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出版工作分阶段转移的重要成就--第三届全国图书奖综述_文学论文

推进出版工作分阶段转移的重要成就--第三届全国图书奖综述_文学论文

出版工作推进阶段性转移的重大成果——第三届国家图书奖评奖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阶段性论文,第三届论文,成果论文,国家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国出版界期盼已久的第三届国家图书奖评奖活动,于1997年9 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落下帷幕。本届评奖从1995~1996 年十二万种新版图书中,共评出获奖图书一百零九种。其中,荣誉奖八种,国家奖三十种,提名奖七十一种。这次评奖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新闻媒介纷纷发表消息或文章,对本届评奖活动和获奖图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评奖活动在出版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通过评奖,调动了广大出版工作者的积极性,带动了精品图书、优秀图书的出版,进一步促进了出版工作的繁荣。

一、1994年,新闻出版署党组明确提出,新闻出版工作要从以扩大规模数量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全国出版界认真落实这一战略转移的思想,在“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宏观上看,1995年,出书总量和新书品种比1994年分别下降了2.4%和15.2%; 重版书和总印数则分别上升24%和5.2%。1996年, 重版书和总印数的增长势头持续强劲,比1995年分别增长16.4%和13.2%。而且,总印数首次突破七十亿册大关,为解放以来我国图书出版印量的最高点。从微观来看,由于各地都在制定各自的精品发展战略,努力完成“八五”规划,认真落实“九五”规划,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双效益”的图书陆续问世。为了检阅近两年来出版工作取得的成果,鼓励和促进更多的优秀图书的出版,迎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的召开,新闻出版署今年年初决定举办第三届国家图书奖评奖活动。3月11 日发出了《关于举办第三届国家图书评奖活动的通知》。通知除重申《国家图书奖评奖办法》中关于评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参评条件等规定之外,在具体评奖办法方面作了一些新的补充:一是凡获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各门类图书专项评奖一等奖的图书,可直接进入复评;二是各地的推荐图书种数在应报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调剂使用。

评奖活动得到了出版界的热烈响应。各出版社积极报名,精选参评图书。各级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认真组织、筛选、评比和推荐。根据新闻出版署评奖通知的要求,在经各出版社主管部门严格筛选以后,全国共有三百四十家出版社,报送参评图书六百七十二种。

二、在初评会上,评委们看到琳琅满目的图书,兴奋异常,感叹不已。他们认为,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出版界经过短短几年的宏观调整和结构优化,已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出版了一大批优秀图书。综观参评图书,可以看出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整体水平高,精品成群,佳作迭出。与上届相比,这届评奖中许多省市、许多出版社推荐出了一批佳作参评。如上海、湖南、河北、江苏、浙江、湖北、辽宁、山东、广西等省市所推荐的图书,佳作较多,整体水平相对较高。文学组评委季羡林认为,本届参评图书集中展示了文学界的出版物精品,从参评图书中,可以看到近几年文学创作发展的脉络,是优秀成果的荟萃。

二是注重现实,适应时代,服务读者。参评图书强烈地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从我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学术、科研的实际需要出发,内容实用,有很强的针对性。特别是社会科学类、教育类、文学类和少儿类图书,更是贴近时代和读者。教育组评季汪永铨认为,这次参评的教育类图书的选题更接近教育实际,在理论探索上、深度上都有新的飞跃。少儿组评季郑延慧认为,参评的少儿图书更贴近了少年儿童,为少儿服务的意识更为强烈。

三是编校质量和印装质量明显提高。评奖办公室对入选图书进行了编校质量的普查和抽查,并委托有关检测机构,对入选图书的印装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图书的编校质量达到了优良水平,印装质量达到省优水平。

四是科技类图书比重加大,科技图书出版难的问题有所缓解。科技组评季袁正光认为,出版界能从科研和现实需要出发,加强了服务科技的意识,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技类图书,使科技图书出版难的问题得以缓解。

从参评图书中,评委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有些书没有特色,选题平庸,内容不好不坏,没有生命力;有的书印制考究,但编校水平不高;有的书装帧豪华,内涵较少,名不副实。有些出版社选送的图书,由于某些环节把关不严而丧失了参评资格,如出版时间不是在1995年1 月至1996年12月之间,有的书违反出版管理规定等等。有的书,选题、内容和装帧水平都不错,但编校质量不合格,而被取消了入选资格。

三、第三届国家图书奖的评选工作比上届的难度更大。一是参评图书的基数大,而获奖名额没有相应增加。国家奖仍然是三十种,荣誉奖八种,仅提名奖略有增加;二是好书、佳作较多,难分伯仲,所以竞争也非常激烈。在本届评奖活动中,评委们特别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图书:其一,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图书。这次获奖图书中,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5 月出版的大型画册《世纪伟人邓小平》。该书收集邓小平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照片三百余幅,并配有简明生动的文字,从革命历程、总设计师、军事生涯等六个方面,记载了邓小平一生的革命实践活动,真实、具体地反映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有很高的文献研究价值。此外,还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史》、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史》等。其二,研究和回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图书。这类获奖图书有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特区经济丛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道路与模式》、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等。其三,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科普读物。这类图书中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科学技术博览丛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蓝天绿地丛书”、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等。其四,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的长篇小说。长篇小说的创作和出版受到了党中央的重视,全社会的关心。近两年来,长篇小说的出版量每年都在五百种左右,其中,优秀作品不少。此次获奖图书中,就有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旷代逸才——杨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人间正道》等。其五,少年儿童读物,特别是我国自己创作出版的儿童动画读物。这类图书中有:接力出版社出版的“神脑聪仔卡通系列丛书”。此外,少儿文学的创作出版也呈现可喜的局面。这类获奖图书有:海天出版社出版的《花季·雨季》,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露珠丛书”等。

这次评奖中,评委们一如既往,重视文化的积累,对有重要思想价值、科学价值、文化艺术价值,或在思想界、学术界及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图书给予积极扶持。在国家图书奖荣誉奖中,就有一些较大规模的、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的图书。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韬奋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岱年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曹禺全集》,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大藏经》,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等。

四、从这届图书奖的获奖情况来看,全国共有一百零二家出版单位获奖,占报送单位的30%,占全国出版单位总数的18%。有的省市获奖面较大,如上海、广西等地。有的出版社一次就获得两项殊荣,如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海燕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等。这说明,近年来出版工作在实现阶段性转移的过程中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的精神已得到落实,精品意识已深入人心并结出硕果。诚然,我们的工作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党的“十五大”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伟大的时代在呼唤我们出版更多更好的作品。当前,各出版社要认真落实新闻出版署制定的《1996—2000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即“1200工程”。今明两年是“九五”规划能否高质量完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做好领导班子、编辑队伍、作者、资金、时间等五个方面的落实工作。同时也要积极推进“5155”工程的实施。再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和扎实工作,到共和国五十周年庆典的时候,将有更多的佳作和精品摆在读者面前,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我们的出版工作将呈现出更加繁荣的局面。

标签:;  ;  ;  ;  ;  

推进出版工作分阶段转移的重要成就--第三届全国图书奖综述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