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著名精神病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意识与潜意识、人格结构、发展观点等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下如果能够对大学生建立心理防御机制;采取干预措施;建立心理档案等,将会大大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临近晚年时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日趋走向了成熟。有人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于20世纪的教育思想来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可能在历史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比弗洛伊德心理学给教育带来更大的影响”[1]。我们有必要探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这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以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
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主要观点
(一) 分区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两大层次:潜意识和意识,前意识是两者之间的中介。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因为这些内容与社会道德准则相悖,不能直接得到满足,所以只好被压抑在潜意识当中。而潜意识的内容是积极活动着的,时刻寻求满足的,并不是被动的、僵死的。前意识作为潜意识和意识的一部分,是由一些可以经由回忆而进入意识的经验所构成,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它不允许潜意识的本能冲动到达意识中去。意识则是心理结构的表层,它面向外部世界,是由外在世界的直接感知和有关的心理活动构成。
( 二)结构观点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个精神层面。在人格构成中本我、自我、超我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心理需要和遵循不同的运作原则,本我是人的先天本质,自我和超我具后天的社会的本质属性。超我以良心、理想支配自我,同时又间接影响本我。因而这三部分往往相互矛盾、冲突。作为中介的自我,便不得不处在本我的驱使、超我的谴责、现实的约束的夹缝之中陷入“一仆三主”的人格困境[2]。
( 三)发展观点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发展的五个不同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岁左右),此时的婴儿有一种吮吸的快感, 他们乐于将指头放入嘴中,此时期父母的养育方式对于决定婴儿后天是否会经历人格困难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肛门期(1-3岁)。 肛门期的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在肛门区域, 他们会以排泄为快乐。生殖器期(3-5岁)。 儿童会依恋于父母中异性的一方, 产生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潜伏期(5-12岁)。这时的儿童对性不感兴趣,不再通过躯体的某一部位获得快感,而是将兴趣转向学习社会技能和专业技能,人格中自我和超我部分有了更大的发展。生殖期(12岁以后)。性欲逐渐转向异性。如果在个体早期没有严重的创伤性经历以及相应的力比多固着,就可能获得充分的适应[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 一) 在人格教育中,构筑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在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中,可以采取两种办法防止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在人格中固定下来: 一是减少应激行为。发生在个体上应激如果是持续长时间的,将会阻碍防御机制的成熟,导致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保持固定下来。如:过于频繁的考试、竞赛等不良的竞争机制带来的应激。二是主动寻求适当的社会支持。一个稳定的家庭、社会团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尤其是大学生家庭支持沟通系统应该在学校的帮助下建立起来。
( 二) 重视预防、疏导作用,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
在大学教学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应对焦虑的方法。除此之外,向学生传授一些可供操作的可以培养健康人格的训练方法,如情感表达训练、自信训练、交往沟通技能等。在一系列的训练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换位思考、选择科学的行事次序、认知重构、进行角色体验、分享感受及参与讨论等缓解焦虑,实现提高自我表达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在有益的活动中宣泄,从而减少其冲突和防御。
( 三)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早期个体如果经历了某些创伤性的体验,就会妨碍大量的力比多能量的流动,从而导致在某一特定阶段形成固着,使个体在人生的以后阶段更容易受到伤害,发生危机。所以在大学中,应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以挖掘学生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验。
( 四)注重实践环节,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必须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并且必须与现实世界协调。当代大学生成长路线:即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再从高中到大学。都是围绕考试而学,可以说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方式、方法上都与现实社会相脱节。现实要求我们在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如社会实践,可以说几乎人类所有的能力都是在集体中得以实现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曾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J].文学教育.2009.(7).
[2] 卢佳.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 1).
[3] 郑雪.人格心理学[M].济南: 济南大学出版社.2007: 9.
【作者简介】赵萍,女,阜阳人.1975.8至今,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土木工程系党政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安徽 马鞍山 243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立项一般课题“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路径研究”( WT2018SK001)的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李鸿晨 赵萍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弗洛伊德论文; 人格论文; 理论论文; 潜意识论文; 心理论文; 意识论文; 结构论文; 《成功》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