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进行研究,分组方式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数进行,以单数入院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以双数入院的6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显著高于单纯用药的对照组(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缺损程度均显著减轻,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无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的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085-02
急性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一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如何有效的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成为临床上关注的重点[1]。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较为常用的方式,为提高其治疗效果,本研究中以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的方式对收治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进行研究,分组方式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数进行,以单数入院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38~75岁,平均(55.7±3.9)岁;以双数入院的65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33~72岁,平均(54.1±4.1)岁;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性(P>0.05),可开展对比。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包括脑保护、调脂、降压、将降血糖、改善循环等针对性治疗;对照组同时行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0236)(我院使用厂家为拜耳公司的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一天一次,一次300mg,连续用药2周。
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410)治疗,其中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1次;硫酸氯吡格雷片75mg,每日1次;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3)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判定标准
基本痊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不低于91%,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不低于46%,但未达到91%,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治疗后患者无明显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不明显或增加并超过17%[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进行评估,量表评分为0~42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受损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开展t与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显著高于单纯用药的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中1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对照组中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1例出现牙龈出血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两组对比无较大差异性(χ2=0.42,P=0.516)。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属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其主要是由多种因素所致脑组织局部区域血液供应障碍,使得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而引发的神经功能缺失现象。该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快而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项重要疾病[3]。
溶栓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首选方式,但多是患者就诊时发病时间已超过6h,其已错失最佳溶栓时机,价值受多种因素的印象、限制等而难以及时及时接受溶栓治疗。因此,对于该类患者,临床上通常将抗血小板药物作为常用治疗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中所选用的阿司匹林属于环氧酶抑制剂的一种,能够与环氧酶活性部位丝氨酸残基进行不可逆的乙酰化反应,从而可对花生四烯酸代谢情况进行抑制,进而达到抑制血小板功能的效果。而氯吡格雷则属于噻氯匹定的乙酸衍生物,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其可与血小板表面的非竞争性腺苷二磷酸受体进行不可逆性结合,同时可通过阻断非竞争性腺苷二磷酸而促使血小板活性增加,并可对因其他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现象进行抑制,从而可达到抗血小板的功效;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可进一步的对血小板聚集现象进行抑制,从而可达到预防血栓形成、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显著高于单纯用药的对照组(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缺损程度均显著减轻,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无较大差异性(P>0.05)。表明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的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兰红,王晋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6) :1926-1927.
[2]郭爱红,王丙聚,韩晓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5):109-111.
[3]范德山.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98-98.
论文作者:周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患者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两组论文; 格雷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脑梗死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