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是要从整体思路来考虑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与心理之间的辩证关系等,进而更加客观地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与营造,努力为人们创造一个宜人的空间。建筑心理学应该根据当前的一些建筑设计主流形式进行深入的剖析,发掘人们对艺术欣赏的心理感知,正确的引导建筑的走向。
关键词:建筑心理学;建筑设计;影响
引言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建筑心理学,人们对建筑的心理感知是建筑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这是一个理性研究和思考的过程,正如阿尔瓦·阿尔托所说的那样:“建筑师所创造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和尝试用线把生活的过去和将来编织在一起的世界。而用来编制的最基本的经纬就是人们纷繁的情感之线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之线。
1 建筑心理学的概念阐释
人类不断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人际交往,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人类自身。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尊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最符合人们心愿的。在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基础之上产生了建筑心理学。其重在研究建筑环境,空间与人的行为相互作用的学科。重视建筑环境与心理及行为之间的关系。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建筑理想一自然认识也大相径庭。这成为一个综合的涵盖社会学,历史学,美学,心理学等领域的课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建筑师协会就曾强调指出:“建筑师的责任是要按原先存在和新的环境结合在一起,负责的为城市提供美观的外貌和设计出为人们接受的空间。”我们要注重人们活动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因为创造环境,建筑空间的意义在于通过人们活动显示出来。建筑创造了新环境,它不仅是人在生理物质上的满足,更应是人在心理上,情感上的体现与满足。
2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2.1建筑空间
正如芦原义信所说:“空间基本上是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形成的”。建筑的空间与人们的心理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空间是建筑师限定的一个区域,不管在建成初期是能够完全满足或者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要求会有所改变,这时候使用者就会在心里激发改变建筑使用空间或者建筑功能的想法,这就是人们的心理感知对建筑设计的一种变相的影响。
建筑的本质是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的一个空间,对使用者产生直接心理作用的就是尺度比例关系。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指出,街道宽度(D)与临街建筑檐口高度(H)比值对使用者的心理也会产生相对影响。当D/H<1时,空间是较封闭的,给人以狭窄的心理暗示;当1<D/H<2 时,给人以舒适的心理感受;当D/H>2 时,空间封闭感不强,显得较为空旷。如果建筑的比例失调,首先就给人以突出针对的心理暗示,从材料的应用上也是严重浪费的,那么就会造成使用者的心理失衡,从而产生不舒适的使用体验。如大体量、大尺度带来的压抑和视觉上的冲击感;良好的比例带来的井然有序的和谐感;形状和细部带来的意义表达和情感的传达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筑形式
建筑形式的组合变化基于体量对称,给人在心理上的平衡,这个因素也决定了这座建筑给人的亲近感。不同的空间形式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气氛。巧妙利用空间形式的特点,往往可以营造出迥异的气氛,有意识地使之产生某种心理上的作用和精神上的感受。对于空间环境心理方面的设计,可根据人的心理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个人空间和他人空间的交叉,空间的开敞感和封闭感等,恰当地组织空间,包括空间的围合、敞开、曲线变化等,调整空间的形状、面积、高度、距离等,并结合装修、色彩、光线等手法获得良好的空间氛围。如在医院中利用医院街来组织空间,既获得了开敞明亮的空间感,又方便寻址,满足了识别性的需求。同时通过绿化、空间层次的变化可获得丰富的空间感受,使患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2.3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指建筑平立面的颜色布置,是构成建筑环境基调的主要元素,和建筑形式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对使用者产生强烈或低沉、明亮或暗淡、起伏或平缓的心理暗示,而且建筑色彩的作用效果更加直接和突出。因此,它是更起作用的刺激条件,可以激发人们种种的心理反应,从而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根据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建筑色彩能激发感情效果,舒适与不舒适、紧张与松驰、兴奋与沉静都可以通过色彩的设计来呈现。暖色与冷色,表达温度效果;浅色和深色,表达轻重效果;膨胀色与收缩色,表现大小效果;前进色与后退色,表达距离效果等。此外,建筑色彩还具有联想性、象征性和记忆性。这些都属于色彩的心理暗示,对于建筑环境设计起着指导作用。
2.4建筑内部和外部的光线
在一个空间场景中,光线对空间知觉的影响十分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光源作为空间感知的调节器来研究它的空间特性,从而深入理解空间、开口和光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将重点讨论放在空间内部而不是外部,在不同的光源环境下,在不同的空间开口中,内部空间将发生显著的变化。自然光可以从建筑的任何一个部位进入建筑内部,我们对一个空间的感受会随着光线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将以建筑室内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室内空间是由地面、墙面和屋面顶棚等构件围合成的,墙面和顶棚之间形成的空隙,或者墙面及顶棚上的开口将光线引入室内,因此,开口的方式、构成室内各个面的具体材料和色彩,以及光线照射的角度和光线的颜色,这三个基本元素之间的互动激发了各种不同的空间体验。除此之外,上述三个基本元素其排列和设计方式基本遵从空间知觉理论中相关原则。
下面以一个教堂的例子说明,安藤忠雄的光的教堂是很典型的例子。深色清冷的混凝土墙面包裹着这个场所,整个建筑中只开了一些边缘的缝隙来采光。狭长的礼拜堂有着封闭的墙壁,与外界渗透的只有位于讲坛后墙上十字形的开口,强烈的光线从这个镂空的十字架射入,与周围的背景形成极强的对比。此时,不论是四壁还是崇拜者的椅凳都变得朦胧而晦涩。一进入讲堂的人会马上被眼前这个“会发光” 的十字架所吸引,而这样的环境同时给人一种压抑感,强迫你摒弃所有杂念。除了人和场所,其他的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
结束语
建筑心理学的研究核心是探讨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反映及选择、改善、创造适于生存、生活和满足心理要求的建筑环境。这个全过程是人们把现实的环境作为刺激条件来认知,继而对它作出反应,然后对它确定行为,最后对经过行为之后的建筑环境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形成心理的资料,为建筑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建筑心理学的研究在当前的建筑创作中具有现实的意义。在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中,要十分重视建筑设计中的心理学效应,多关注与建筑视觉、知觉相关的心理学的一些效应,才能使我们设计的建筑真实有人情味。
参考文献
[1]陈晨.大学建筑归属感公共空间设计与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
[2]赵学.彝族建筑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
[3]李奕南.紧缩城市下高密度建筑的空间补偿方法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
[4]王雅丽.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教园建筑外部空间及环境设计初探[D].天津大学,2016.
[5]尹子祥.刍议建筑心理学对高校图书馆设计的影响与作用——以川美图书馆为例[J].四川建材,2016,4208:83-85.
论文作者:于雪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9
标签: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环境论文; 心理学论文; 心理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光线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