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改革背景下兼职团干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_张富春

群团改革背景下兼职团干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_张富春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461

摘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电话访问等形式,走访调查了某企业各级团组织,发放问卷460份,了解兼职团干部的组织管理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从六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建章立制,督办政策制度执行到位;从严选拔,落实相关政治经济待遇;提高效果,加强团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创造条件,提供外出挂职交流机会;科学规范,建立团干部转岗输送机制;从严考核,执行兼职团干部考核制度。

关键词:群团改革;兼职团干部;管理问题

引言

当前,共青团进入全面改革阶段,专兼挂相结合的团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中,兼职团干部是团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团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企业、学校、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更占据主要地位。为充分发挥兼职团干部密切联系青年的作用,打造一支精干有为的团干部队伍,共青团提出了从严治团的战略部署,从严管理兼职团干部。

1兼职团干部的管理现状

1.1少部分兼职团干部有转岗机会,转岗难度一般

为形成有转有留、有进有出的干部管理机制,向党组织和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到达一定年龄的中层团干部有机会转岗到党政部门或其他岗位继续创造新的业绩。常规来讲,与专职团干部相比,兼职团干部的转岗问题理应不突出,因为团岗之外他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岗位选择上较于专职团干部有一定的优势。但当询问到团委层级的干部是否有转岗机会时,40.20%的人回答“有”,转岗在他们看来多属升职,其余的大部分团委干部表示不清楚情况。在转岗难度方面,41%的团委干部表示难度一般或者不大,但高达38%的人表示不清楚,这与团干部的转岗政策宣传不够、落实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大部分兼职团干部不知如何界定自身的转岗问题,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兼职团干部转岗制度的不健全。

1.2上级团组织的指导频率略高于同级党组织

调查显示,43.30%的兼职团干部表示上级团组织经常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占比略高于同级党组织。群团改革以来,企业的广大团干部深入基层,与青年做朋友,上级团组织指导基层的频率也大大增加。党团组织指导基层的方式之一是与基层团干部进行谈心谈话,这也是了解基层团干部需求、拉近与青年之间距离的重要渠道。调查显示,接近六成的兼职团干部参加过同级党组织或上级团组织的谈心活动,谈话主题多围绕党团组织的工作要求、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党团组织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其中兼职团干部的健康成长也是党团组织关心的重点。

1.3兼职团干部培训覆盖面大

调查显示,一些兼职团干部较年轻,尤其是新入职的团干部,对共青团的认知不够全面,缺乏共青团工作经验,需要学习共青团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实务;有的团干部工作时间得不到保障,团岗工作在所兼任的工作中占比在30%以下,不了解共青团的形势和工作重点,不明确工作任务,亟需进行教育培训;有的团干部表示社会变化日新月异,青年群体多元发展,群团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需要不断地及时充电。

2关于加强兼职团干部管理的建议

2.1建章立制,督办政策制度执行到位

1989年,共青团中央加紧制定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出台了《团的基层兼职工作者试行条例》,但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旧有的条例也无法适应新的形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为止,尚没有可参照的兼职团干部管理规章条例,已有的政策制度大多针对的是专职团干部,兼职团干部的管理无章可循,规章制度的制定势在必行。因此,共青团需深入调研各个行业兼职团干部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根据基层需求,广泛征求意见,在党的指导下制定兼职团干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兼职团干部的组织管理。其次,为确保规章制度执行到位,应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逐级检查,逐级督办,以免出现越到基层政策落实越难,时间越久政策效力越疲软现象。

2.2从严选拔,落实相关政治经济待遇

任何组织的发展都是由人带动的,团干部的工作动机和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团组织的发展水平,因此要严把兼职团干部选拔关,严格执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把政治过硬、作风扎实、自律严格、善于做青年工作的优秀青年党、团员充实到团干部队伍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选好配强团组织班子成员,从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创业人才等优秀青年党员、团员中选拔基层团组织书记,探索竞争上岗等选拔方式。积极争取党政部门的工作支持,进一步落实团委书记列席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会议制度,提高兼职团委书记参政议政权利。适当增加兼职团干部的经济补贴,将团的工作绩效考核与经济补贴挂钩,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3提高效果,加强团干部教育培训管理

团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团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共青团要争取把团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加强统筹督导,保证团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执行到位。建立新任职团干部培训制度,探索团干部持证(培训结业证)上岗制度,提升团干部培训的重要性。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积极调研基层团干部的培训需求,结合党政中心要求和青年需求,联合团校等团属培训机构,开设有针对性、实用性强、内容新颖的培训课程,发掘一批团组织身边的优秀案例,探索案例、互动、现场、分享式培训方式。建立优质的师资库,把能讲课、善讲课的共青团理论和青年研究专家吸纳到师资库中,进一步落实各级团组织负责人讲团课制度。加强培训管理,积极开发培训管理网络系统,根据出勤率、上课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培训成绩,对于培训不合格的学员不予发放结业证书,确保培训效果。

2.4创造条件,提供外出挂职交流机会

共青团要研究制定科学规范的挂职干部管理方法,为基层兼职团干部上挂、下挂、平挂的规范管理提供制度保证。认真摸清基层兼职团干部的基本情况,认真研究企业团干部的特点和成长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挂职计划,按需排岗,做到人岗相符,保证挂职质量,促进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层次干部间的充分交流。加强对挂职团干部的精细化指导,帮助解决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挂职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障。执行不定期和定期考核机制,不定期考核由挂职主管单位主导,主管单位对挂职干部所在单位进行集中督导检查,可通过实地督查、电话抽查等方式,督促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定期考核由接收单位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其自我陈述、民主评议、培训考核以及其他考核事项,结合主管单位不定期考核结果给予考核评价。

结语

在共青团发展历史上,兼职团干部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群团改革背景下,共青团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范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何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如何更好地服务青少年、如何增强基层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是共青团发展的时代课题,这既需要企业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基层团干部的有效作为。群团改革背景下,要建设一支精干有为的兼职团干部队伍,就必须从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上从严治团、从严管团,解决兼职团干部的制度性问题,探索干部健康成长路径,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团组织协管力度,关心兼职团干部的需求,为兼职团干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国共青团.刘奇葆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7-05-01).

[2]刘向平.我国干部挂职工作优化问题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

论文作者:张富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  ;  ;  ;  ;  ;  ;  ;  

群团改革背景下兼职团干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_张富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