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属性的理论贡献_社会属性论文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属性的理论贡献_社会属性论文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属性的理论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属性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398(2007)04-0041-04

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分析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属性的理论贡献,对于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理解“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极有裨益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属性的理论贡献主要包括6个方面。

一、对“民主法治”社会属性的思考

民主与法治,是国家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实行民主与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

邓小平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谈及我国实行的政策时,他说:“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1] 116。邓小平所说的民主,是指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民主。他说:“稳定压倒一切,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你闹资产阶级自由化,用资产阶级人权、民主那一套来搞动乱,我就坚决制止。”[1] 3641986年,他又讲:“要争取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人民民主专政不行”[1] 195。

邓小平是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积极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来思考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他说“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1] 177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邓小平认为:“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第二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1] 177其中,“党政分开”是要解决党政职能不分、以党代政等关系不和谐问题;“下放权力”是要处理在权力分配上存在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问题;“精简机构”是要消除部门之间扯皮、部门内部人浮于事等不和谐因素。

法治(或法制)和民主同样重要,二者不可偏废。邓小平说:“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2] 359法制保证了社会的秩序,也维护着社会的公正,“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既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我们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 210另外,邓小平强调“两手抓”,法制就是其中的一手。“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只能使我们的国家再一次陷入无政府状态,使国家更难民主化,使国民经济更难发展,使人民生活更难改善。”[2] 359可见,没有法制,民主就失去了保障,社会就会陷入无序之中。邓小平就是从民主与法制相结合的高度来思考社会主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二、对“公平正义”社会属性的探索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只有公平得到实现,正义得以伸张,社会才有和谐可言。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离不开维护和保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为了让全体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他主张在发展的初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仅仅是一个过渡。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1] 172只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体现社会公平,才有了和谐社会的基础。

按劳分配原则做到了分配上的公平,体现了正义精神。在邓小平看来,按劳分配是迄今为止最为公平的分配原则,“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2] 101为此,他坚决反对平均主义,“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1] 155。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才能保持社会主义发展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又要防止收入差距的悬殊,防止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是搞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1] 111

要争取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进步,还必须同破坏社会公平和正义原则的贪污腐败等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文革”结束后,鉴于老百姓对干部队伍状况的不满情绪,邓小平曾严肃地批判了官僚特权现象:“当前,也还有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权,特殊化,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2] 332。他告诫全党:“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1] 313为了弘扬正气,体现社会正义,他要求:“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1] 314其精神实质都是强调在进行改革开放时不能忽略党风、政风建设。通过廉政建设,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维护公平竞争的社会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三、对“诚信友爱”社会属性的描绘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诚信友爱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手段。

邓小平认为,“取信于民”是政府诚信的关键所在,也是社会和谐的具体表现。他指出:政府要得到人民的信任,就要“真正干出几个实绩,来取信于民。”[1] 298为此,邓小平在总结历史上由于某些政策的反复给群众带来的伤害,致使社会有失和谐、群众不相信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再三强调政府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他说“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1] 371同时,他也要求企事业单位守信用,“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须实行信誉高于一切,严格禁止坑害勒索群众。”[1] 145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共产党员,他认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2] 367关键要教育全国人民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诚信仁爱”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如果政府、企业、个人都讲诚信,都以诚相待,那么各民族、各阶层就能和睦相处、团结友爱。1979年6月,邓小平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2] 186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邓小平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民族和谐则国家兴盛,民族不和则事业受阻。“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还有海外华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子孙。我们要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1] 362邓小平从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民族关系问题,表明团结友爱是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四、对“生机活力”社会属性的追求

只有充满生机和活力,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才能获得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反之,如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死气沉沉,就有衰败和退化的危险。

邓小平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从制度活力和人的活力2个方面来论述社会活力问题。关于制度活力,邓小平认为,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他多次强调改革对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3] 302,“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3] 330。他还说:“搞活必须进行体制改革”[3] 370,“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1] 134。可见,改革就是对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进行变革,使之重新和谐。邓小平还从世界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问题,“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 78。中国要走向世界,“对外开放还是要放,不放就不活”[3] 358。这就是说,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一样,也是为了盘活国内各种要素,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

社会活力的勃发和保持有赖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主体性、创造性、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因此,邓小平还强调激发人的活力。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邓小平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主张和发展思路。他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点,生活先好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2] 152。另外,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创造和形成一个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他的干部“四化”主张,特别是干部要年轻化的思想,也是基于要释放主体活力这一思路,“要有一批年轻的人才担负重任,国家才有活力”[3] 365。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的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经济才会更快发展,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五、对“安定有序”社会属性的勾画

安定有序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直高度重视安定稳定问题,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 284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邓小平先后多次深刻地阐述安定团结、和谐稳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要有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不安定,政治动乱,就不可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都谈不上。[1] 124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中国社会由无序、纷争向有序、和谐的转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稳定不无关系。邓小平指出,“我们在社会主义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就一定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可能实现的一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要求。”[2] 252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民深刻体会到安定团结的重要意义,也倍加珍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安定团结,人心怎能稳定?社会又怎样和谐?

安定与有序是紧密相连的,社会秩序良好与社会安定团结都是社会和谐的表征。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顺利进行,稳步地向前推进,这与邓小平所一贯坚持的改革有序性原则是分不开的。“开放不简单,比开放更难的是改革,必须有秩序地进行。”[1] 199我国改革首先是从经济体制入手,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随之也就提上议事日程,“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1] 176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正是为了解决其与经济体制关系的不和谐问题。纵观我国20年来的改革实践,正是按照邓小平系统有序的战略部署,采取渐进性的策略,由体制外到体制内,先易后难,才使得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才使得我国社会不断迈向和谐。

六、对“天人和谐”社会属性的设想

邓小平一方面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方面要求善待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认为,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注意2个主要方面。

(一)注意节约资源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加上生产中的资源浪费现象普遍,造成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供应的不和谐。要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原则。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说过,“能源问题解决不好,经济建设很难前进。”[3] 1481982年,他指出:“中国正在解决能源问题。要搞四个现代化,能源方面搞不好就会耽误。”[3] 239这实际上是利用科学的长远规划来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那么,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和谐呢?邓小平强调:第一应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节约资源,“提高产品质量是最大的节约”[2] 30;第二开发利用资源必须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新资源。既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又要坚持独立自主,以自身的科技实力开发新资源。

(二)注重保护环境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1] 363他历来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主张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协调发展。邓小平还身体力行,多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倡导“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1] 21。当看到因水土流失造成的“黄”河和寸草不长的黄土高原时,邓小平指出:“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草后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3] 239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对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邓小平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思想资源。我们相信,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标签:;  ;  ;  ;  ;  ;  ;  ;  ;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属性的理论贡献_社会属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