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_农业论文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_农业论文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趋势。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农业都实现了现代化,并且,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提高着。不同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不尽相同,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其资源禀赋独特特征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绝不能照般任何国家的经验。本文旨在在美、日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进行经济学分析。

一、农业现代化的两种模式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所谓传统农业,按照舒尔茨教授的界定,就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从经济分析角度看,“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其特征是:(1)技术状况长期内保持不变;(2)持有和获得生产要素的偏好和动机保持不变,即人们没有增加传统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动力;(3)由于上述原因,传统生产要素的供给、综合利用和需要处于长期均衡状态1。而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由于科学技术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现代农业必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而,传统农业也就成了相对于现代农业的一个动态概念。这样,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内涵,即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从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即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的现代化,即运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生物化和化学化,这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或物质内容;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当前,主要是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这是现代农业的组织保证。当然,由于不同国家资源禀赋特点不一样,各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差异很大,但日本经济学家早见雄次郎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把它们归纳为两种主要模式,即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美国的特点是人少地多,劳动力稀缺,而日本正好相反。两国在土地——劳动力比例上的极大差异性恰好构成了这个世界上的两种极端类型。1880年平均每个男性农场工人的农业土地面积,美国是日本的36倍,而且这个差距在不断扩大,到1960年美国平均每个男性农场工人的农业土地面积是日本的97倍,可耕地是日本的47倍。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土地和劳动力的比价在两个国家也有显著的不同。1886年,日本1个农场工人购买1公顷可耕地必须工作的天数是美国农场工人购买同样面积可耕地工作天数的9倍。在美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于土地价格不断上升,尤其在1880~1920年期间;而日本的土地价格相对于劳动力价格上升得极快,尤其在1880~1960年期间。到了1960年,1个日本农场工人必须工作30倍于美国农场工人的时间,才能买到1公顷土地1。那么,在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下,美国和日本是怎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呢?

在美国,土地和机械的价格相对于工人工资的长期下降,促使这个国家不得不用土地和机械动力替代人力,这种替代包含着农业中使用的机械技术的不断改进。这是因为,一个固定不变的技术,对稀缺生产要素替代的空间是很小的。例如,在早期的谷物收割中,在两个星期的收割时间内,使用某些型号的收割机和两组役马,其最佳组合是5个工人和4匹马,能收割140英亩的谷物。引进新的机械——打捆机以后,农场主就可以改变上述组合比例,即使用2个工人、1台收割机和4匹马,同样在两个星期内收割140英亩谷物2。在这里,1台打捆机替代了3个工人。由于人工是昂贵的,所以这种替代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美国农场中使用的大型机械和机械动力迅速增加,而使用的工人数迅速减少,即人机比例在不断提高,反映了机械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土地和机械对人力的边际替代率。这种替代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拖拉机的引进是农业中最重要的机械技术的进步,它使每个农场工人能够更容易地使用更多的机械动力,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动力对人力的边际替代率。大功率拖拉机替代小功率拖拉机、多功能农业机械替代单一功能农业机械的原理也是一样的。这种替代的结果,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机械化水平最高、从而劳均负担耕地最多的国家。

1920年以后,美国的农场主和试验站人员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生物技术的革新。其主要原因是本世纪20年代,每个农场工人能够使用的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这一现象导致了30年代杂交玉米在美国的广泛种植。在政府开始对耕地的使用实行限制后,生物技术和化肥工业加速发展了起来。而化肥价格的下降,单位面积耕地上化肥施用量的上升,补偿了土壤自然肥力的耗竭,从而使发展生物技术成为迫切需要。但美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总是和机械技术发展的需要结合在一起的,新的作物品种总是更加适合机械收获。如为了有利于机械收获,美国农业科学家培育出了具有强壮枝条而且同时成熟的西红柿。

在日本,土地的供给缺乏弹性,土地价格与工资价格同步上升,因此,用土地和机械替代人力是无利可图的。然而,随着农用工业的快速发展,化肥价格相对于土地价格持续下降,以及来势凶猛的生物技术的进步,给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完全不同于美国的新契机。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谷物,而化肥对传统作物的作用较差,在传统作物体系下不能大幅度增加产量。传统品种下化肥对土地的替代弹性极小的状况迫使日本使用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不断改良品种。新的喜肥作物品种和效率更高的化肥不断出现,土地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也随之不断增加。1880年以后,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沿着上述道路发展的,机械技术进步的意义也主要在于通过改善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而大幅度提高产量。例如,早期的马拉犁和后来拖拉机的使用主要是作为一种深耕的工具,以便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美国和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开始于完全不同的初始生产要素条件和供给条件,但在1880~1960年间,达到了接近的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两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率先进入了世界上最小国家的行列。1995年的资料显示,日本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28%,而美国仅为2.98%。美国和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说明:(1)农业现代化总是朝着资源丰裕的方向进行,总是用丰裕资源替代稀缺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的价格总是高的,使用稀缺资源的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农场主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必然用充裕资源替代稀缺资源;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农业技术创新也会朝着替代稀缺资源的方向进行。换句话说,要素的丰裕程度或相对价格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先天性因素。(2)各国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趋势是: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趋向是发展机械化,节约土地的技术创新趋向是生物革新,但在一国特定的农业技术创新方向约束下,机械技术的开发可以是节约土地型的,而生物技术的开发可以是节约劳动型的。

二、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考

中国农业资源禀赋的基本特点就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1亩多一点。而20年前改革时所实行的福利化的分配方式又造成了土地使用的细碎化,户均只有半公顷左右。这样条件下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该怎样走?显然,美国的资源禀赋条件与我国正好相反,在耕地的人均拥有量上几乎是世界上的两个极端——一个是大规模经营,一个是小规模经营,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走美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那么,能否走日本道路?事实上,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在资源禀赋上,我国和日本非常接近,因此,日本道路对我国来说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但如果深入分析下去,我国和19世纪后期的日本仍然有许多十分显著的不同之处。主要有:(1)19世纪后期,日本的工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工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水平很高,因此,在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劳动力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即土地和劳动力双重稀缺。而我国目前的劳动力资源供求特征是,不仅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城市剩余(包括隐性剩余)的劳动力也在不断增加,劳动力就业的压力要求我们必须走出一条既能够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又能够大量增加农产品产出的特殊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日本工业化对农业的剥夺很少,因此,农业现代化起步时的负担较轻。而我国一向采取的是剥夺农业的工业化方式,直至目前,“剪刀差”还大量存在着。据计算,1994年,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者补贴等值为-8.27%1。此外,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日本对农业的高额补贴是世界上罕见的,我国也无力做到这一点。尽管如此,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仍然在许多方面可以为我国所借鉴,如发展生物技术和注重对农业的保护等。

我认为,在讨论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时,必须首先弄清楚以下几对关系:

一是劳动生产率目标和土地生产率目标之间的关系。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般要在这二者之间择一,或者二者并重。从长期看,工业化、城镇化是不可逆转的经济规律,农业现代化就是要从土地上释放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因此,劳动生产率是任何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但从近期看,我国无疑要追求更高的土地生产率,从而产生更多的农业剩余,为劳动力的非农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条件。当前,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应该主要依靠生物技术创新,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主要依靠城镇化拉动农业劳动力外流。

二是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从国外情况看,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大陆国家都是大规模经营,欧洲国家的农业经营规模也比我国大得多,而这类国家都是农业现代化的典型代表。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一些地区为了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强制性推行农业规模经营,就是受欧美模式的影响。应该看到,单纯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并不等于农业现代化,关键要看农业生产手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指标,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1984年解体的人民公社为什么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从实践来看,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

三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耗竭为代价,而要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本以上认识,我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应该走一条以生物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城镇化拉动为手段、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面分别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生物技术创新。在本世纪中叶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又出现了新的重大突破,孕育着一场新的农业技术革命。这次农业技术革命将以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为重点,在新物种塑造、新快速繁育技术应用、新农业工厂构建、新人造食品和饲料生产、新生物能源开发和新的农业空间领域扩展等方面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再上新的台阶。一些有影响的农业科学家认为,上述生物技术将在未来30~40年中走向成熟并大规模应用1。下个世纪,农业领域的主导技术必然是生物技术,世界农业生产的面貌和格局也将为之改变。目前,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创造条件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到来。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要求。主要问题是:(1)农业科学技术运用的总体水平低,绝大多数土地仍然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经验与技术耕种,畜牧业主要采用散养、放养的饲养方式,现代农业技术利用率不高,普及率低,地区间、行业间生产技术水平差距明显。这种状况造成了农业增长中技术贡献率的低下,目前不到4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2)农业科技储备不足,缺乏像杂交水稻、地膜覆盖等适应范围广、增产幅度大的先进技术;对未来发展中如气候变暖、突发性自然灾害等问题,缺乏技术调控和应变能力。并且,农业科技取得重大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仅有30%~4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并且,已经转化技术的普及率也仅为30%左右。此外,氮素化肥的当季利用率仅有30%~4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为30%左右,年浪费水相当于黄河年有效供水量的2倍以上。

面对上述问题,应当怎样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到来,推动我国的生物技术创新和农业现代化呢?(1)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转变农业科研机构的运行机制。政府要集中财力支持一批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和研究中心,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队”,以此推动全国农业科研水平的提高;省级农业科研机构要按照专业特色和地区特色进行重组;地区级科研机构的任务要放在实用技术的引进、开发、服务和推广上。(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工作,鼓励技术推广人员走向田间、地头,与农民打成一片。要尽快把现有的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组装配套成易学、易用、易为农民所掌握的组全技术,积极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3)选择正确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道路,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自主研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成果推广相结合。(4)合理确定未来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优先领域,争取2010年前后首先在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养殖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等方面取得突破。

2.城镇化拉动与农业现代化。1997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只有29.9%,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世界平均水平为46%,高收入国家为78%2。据我们计算,1997年,我国的工业化率和非农化率分别为42.5%和81.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程度为12.6%,城镇化滞后于非农化程度达51.4%。城镇化滞后使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领域,不仅农产品市场的需求难以有效启动,农业竞争地位低下的状况难以改变,农村人力资本的状况也难以改善,从而大大延缓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国内外丰富的实践告诉我们,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转移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1978~1998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从17.9%上升以30.4%,通过小城镇新建和扩建、大中城市扩展和农民流动打工等途径,20年来有近一半的农业转移人口被城镇吸收,单通过正式工作安排就累计吸收了2877万(截止1997年底)农业劳动力。这就使农业的就业压力大大减轻,为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的资源基础,从而也为农业的市场化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二是城镇人口的增加,能够有效地扩展农产品的交换空间,农产品市场日益扩大,农村对城镇的商品销售额逐步增加,从而为农业的市场化奠定了日益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城镇人口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动力和市场基础,而这正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进一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必须加速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的集中。在宏观上,关键是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土地使用、投资融资等体制,促进乡镇企业、农民、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向小城镇流动和合理配置。一是要逐步改革小城镇的户籍制度,在小城镇长期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只要有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收入,就可以在小城镇落户;二是努力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方式,要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农民投资于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对于建成的基础设施,要引入市场机制进行运作;三是稳妥探索小城镇的土地有偿流转制度建设。在微观上,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齐全的基础设施,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3.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可行的方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就是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通过农业产业化,可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农业产业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因为它能够解决我国现行农业经营体制下由于农户经营规模过小带来的种种弊端;生产规模小而分散;现代科技和经营管理手段无法进入农业生产过程;土地利用率低;信息闭塞;生产的产品不能够深加工,只能出售初级产品而获得很低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规模农户抵御竞争风险的能力更是脆弱。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比较好的地区,上述问题全部或至少大部分解决了。

实际上,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就是农业逐步现代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1)通过贸工农一体化的社会化生产,有利于分散的小农户联合进入市场,克服以前盲目进入市场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2)利于先进技术及时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快速发展;(3)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某种商品生产基地的建立以及农户参与生产的某一环节,都使农业生产专业化加强,从而生产效率提高;(4)共同体内的农产品加工增值,以及农户通过一定方式获得这些利润的一部分,提高农业自身积累的同时使农民的收入增加;(5)很重要的一点是农业产业化能够在既定的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渐进地、不伤害农民利益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4.农业现代化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的基础相当脆弱,从全国看,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整体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遏止,形势仍很严峻。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据1990年遥感调查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近年来,全国年均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二是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三是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了其防风固沙、涵养水土、净化空气等作用。四是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增加。五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工业“三废”排放量的增加和化肥、农药、农膜的不合理使用,使我国大部分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耕地受污染面积的速度加快。六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目前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0%~15%。上述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因此,在2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不仅不能使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还要在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使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必须把农业现代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农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要做到用地、养地和保护耕地相结合,生态工程建设要同国土整治、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并用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来遏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标签:;  ;  ;  ;  ;  ;  ;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