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医医院 250001
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改善脑梗塞病人心理症状及康复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一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通过比较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恢复质量,总结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心理状态良好为60%(30/50),观察出心理状态良好度90%(45/50);对照组康复质量良好为50%(25/50),观察组康复质量良好率为70%(35/50)。观察组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康复质量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四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与对于脑梗塞患者心理症状缓解以及在其康复过程中对康复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脑梗塞;心理症状;康复质量
脑梗塞是一种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这种脑血管意外疾病致残率高而且发病突然,即使患者能够被及时的抢救,也只能够保证其存活率,难以避免该病引发的后遗症,比如口角歪斜、出现语言障碍等,严重时还会造成肢体瘫痪。[1]这些症状也给一般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经常出现焦虑、抑郁以及恐惧等心理症状,甚至还会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影响了该症状的治疗和康复。我院对脑梗塞患者除了常规护理外进一步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下面是关于个性化护理的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报告的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50例,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3±2.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家庭情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社会背景等个人情况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患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一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操作如下:根据不同症状程度和不同类型脑梗塞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1)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让患者在长时间的住院过程中不感觉到病房的冰冷与空虚,保证病房的卫生,做好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病房的安静、舒适,并对病房进行一些装饰,给患者家的温馨感觉,并且为患者提供其喜爱的书籍、音乐或者电视节目等,为病人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2](2)给病人提供用药监督和指导,对一些肢体活动不便的病人责任护士亲自辅助其用药,并对患者的日常生理需求提供帮助。(3)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在患者出现伤感、焦虑、恐惧以及愤怒的心理症状时,采用一对一心理护理的方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并通过暗示疏导等方法尽量地鼓励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患者适应环境、建立信心。(4)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通过帮助患者按摩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在患者病情逐步好转过程中,配合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获得患者对于个性化护理的肯定。(5)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对其日常的用药和康复计划进行指导,并且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对随访时间进行调节,尽力减少病情的复发。
1.3评定方法 本研究观察指标包括脑梗塞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患者的康复情况。心理状态分为愉悦、平静、焦虑,心理状态良好为愉悦和平静;康复质量分为痊愈、显效和无效,康复质量良好率为痊愈率加显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采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良好程度和康复质量良好率都采用%表示,心理状态良好程度用X2检验,康复质量良好率采用t进行检验,当两组数据的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情况 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良好度对比析,观察组患者的良好度为 90.0%,对照组患者的良好度为60.0%,采用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度好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数据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所示:
3.讨论
脑梗塞是一种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这种脑血管意外疾病致残率高而且发病突然,即使患者能够被及时的抢救,但医疗水平很高的现代医学也只能够保证其存活率,而难以避免该病引发的后遗症,比如口角歪斜、出现语言障碍、更严重的还会造成肢体瘫痪。这些症状也给一般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经常出现焦虑、抑郁以及恐惧等心理症状,甚至还会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影响了该症状的治疗和康复。[3]我院对脑梗塞患者除了常规护理外进一步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新的医疗技术在病人的治疗方面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康复过程中的护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当前的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常规的医疗要求,而且还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因人而异地制定多元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此来满足患者不同的需求,提高护理的质量,帮助病人能够早日痊愈。[4]尤其是脑梗塞的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而且在治疗后会出现肢体和心理的不同症状,对个性化护理的需求更迫切,也给我院的个性化护理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我院的个性化护理主要从患者的住院环境、对于患者的用药辅助、给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及对患者出院后的回访等几个方面,从而能够达到缓解患者的心理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的康复量等作用。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于脑梗塞的心态明显更好,日常情况下心情愉悦和平静者达到了90%,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60%,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通过责任护士的用药指导和康复训练帮助,取得明显治疗效果的患者达到70%,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50%,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个性化护理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由于个性化护理与患者建立的良好关系,患者对提供于个性化护理的责任护士也更加的信任,更配合医疗工作的进行。通过派专门人员对患者出院后的回访,在患者出院后仍然为患者提供日常的用药指导,以及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更进一步的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减少病情的复发,也使得脑梗塞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个性化护理工作更加认可和信任。
综合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对于脑梗塞患者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护理,能够极大的缓解脑梗塞治疗后给患者带来的心理症状,而且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改善患者与医疗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加强患者与医疗工作者之间的信任,使患者更配合医疗人员的工作,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进一步使脑梗塞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广大医护人员进行广泛的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桂兰.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J].中国伤残医 学,2007,04:101-102.
[2]孙耀霞,李艳军,郑冰杰.急性脑梗塞病人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02:159-160.
[3]李敏.急性脑梗塞患者72例早期康复的临床护理[J].河北医学,2013,12:1909-1910.
[4]贾红玲.脑梗塞恢复期病人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1:255-256.
论文作者:张晓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脑梗塞论文; 病人论文; 症状论文; 对照组论文; 质量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