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四化建设服务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神圣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我国论文,使命论文,神圣论文,四化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是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
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硬技术与软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原动力,科技进步是富国之源。因此,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大作用,无论作怎样高的估计,都不为过。
科学是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探索物质运动和社会运动客观规律所形成的基本理论、概念或原理,或者说是人类关于自然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类积累这些知识并将其系统化的活动。科学虽然萌芽于人类文明的前期和初期,但真正的科学是近代才产生的,其标志是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从此科学才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在此以后,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学科。
科学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个特点,科学是知识的积累。但它不是各种知识的简单堆砌或叠加,而是种种知识单元通过内在联系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
人们的知识可以是点点滴滴的,甚至是互不联系的,它们不能称之为科学。只有这些知识单元的内在逻辑特征和知识单元间本质联系清楚了,建立起来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时才称之为科学。比如古代工匠在从事某一项生产的活动中,他会在大量实践经验中形成一些具体的、单项的认识,尽管这些点滴认识是反映客观实际和规律的,它能提高工效,但是这些认识在没有形成体系以前,还不能称之为科学。
纵观科学发展史,在人类智慧的冲击和客观世界的影响下所形成的科学不外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依靠科学实验产生的科学,一个是依靠人们的直觉为基础经过逻辑推理和演绎建立的一套反映现实的新理论,这两者都是重要的,所以说希腊的几何学和近代实验科学在人类历史上同等重要,都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这两者,一个是通过科学实验创造知识,一个是通过逻辑思维达到知识的系统化,这两者是结合的,是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
第二个特点,科学是事实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科学是人们经过观察、调查、试验对一种物质、现象或事件的认识及其延伸与发展。如果从而人们抓住了某一物质或社会现象、某种事实的本质和规律,就是掌握了某一方面的科学。这里所谓“事实”是人对事实本质的认识,事实本身还不是科学,虽然科学是由事实组成的,但不等于事实就是科学,如同房屋由砖瓦砌成而砖瓦不是房屋一样。怎么样才算是科学呢?只能是那些经过概括,形成系统并反映同一类事实本质,并可作为规律的根据和说明时,才能是科学的组成部分,才称之为科学。
这里所谓现实世界的规律,是客观世界种种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和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人们掌握了规律也就是掌握了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这种事物间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方式中最普遍的是因果关系。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因果关系的生动描述。我们知道,世间许多事情是连续发生的,有时先发生的事成为后发生的事的因,而后发生的事是先发生的事的果,如天冷了,树就会落叶。有时则不然,例如,天冷了,有些树(松柏)却并不落叶。社会现象中这种情况就更多了。
总之,规律在知识体系中占据中心位置,它是知识的骨架,是知识体系的枢纽。发现规律是各门学科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人类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对貌似紊乱的种种现象作出解释,才能对莫测的未来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哪里有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哪里就有科学。
人们进行科学判断的依据,一是事实,二是规律,经过认识的事实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构成人类知识的总和。也就是说,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种正确认识,是认识的一种形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科学是认识社会的基本形式,科学的功能和使命是认识社会。同时,科学只有来源于对事实(客观社会)的深入研究,才能从中发现规律,成为反映客观世界的系统知识。
第三个特点是,科学与技术密切关联,科学是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和其它知识在实际任务中的系统应用。
技术一般是指人类在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和社会活动中认识自然和社会,以及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技能以及体现这种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资料。它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的总称。技术是物化的科学,是现实的生产力。也就是说,科学的使命不仅是为了认识世界,而且是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手段。技术有硬技术与软技术之分,前者指劳动资料(设备、工具、仪器等),后者包括劳动者的经验、技能、知识。
上面说的“科学”,当然应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但是,在我国,人们在提到“科学”时,有时仅指“自然科学”,而把“社会科学”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起,才构成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人类既生活在自然界中,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因此人们需要认识自然界和物质运动的规律,并加以掌握运用,也同样需要认识和探索社会运动的规律,并以加掌握和运用。其中缺一,社会就无法前进,人们也无法生活,甚至无法生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共性就是它们都应具有上述关于科学的特性,区别在于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不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物质运动,与生产力关系密切;而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人群关系和人类的思维与精神世界,它更多地与生产关系发生联系。从研究方法上讲,自然科学研究更多地通过试验、计算与勘测来完成,其精确性、可试验性和可测度性较高。社会科学则以社会变革和人类活动为试验场,更多地通过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和信息加工来收集基本材料,并进行概念分析和逻辑推理,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许多自然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如系统工程、构建模型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逐渐被广泛应用,但两大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准确性及其检验方法的差别还不可能消除。
社会科学的门类也很多,它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口学、语言学、国际关系学等等,其共同之点在于都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这些学科对能否促进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繁荣,也至关重要。因此,对社会科学也应像对自然科学一样,给予充分的重视。
当前,我国的根本任务是搞现代化建设。因此,更好更多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是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正如小平同志在1979年就指出的那样:“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搞了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这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一样的。
二、社会科学及其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是已被人类历史所证明的真理。特别是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加快,生产的社会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后,经济结构的变化升级,使得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源泉的情况更为明显。随着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高科技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更明显地增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接近和统一。 过去科技研究独立于经济活动之外,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而现在就短得多了。例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花了100年时间, 电动机花了57年,汽车用了27年,飞机用了14年,晶体管5年, 激光只有几个月,超导材料发明与应用几乎同时发生。因此,在当代科技的成熟性与经济的有效性和社会的需求性已基本上结合为一体。
(2)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测定科技进步份额的方法有好几种,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是“余值法”,即扣除资本、劳动力的份额后,其余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均算作科技进步的贡献(包括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知识的进展,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其它因素)。按照这种方法测算结果,70—8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60—70%靠的是科技进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份额也已接近40%。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科技进步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大。
(3)科技在生产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现实财富的创造力。他写道:“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已使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诸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并渗透和覆盖其中的每一个部分,使它们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可以说,当代社会生产力中的主要含量是科学技术,当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次技术革命使科学技术已独立于传统的生产力之外,并成为第一生产力。今后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成果都将成为科学技术的产物,科学技术是组织、管理、协调生产力中各要素的重要要素。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科学技术已成为标志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但可以说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我们还可以说科学技术决定综合国力。
也可以认为,经济增长要依靠有形资本的投入和无形资本的投入,而无形资本的主要构成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这里面包含了社会科学和文化修养的很大成分。
社会科学是否也是生产力或第一生产力,即是否对经济发展也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在理论界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社会科学属于意识形态,即属于上层建筑,因此不包含在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科学技术”概念之内。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第一,“科学技术”一词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早就说清楚了的,小平同志也重新肯定了的。
第二,社会科学是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理论基础,发展社会科学将会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促使人们掌握正确认识社会的思维方法,激励人们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社会科学从整体上看,是摧毁旧社会的理论武器,是呼唤、创立新社会的理论依据,是维护、巩固、完善新社会的利器。离开社会科学,人们就没有了正确的方向,社会就难以进步,经济也无法发展。
第三,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学科,如经济、法律、政治、社会、人口等直接与经济建设有关,会推动或阻碍经济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会直接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历史上重农主义、重商主义、凯恩斯主义等经济理论就曾经直接影响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我国,一些错误的经济理论,如“通货膨胀无害论”、“财政赤字有益论”、“速度越高越好论”等等,就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过不良的影响,而对“生产力标准”、“经济效益”、“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改革、发展关系”等等方面的讨论,则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第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已经难以划分这两大科学门类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两种明显的趋势。两种趋势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推动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新学科的不断涌现。一方面是学科不断分化,越分越细,新学科不断产生;另一方面是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交叉学科层出不穷,综合的、边缘的学科越来越多。过去看来不太相关的学科,现在却相互交叉与综合,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学科的结构和分类必将继续发展和丰富。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已有4000多个学科,而且还在继续发展增加中。
三、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更好的为四化建设服务
首先,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任务十分光荣、艰巨,要立志不断地深入四化建设的实际,不断地研究分析和追求创新。时间是有限的,追求却是无限的,创新更是永无止境的。前面已经讲到,社会科学是科学的两大部分之一,其成果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着重大作用。特别是我国正在推进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及两个文明建设等,都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这里面有大量的理论、方法和更多的实际问题急需研究解决,这就要求中国的社科工作者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与实践,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才可能取得明显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将对中国的富强起巨大的作用,而且会对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发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者们能够立志献身科学,不断追求,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在这里,“捷径”是不存在的,弄虚作假更经受不了历史的检验。这就要求社科工作者深入实际,多搞调查研究,最好能在实际部门工作一段时间,掌握经济活动的第一手材料。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才是我国社会科学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次,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治学方法。在这方面,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社会科学家已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人所共知的事迹不必重复了,就拿我院的前辈孙冶方、范文澜、夏鼐、冯志、吕淑湘、钱钟书等等著名学者来说,他们那种献身社会科学的忘我精神与巨大成就,就都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宣扬。当然,在治学要求与方法上,由于从事的学科和各人的具体条件不同,不可能全都一样。我个人在这方面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努力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因为只有在实践中形成并经过检验的理论,才是最有价值的社会科学成果。因此,社会科学家既要努力钻研理论,又要不断深入改革开放与两个文明建设的实际做调查研究,如有可能应到企业、农村、政府或社会社团去做几年的实际工作,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这些经历对提出适合中国特点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成果是极为有用的。二是坚持博与专相结合,开展经济、科技、社会等问题综合系统研究。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大量问题,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是难以完满回答和解决的,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合,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等学科和人文科学等学科相互配合,共同研究才可能取得成果。因此,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在专的基础上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善于同兄弟学科配合研究。三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这主要是就从事经济、管理科学的研究而言的。四是善于学习,只要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不管是古今中外的,都应学习借鉴,博采众家之长,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同时,要对自己的成果持科学态度,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发现有错误就要勇于修正,并不断发展、充实。
再次,要强调加强马列主义的学习与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既要治好学,更要做好“人”。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生活在书斋里,而且身处社会大变革的潮流之中,如何在这大浪淘沙的年代里站稳脚跟并闪烁出金子的光芒,不仅要求有扎实丰硕的学问,也需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还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谦虚谨慎,胆大心细和一定的组织能力,善于团结同志,尊重师长和爱护比自己更年轻的后来者,这些多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对能否为四化建设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是至关重要的。
标签:科学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人类进步论文; 中国社科院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