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周礼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庞春羿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 随着西周的建立,周礼制度逐渐初步形成。自鲁哀公起,举办祭孔大典的执政者数不胜数,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此外,随着国风文化风潮的来临和汉服复兴运动的兴起,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周礼的传承。基于此,该文将从孔子个人生平和周礼思想内容出发,对周礼的核心精神进行分析、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 孔子;周礼文化;祭孔大典;汉文化;传承;发展
随着周王朝的建立,周礼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对社会的政治、教育、生活、经济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是历代执政者联络政治与百姓之间的纽带;还是中国古代各阶层人民在其位谋其事,使社会秩序良好;使当权统治者优先以礼乐教化百姓,而不是靠武力残暴征服。而祭孔仪式在历史长河中也十分重要。
1 孔子生平及周礼思想
1.1 孔子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孔子出身于贵族世家,从小接受着贵族的高等教育,因此在礼乐思想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进行讲学,从而将建立的完整的周礼思想体系从上层群众传递到下层百姓中,使得周礼思想全社会制度化。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其中“礼”占所有思想的灵魂位置,是整个思想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周礼思想
周礼是孔子礼教思想形成的基础,《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命舜摄政,“修五礼”;舜命伯夷为秩宗,“典三礼”; 舜还任命夔为典乐,“教稚子”,“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1]《史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2]由此可看出,中国礼乐制度的苗头始于五帝时期,真正形成却在西周。
“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大到政治、教育、信仰等领域,小到饮食、起居、丧葬等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3]从而形成了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思想。[4]孔子的这一思想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传承,在最初刚刚起步的社会背景下,也许没有特别显而易见的成就影响,没有极为重要的审美价值,但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辩证的事物总会有他独特的存在价值,而孔子的周礼思想则证明了这一点,从而也有了后来的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周礼》。
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采用串行堆叠结构,而这样的网络结构会导致网络最终提取出的特征中缺失低层次特征。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将网络中的所有卷积层的输出连接为一层,把网络中所有的特征图连接在一起,使得卷积网络最终提取出的特征包含来自各层的特征,从而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特征信息,也可避免传统卷积网络中因为池化层的降维作用而损失一些边缘信息。
2 祭孔大典中的周礼文化
2.1 周礼在古代祭孔大典中的发展
2.1.1 古代祭孔沿革
撤撰意为乐奏懿平之章。
(6)观察和记录深、浅标记的连续读数,当数据处于稳定水平时,将其作为初始读数。之后,开始注水,将水位保持在30~40 cm。为了使每天的用水量都很清楚,该实验配备了精度为0.1 m3的水表,并运用水平仪进行连续观测,通过深浅标点上标尺和基准点读数的变化记录沉降。
祭孔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初具萌芽,在汉代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自汉代以后,祭孔活动发展壮大,活动不断,在清朝末期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
综上所述,2~5岁儿童皮肤病患病率较高,主要以湿疹、单纯糠疹等为主,故应加强皮肤保健宣传和教育,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2.1.2 古代祭孔礼制规格
明清时期祭孔大典的顶峰时期之后,祭孔典礼在民国军阀混战中又逐步消沉。祭孔仪式恢复于1984年的山东曲阜孔庙祭祀,其后的祭孔大典也多在曲阜孔庙举行。现代祭孔形式在遵从古法祭孔的前提之下,也进行了一些相应的调整,比如现代祭孔大典现场会有地毯的铺设,在乐舞表演时间上有所调整,对现有保留下来的古法祭孔仪式取精华、去糟粕,以达到节俭祭孔的目的。[5]也有一些孔子的后人坚持“当代人祭孔”的原则,即不沿袭模仿古法祭孔,完全用现当代的祭孔形式,将其简化为“活人祭孔夫子”[6]。
表1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祭孔规格
迎神是由主祭官请出孔子及四配的牌位,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进香,行三百九叩礼,乐奏昭平之章。根据朝代的不同,乐舞的规格也不尽相同,总分为六佾和八佾乐舞,演奏古朴、金玉之声的韶乐,吟唱歌颂孔子德行的祭文。
祭孔礼仪又称祭孔典礼,专业名称叫作“释典礼”。释为呈献之意,是指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以及呈献太牢、酒、蔬菜、鲜果等祭品,由此来表现对孔子的尊崇。
祭孔礼仪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等六部分。其中初献、亚献、终献为祭孔礼仪中的核心部分。
2.1.3 古代祭孔礼仪
初献、亚献、终献的环节是由主祭一人和从祭二人分三次将酒、蔬菜、鲜果等祭品尊奉到孔子像前,三献分别奏宣平、秩平、叙平之章曲,用由文生和武生所组成的佾舞团体跳执羽之舞。
最早的祭孔仪式始于鲁哀公,在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里立庙,将孔子生前所使用的各种用品保存下来,每年按岁时祭祀。其后的历代统治者皆大祭孔子,天子祭孔始于汉高祖刘邦,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太牢祭祀孔子。汉元帝时期封孔子子孙为侯,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汉光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汉光帝派遣特使大司空宋宏前往曲阜祭祀孔子,这是天使祭孔的开始。曲阜阙里即在此之前的曲阜孔庙,而直到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祭祀孔子才从曲阜孔庙转移到太学及郡县学中。
2.3.1 汉服的周礼象征
送神是整个祭孔礼仪中的最后一部分,乐奏德平之章,祭乐内容意在歌颂孔子之德,孔子的周礼思想流泽无疆,教化百姓的同时,也对统治者统一朝局、朝臣各司其职的大和谐场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祭孔礼仪的六个组成部分高度歌颂了孔子伟大一生的成就,传扬了他博大精深的周礼文化思想和其对整个社会文明的教化作用。
2.2 周礼在现代祭孔大典中的发展
袖口则象征着天道圆融,礼法和谐。
明清之后,古代的祭孔礼制规格逐渐消亡,没有固定的可供遵循的祭孔礼仪。
2.2.2 现代祭孔形式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祭孔规格见表1。
2.3 汉服与周礼文化的传承
采用自落式搅拌机,将配好的石料、水泥、增强料、外加剂放在搅拌机里先行干拌1min后,将计量好的分2~3次加入;为使物料搅拌均匀,适当延长机械搅拌时间,但不宜过长,搅拌时间宜控制在120~300s,以达到透水混凝土的坍落度为止。
对工程进行施工以前,需要对资金担保制度加以落实,在针对工程展开招标活动时,政府部门应该要求投标单位对工程质量保证金加以交付,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标准加以承诺以后,相关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对整个规划建设活动的过程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能够达到施工单位承诺的标准,对于能够达到工程质量标准的单位,监管部门应将质量保证金无条件退还,而对于质量检验未能达到要求的,则要按照规定对质量保证金加以扣留,甚至追究其责任。
上下分裁,即上衣下裳,象征着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地两极。
2.2.1 现代祭孔礼制规格
前后直缝,即前后背的中缝,它象征着人道正直,执礼有板有眼,人前人后一样执礼从容,做人中庸。
深衣的整上衣,象征着尊祖崇古。而朱子深衣的方领,则象征着礼制方矩;背缝长达脚跟,象征着规矩直令;裳的大带和下摆象征权衡,以示公正。
望着颜副院长,鲁冰莹一脸茫然,不知何意。护士长周伟华忍不住笑道:“他说你‘甲醇’。”鲁冰莹一下子脸红到脖子根儿,她狠狠地瞪了颜副院长一眼,怒冲冲地出门而去,留下一串嘚嘚嘚的高跟鞋声。
2.3.2 汉服文化与周礼的结合发展
对于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保险公司股东财富的最大化,通过保险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能够围绕保险公司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来制定更加系统的内部财务控制管理措施,尤其是通过财务预算控制、资金流量与存量控制等措施,对保险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指导。
在当下,国风文化风潮和汉服复兴运动已经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有愈多的人身着汉服走上街头,因此执周礼的精神更不可废。但有些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着我汉家衣裳,却不兴我礼仪之邦!身着汉民族传统服饰却做着有损汉文明的事情。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出口脏话连篇,争当网红而不择手段等,严重破坏了我们的民族形象。而汉服文化是反映儒家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从三皇五帝一直延续至今,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使汉服文化中的周礼思想得以很好地传播下去,逐渐发展至成熟。
实验证明,在西门子9F燃机燃烧时,如对其燃烧条件进行一定的调整可有效降低其NOX的排放量。火力发电厂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调整燃机燃烧时的各项条件,以减少NOX的排放量。根据所处区域天然气的供应来源,调整天然气的组分,使其更加适宜该地区的火电厂需求;根据天然气的组分适当调整燃机的空气进气量,使天然气与空气的含量形成一个科学的比例,使燃烧更加充分;根据火电厂所处环境的大气相对湿度差异,对火电厂燃机工作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进行调整,以达到降低NOX排放量的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孔子周礼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不管是对古代还是对现当代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长河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是串联整个华夏文明的纽带,而其衍生出来的祭孔仪式和汉服文化的复兴也同样对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不但是规范世人行事、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框架,也是中国礼仪之邦建立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
[2] 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
[3] 薛艺兵,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论礼乐文化[J].文艺研究,1997(2):53-64.
[4] 实拍曲阜孔子诞辰2564 周年万人节俭祭孔(组图)[EB/OL].新华网,2013-09-28.
[5] 孔子诞辰2564 周年祭典在浙江衢州南宗家庙举行[EB/OL].新华报业网,2013-09-28.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us' Zhou Rites Culture
PANG Chunyi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Shaanxi ,714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the ritual system of the zhou dynasty gradually took initial shape.Since ai gong of the state of lu,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rulers holding ceremonies to offer sacrifices to Confucius,which once became a great sacrificial offering of the same level as Chinese ancestors' gods.In addition,with the adven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revival of hanfu movement,more and more people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heritance of zhou rites.Based on this,this paper will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core spirit of the rites of zhou from the personal life of Confucius and the thought content of the rites of zhou,hoping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and help for relevant personnel.
Key words: Confucius; Zhou ritual culture; The ceremony of offering sacrifices to Confucius; Han culture; Inheritance; The development of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11(b)-0039-02
作者简介: 庞春羿(1997-),女,陕西宝鸡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周礼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