物体内的活性物质(Millad,1988),在动物体内浓度很低,但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能降低家禽体内生长抑素水平、促进机体消化代谢、促进动物生长,并能提高饲料报酬、改善胴体品质,是一种较好的生长调节剂。
夏俊钟[6]2004年在《半胱胺添加剂CT2000对猪和肉鸡生产性能影响分析》文中认为分别选取仔猪160头、生长猪140头、生长肥育猪80头为试验动物,饲喂不同剂量的CT2000添加剂,以研究不同剂量复合半胱胺饲料添加剂CT2000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的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半胱胺添加剂CT2000,可以提高仔猪、生长猪和肥育猪的生产性能,料重比和日增重指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本试验中仔猪CT2000的最佳添加剂量为100g/T,料重比从1.96降至1.87,日增重从335g增加到364g,分别提高了4.54%(P<0.05)和8.44%(p<0.05)。生长猪最佳添加剂量为300g/T,料重比从2.56降至2.25,提高11.94%,日增重从767g增加到785g,日增重提高2.3%(P>0.05)。肥育猪中添加最佳剂量300g/T,料重比从4.18降至3.52,改善15.67%(P<0.05),日增重从620g增加至734g,改善18.44%(P<0.05)。 在肉鸡饲养试验中,半胱胺类添加剂CT2000最佳添加剂量在本试验中为100g/T日粮,至49日龄,添加100g/T半胱胺的处理组料重比比对照组改善7.14%,(从2.10降低至1.95);体重增加了11.34%(从622.64g增加至660.81g),日增重提高9.71%(从50.18提高至55.05),经济效益方面,添加100g/T日粮的半胱胺,可增加收益30.6%。
刘培培[7]2016年在《半胱胺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半胱胺作为生长抑制素的抑制剂,可有效降低动物体内生长抑制素水平,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动物生长。文章介绍了半胱胺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对半胱胺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并探讨了半胱胺应用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杨彩梅[8]2007年在《半胱胺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半胱胺(CS)为材料,以Avian肉鸡为对象,研究日粮中添加CS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CS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功能、血清相关代谢参数的影响(试验一)。第二部分研究日粮中添加适宜剂量的CS对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性能、小肠绒毛形态、抗氧化功能、血清生长抑素(SS)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的影响(试验二),同时研究CS对肉鸡下丘脑、腺胃、十二指肠和肝脏中SS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试验叁)。第一部分选择600羽1日龄Avian公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60、90、120、150mg/kgCS。在21日龄和42日龄时每只试鸡空腹称重,测定平均日增重(ADG)和饲料转化率;同时每组随机选取12只鸡采血,测定血清相关代谢参数,随后屠宰,收集胰腺及十二指肠内容物,测定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21日龄阶段,日粮中添加60 mg/kgCS可显着提高肉鸡ADG,而添加120mg/kg和150mg/kgCS可使ADG显着降低;22-42日龄阶段,添加90mg/kgCS可使ADG显着提高,而添加150mg/kgCS使ADG显着下降,在肉鸡整个生长阶段,150mg/kgCS组的ADG和饲料转化率均显着低于其它各组。结果提示:肉鸡日粮中添加CS可提高生长性能,但高剂量的CS对肉鸡生长具有抑制作用;1-21日龄日粮中添加60mg/kgCS,22-42日龄添加90mg/kg CS是适宜的剂量。2.1-21日龄阶段,日粮中添加50mg/kgCS组的胰腺和十二指肠内容物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组、120mg/kgCS和150mg/kgCS组。22-42日龄阶段,添加90mg/kgCS使胰腺和十二指肠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比对照组显着提高,添加150mg/kgCS使胰腺和十二指肠内容物蛋白酶活性显着下降,试验结果提示:日粮添加CS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与生长性能具有相关性。3.在1-21日龄阶段,日粮添加60mg/kgCS可显着提高血清总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含量,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而添加150mg/kgCS显着降低血清总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含量。22-42日龄阶段,添加60mg/kgCS、90mg/kgCS和120mg/kgCS可使血清总蛋白含量显着提高,而添加150mg/kgCS显着降低总蛋白。4.在1-21日龄阶段,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CS均可使肉鸡T3和T4水平显着提高,日粮中添加120mg/kg和150mg/kgCS可使胃泌素水平显着提高。22-42日龄阶段,添加90mg/kg、120mg/kg和150mg/kgCS可使血清T4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添加150mg/kgCS可使血清胃泌素水平显着提高。结果提示:日粮添加CS均可提高血清相关代谢激素水平。第二部分选择472羽1日龄Avian公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8个重复,试验分1-21日龄和22-42日龄两个阶段进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添加适宜剂量CS(1-21日龄阶段添加60mg/kg,22-42日龄阶段添加90mg/kg),在1、7、21、28、35和42日龄时每只试鸡空腹称重,测定平均日增重,同时收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样品,测定小肠绒毛形态,采集血样,测定抗氧化功能和血清中SS与IGF-I含量,同时取下丘脑、腺胃、十二指肠和肝脏样品,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不同组织中SS基因表达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日粮中添加适宜剂量CS,可显着提高肉鸡21、28、35和42日龄的体重,并使14-21日龄阶段和21-28日龄阶段试验鸡的ADG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48%(P<0.05)和8.42%(P<0.05)。试验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适宜剂量CS促进肉鸡生长的效果在14-28日龄更明显。2.在21日龄阶段,日粮中添加CS显着降低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对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无显着影响;在42日龄阶段,添加CS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均无显着影响。添加CS可显着提高7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高7日龄肉鸡总抗氧化能力。在7、14、21和28日龄,日粮中添加CS可显着降低肉鸡血清SS水平,显着提高血清IGF-Ⅰ水平。3.日粮中添加CS对7-28日龄阶段下丘脑SSmRNA的表达无显着影响,在35日龄时显着降低下丘脑SS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42日龄时则显着升高;添加CS可显着降低28日龄肉鸡腺胃SS mRNA表达量;CS可促进整个生长期间肉鸡十二指肠SSmRNA的表达,在21日龄、28日龄时达到显着水平。CS对肝脏中SS基因的表达则有抑制作用,在35日龄时能显着降低肝脏SSmRNA的表达量。试验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CS对1-14日龄阶段肉鸡SS基因的表达无显着影响,而对22-42日龄阶段SS基因的表达有显着影响,日粮CS对SS基因表达的影响具有组织和生长阶段特异性。综上所述:肉鸡日粮中添加CS可促进生长,提高消化酶活性,但高剂量的CS则抑制生长,降低消化酶的活性。日粮中适宜的CS添加量为1-21日龄阶段60mg/kg,22-42日龄阶段90mg/kg。添加CS可提高血清代谢激素水平。日粮中添加适宜剂量CS可提高肉鸡生长前期的抗氧化能力和血清IGF-Ⅰ水平,降低血清SS水平。添加CS对1-14日龄阶段肉鸡SS基因的表达无显着影响,而对22-42日龄阶段SS基因的表达有显着影响,日粮CS对SS基因表达的影响具有组织和生长阶段特异性。试验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CS促进肉鸡生长主要是通过提高消化酶活性和IGF-Ⅰ水平,降低血清中SS水平来实现的。
王月影[9]2006年在《生长抑素对大鼠乳腺发育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生长抑素(SS)对大鼠乳腺发育的调节作用,本论文以处女期、妊娠6 d,12 d,18 d和泌乳6 d,12 d,18 d的SD大鼠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法、RT-PCR法、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乳腺中SS的分布及表达、乳腺发育过程中SS的变化规律和SS与乳腺发育相关因子的关系,并通过SS及其耗竭剂来佐证SS对乳腺发育的调节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研究了乳腺中SS的分布及表达。结果显示,处女期、妊娠6 d,12 d,18 d和泌乳6 d,12 d,18 d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的胞质和腺泡分泌物中均出现SS阳性免疫反应;不同发育期大鼠乳腺组织中均有SS mRNA表达。2.乳腺中SS含量变化与乳腺发育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乳腺中SS含量随乳腺的发育而减少。放射免疫法结果显示,处女期SS含量最高,妊娠期和泌乳期的SS含量依次递减。ELISA法结果显示,妊娠6 d的SS含量略高于处女期(P>0.05),与泌乳期各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泌乳期SS含量在12 d略有升高,泌乳期各组间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3.用放射免疫和RT-PCR法研究了SS与乳腺发育相关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3.1血清E2水平以处女期最高,妊娠期保持在较低水平,泌乳期开始升高;乳腺E2水平在处女期为12.36 pg/mg组织蛋白,妊娠过程中持续降低,分娩后急剧升高,泌乳期呈下降趋势;ERαmRNA在处女期、妊娠和泌乳期大鼠乳腺中均有表达,ERαmRNA的转录水平随乳腺的发育而降低,但第12 d升高且与第18 d差异显着。表明SS对乳腺ERα基因的表达有双重调节作用。妊娠期上调乳腺ERαmRNA基因的表达,泌乳期起下调作用,且通过上调或下调血清和乳腺E2水平参与乳腺细胞发育和泌乳。3.2血清P4水平以处女期最低,妊娠过程中渐渐升高,分娩后显着降低,泌乳期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模式;乳腺P4水平随乳腺的发育而降低。PR mRNA在处女期、妊娠期和泌乳期大鼠乳腺中均有表达,处女期PR mRNA的转录水平最高,分娩后开始下降,至泌乳6 d时检测不到PR mRNA表达,泌乳12 d和泌乳18 d可检测到PR mRNA表达。表明SS对乳腺PR基因的表达和血清P4水平有双重调节作用。妊娠期上调乳腺PR基因的表达,泌乳期起下调作用;妊娠期和泌乳中期下调血清P4水平,泌乳早期和晚期起上调作用。SS在妊娠和泌乳期对乳腺P4水平均有上调作用。3.3血清GH水平以处女期最低,妊娠过程中渐渐升高,分娩后急剧下降,泌乳期变化不明显;乳腺GH水平以处女期最高,妊娠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分娩后显着升高,泌乳期呈下降趋势;妊娠和泌乳期的GHR mRNA转录水平与处女期相比略有降低乳
邓惠中[10]2011年在《半胱胺盐酸盐对AA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半胱胺盐酸盐对AA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微生物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AA肉鸡雏鸡720羽,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试验期42天,分为2个阶段,前期1-21天,后期22-42天。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含30mg/kg,60mg/kg,90mg/kg,120mg/kg,180mg/kg半胱胺盐酸盐的强化爱维灵。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半胱胺盐酸盐有改善肉鸡生产性能的趋势,添加含90mg/kg半胱胺盐酸盐的强化爱维灵,与对照组相比,1-42日龄的日增重提高了3.15%,1-21日龄料肉比降低3.31%(P<0.05);42日龄的腿肌率提高了5.63%;腹脂率降低了17.28%;42日龄胸腺指数相比于对照组提高了77.50%(P<0.05);与对照组相比1-21日龄血清白蛋白含量提高了16.23%(P<0.05);球蛋白降低22.51%(P<0.05),白球比提高了50.76%(P<0.01),22-42日龄碱性磷酸酶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利润增幅达到9.27%。添加含30mg/kg半胱胺盐酸盐的强化爱维灵(沸石粉组)的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优于对照组,22-42日龄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22-42日龄双歧杆菌数量相比于对照组提高了144.44%,22-42日龄乳酸杆菌数量相比于对照组提高了84.38%。添加含60mg/kg半胱胺盐酸盐的强化爱维灵大大降低AA肉鸡1-42日龄的死淘率;与对照组相比1-21日龄血清白蛋白含量提高了12.26%;血清球蛋白降低了26.53%(P<0.01),白球比提高了50.00%(P<0.01);与对照组相比利润增幅达到10.52%。基于本试验的结果,建议在肉鸡日粮中添加含60mg/kg半胱胺盐酸盐的强化爱维灵或添加含90mg/kg半胱胺盐酸盐的强化爱维灵。
参考文献:
[1]. 大豆黄酮及半胱胺对鹅脂肪代谢的影响[D]. 马海田. 东北农业大学. 2002
[2]. 大豆黄酮及半胱胺对鹅外周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素的影响[J]. 马海田, 刘皙洁.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 半胱胺及协同应用对绒山羊消化代谢及产绒性能的影响[D]. 徐军. 东北农业大学. 2004
[4]. 半胱胺的生物学功能及在其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张倩, 徐克斯, 邹庆建. 中国饲料. 2009
[5]. 半胱胺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研究[J]. 徐英杰. 畜禽业. 2008
[6]. 半胱胺添加剂CT2000对猪和肉鸡生产性能影响分析[D]. 夏俊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7]. 半胱胺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刘培培. 饲料博览. 2016
[8]. 半胱胺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杨彩梅. 浙江大学. 2007
[9]. 生长抑素对大鼠乳腺发育的调节作用[D]. 王月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10]. 半胱胺盐酸盐对AA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 邓惠中. 湖南农业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