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但求春意更盎然论文_王光明

春风化雨但求春意更盎然论文_王光明

——“三环节”教学实践之我见

◆ 王光明 山东省宁阳县乡饮乡沙河中心小学 271403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语文课程标准则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我县依据教育教学及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依据实际情况,积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课前预习、课中改进、限时作业”的“三环节”的教育教学改革,做为一名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老师,我也沐浴在“三环节”教学的春风中,努力进行本人的语文教学改革,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夯实打牢,未雨绸缪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极容易被忽视但又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预习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下一个环节“课中改进”的效果,老师根据预习情况可以做到教学上的有的放矢:哪些地方重点讲,多讲,展开讲;哪些地方略讲,少讲,甚至不讲。可以想象,预习情况良好的课堂会使老师教得多么轻松,学生学得多么愉快,课堂气氛多么融洽。实践证明:谁有良好的预习习惯,谁抓住了课前预习,谁就在学习上、课堂上“先人一步”。为了做好预习,我都提前把预习提纲先发下去(至少提前一天),关于预习提纲我分了两类:一类是常规性预习。我把这类预习称之为“静态预习”。一类是检测性预习,我把这类预习称之为“动态预习”。所谓常规性预习就是对每一课的基本字词,文学常识等的预习,它适用于每一课的预习。常规预习有如下要求:1.读课文至少三遍。2.写会字词,会组词。3.课后词语积累,读读写写部分查字典解释。4.了解作者及文学常识的相关资料。5.划分段落。6.对精彩做批注。7.提出质疑。所谓检测性预习就是对常规性预习的知识进一步认知、巩固。这两种预习一“静”一“动”、“静”是“动”的前提,“动”是“静”的加强,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虽然课前预习的方式很好,但若使预习效果切实得以体现,强制性、制度性的预习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预习检查跟不上或流于形式,预习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我是这样做的:每天早晨学生到校后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同学互查,每个学习小组制定责任心很强的学习较好的同学组织交流和检查。通过检查和交流,小组长把同学们情况上报给我,我把学生情况进行汇总,学生学习情况我了然于心,为讲好课打了“提前量”。

二、尽善尽美,尽情享受“课中改进”

本环节是“三环节”中的“顶天立地”的一环,没有本环节,“课前预习”达不到课堂应有的效果,“限时作业”也无从谈起,我在课堂上进一步深化学习预习知识,尤其是课前预习中出现的易错知识点进行纠正,然后抓住课文中重要的部分进行“美文赏析”,由于课前预习较好,我与学生在赏析中结合小组交流形式进行探讨、猜想、模仿、说演。我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悲共喜,欢乐着他(们)的欢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我与学生徜徉于古今中外,饱览山川美景。每堂课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我讲得忘乎所以。我知道,这都得益于较好的课前预习。

三、打实基础,立足升华“限时作业”

限时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的检测、巩固、升华。每堂课我都督促,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做完后我都进行检查、批改、反馈(复批)。由于要求严格,落到实处,我的学生课堂达标率很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感到“三环节”强大的生命力,我认为,“三环节”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也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它体现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更教给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会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三环节”教给了学生在未来社会自学自立的习惯,是学生自立于未来的法宝。通过“三环节”教学学习,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增强,学习习惯也正趋于成型时期。我的学生爱学、乐学、更善学。

虽然“三环节较好,但在教学中也有一些地方感到有些“遗憾”的地方,比如:课中改进与限时作业有时时间上有一些冲突。有时,在进行“美文赏析”中,由于“赏析”过度而感到“刹不住脚”,因此,限时作业不够甚至就没有了,此时心中有些许“伤心太平洋”了。我多么希望语文课上时间再长一些啊,因为语文的魅力太强大了!

以上是我对语文“三环节”的班门弄斧的设想,同时感叹“如何教学”这个问题既是个悠远古老同时又是个一直充满魅力而又永远崭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这个群体不断研究不断建立模式又总在尽善尽美看似无尽头的课题,但不管怎么改善教学方法,只要是适合学生又要依据学生学习实际才是最好的。一位哲学家说过:黑色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论文作者:王光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春风化雨但求春意更盎然论文_王光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