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参与;高效教学
前言: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参与的作用,明确了自主参与与高效课堂之间的关系。而作为历史教师在针对初中生群体开展授课活动期间,需要做的是要顺应改革的发展趋势,将课程的授课目标进行战略调整,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为主线对课堂形态进行优化,以此来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历史思维的规范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初中历史课堂学生参与度现状分析
在历史课上,关于学生课堂参与其具体现状表现如下:学生整体参与性较低,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表现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对课程学习不感兴趣甚至还会表现出一定的排斥情绪,导致课程进度明显受阻,甚至还会造成整个授课效能低下。而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实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对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未能形成良好的认知,未能对素质课改下生本思想的内涵加以了解,过于关注自身的课堂地位,强调以讲授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地位。在授课方法的呈现上也比较的桎梏,采用灌输的方式使课堂气氛无法活跃,学生的兴趣也自然会受到不良冲击。而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务必要从思想、方法以及教学举措等多个方面进行宏观调整,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自主参与学习平台,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建设。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学生参与度的策略分析
(一)强调师生互动
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取决于他们对待课程的态度,而让学生对课程、对教师认可,是提高学生参与性的先决条件。对此,教师需要在思想观上进行转变,认识到生本思想下关于学生地位发挥的核心内涵,并端正授课态度,正确处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本着平等、民主的原则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生之间就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沟通,并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大胆的提出问题,并进行假设和思考,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
实现师生互动的方式其实有很多。在课堂上,作为教师需要通过问题设置、案例引入以及故事导入等多种方法,合理的创造互动的契机,明确互动的主题和探讨方向,保证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具有价值。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有效的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方面认可教师,在此基础上更加自主的支持历史课程,从主观意识上提高参与性。比如说,教师在讲解“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模块时,则可以合理地进行导入设置。即“ 同学们,抗日战争让我国人民面临着水深火热的生存挑战,但是无数的英雄人物为了保家卫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和英勇的牺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家知道有哪些比较典型的抗日战争事件以及广为人知的抗战英雄吗?”之后,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互动,在思想全面迸发的前提下提出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杨靖宇、刘胡兰等,并根据自身对历史的了解自主阐述历史故事和英雄故事。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学生能够对抗日战争形成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课程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内容,从而保证学生的课程学习更具有逻辑性。
(二)善用多媒体
对于初中生来讲,生动的情境展示远比枯燥、抽象的知识呈现更加有趣,也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是现代化教育趋势下一种比较先进,并且功能突出的授课手段[1]。因此,教师在授课期间需要注重该辅助工具的规范使用。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干预和辅助,对历史事件进行视频的直观化处理,为学生的直观观察和深入想象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比如说,教师在讲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时,则可以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源,将影视剧《孙中山》中的重要片段展示到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孙中山的革命事迹,以及辛亥革命所呈现的历史意义加以明确。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构建历史事件和具体时间的框架和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时间线,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更加系统。
(三)充分发掘教材资源
教材是历史课教学的重要支撑载体,同时其资源的利用率也是影响授课效率的重要因素[2]。在课程教学期间,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角度进行考虑,对课程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优化,重新构建内容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系统的学习素材,以便学生可以更好的利用教材对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自主探究。教师需要做好教材潜在资源的发掘,充分利用图画资源,引导学生在教材图画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并通过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深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历史魅力。比如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通过情境展示的方式将清朝体制进行直观呈现。
(四)改变课堂组织形式
在历史课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做的是要顺应新课改的主导思想,强调学生本体地位的有效发挥,并对课堂的组织形式和活动类型进行创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构建自由的学习环境,设置学习小组,为学生课堂参与以及实现课程知识的深入探究提供良好的载体。比如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进行合作探讨,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在历史课活动中的学习自主性。
结论:依前所述,作为评判课堂效果的重要指标,参与性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授课因素。在实际开展历史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整个课堂活动学习中表现更加的积极。并根据学生的参与需求对课堂的授课方式进行全面的创新。在实际授课期间,教师需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并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以及教材资源深入发掘和教学形式的创新等,让课堂环境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利芳.初中历史课堂如何进行导入教学[J].学周刊,2019(09):71.
[2]俞金春.关于初中历史课堂学生参与度的几点思考[J].中学课程资源,2018(10):7-8+58.
[3]田春艳.注重“活动”设计 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趣味[J].中国农村教育,2018(18):60-61.
论文作者:刘翻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互动论文; 历史论文; 课程论文; 抗日战争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