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栖”型辅导员发展: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辅导员论文,对策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校“双栖”型辅导员:双重角色及其困境
从教育部等政府部门出台的有关辅导员的政策,到当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困境,都对辅导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应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并通过学术研究,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工作水平。换言之,辅导员既要做好日常管理,又能兼顾必要的理论研究,走“双栖”型发展之路。这种“双栖”型角色的定位,主要是着眼于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关键则在于实现辅导员由单一的管理者角色向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的回归和转变。
当前辅导员工作的现状是承担着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通过承担管理工作实现“管理育人”的目的,然而又缺乏足够的研究意识,往往容易产生厌倦思想,工作效果也大打折扣。理想化的状态是“工作学习化、学习问题化、问题研究化、研究课题化、课题成果化”,在事务性工作中强化学习意识、问题意识、研究意识,通过管理方式的转变积累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辅导员在面对日常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时,往往面临诸多困难,时常在时间与精力上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离“双栖型”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为理顺辅导员日常管理与科研工作之关系,高校管理层的思想观念、管理制度等必须要有创新,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培养出一支既能做好日常管理,又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双栖”型辅导员队伍。
二、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与科研关系的现实省思
为了知晓高校辅导员在处理日常管理与科研关系时的真实情况,笔者以江西N高校专职辅导员的基本现状为样本开展调研和访谈。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了解该校对辅导员工作评价制度中有关日常管理与科研关系的制度设计;二是重点了解辅导员处理日常管理与科研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为此,笔者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对该校有关辅导员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文本进行收集、整理;二是辅导员职业发展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和统计,辅之以深度访谈。
(一)辅导员处理日常管理与科研的态度和行为描述
为有效了解辅导员在处理日常管理与科研关系的基本现状,笔者选取某高校75名辅导员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显示(主要选项)见表1。
表1 辅导员处理日常管理行为调查 单位:%
从问卷情况看,绝大多数辅导员从事科研的意愿较为强烈,占68.7%,但真正付诸行动的却不多。导致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除了辅导员自身因素之外,与学校的工作评价制度缺乏科学性不无关系,有82.1%的辅导员对现行辅导员工作评价制度明确表示“不满意”。在调查中,有89.7%的辅导员表示日常管理工作“有压力”。
从应然层面审视,当我们用“双栖”型的标准来规约和要求辅导员时,可以发现这其实只是一厢情愿的做法,因为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面临诸多压力,既要开展科学研究,以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又要从事学生日常管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既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以夯实自身的知识根基,又要忙于应对学校各级部门下达的各种任务,以培养自己尽快适应各种角色的能力。可以说,学校对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态度如何,政策导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辅导员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辅导员日常管理与科研的现状和工作评价
关于辅导员的日常管理与科研的现状,笔者调研的结果是:全校有12位辅导员就日常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做过研究,并发表过相关论文,约占辅导员总数的16%。这一数字与我们的预期有较大差距,其缘由在于:一方面,日常管理是辅导员的“主修课”,占用绝大多数时间,而科研则是辅导员的“辅修课”,所花时间很少;另一方面,学校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评价,主要在于常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于辅导员的理论研究成果则只是作为参考。而关于工作评价,一个较为共同的观点是工作评价是工作行为的指引。辅导员日常管理与科研工作的矛盾冲突,如何在时间与精力上进行有效分配,进而推动两者之间形成强大的合力,既有赖于辅导员个人的理性规划和合理安排,更取决于在辅导员工作评价制度中正确对待和理性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现实层面来看,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基本倾向于重常规,而轻科研。辅导员无暇顾及科研,或者无意顾及科研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日常工作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
三、高校辅导员日常管理与科研关系的理论解读
当下,对高校辅导员的日常管理与科研关系争论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正相关关系,日常管理工作为科研提供丰富的素材,可以促进科研活动的开展,而科研反过来又能提升日常管理工作的水平,两者相互促进;第二,负相关关系,两者之间此消彼长;第三,无任何关系,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性。产生这些观点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一)缺乏两者之间的定性分析
美国学者纳尔福认为,如果以科研为横坐标而以教学为纵坐标,两者的关系类似于一个右倾的抛物线,科研与教学的相互补充或替代关系达到一定的点后是相互转换的。在一定的科研水平上,科研的增长由于智力的支持和激励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上升,两者是互补的关系;但是,学校过多的科研会导致较高的要求和较多的时间、资源投入,进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这时两者是一种替代的关系。纳尔福关于科研与教学水平之间的定性分析,对于重新审视辅导员的科研与日常管理水平的关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辅导员的日常管理能力与科研水平能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高校管理者的立场来考量,应解决好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在政策导向上,致力于提升辅导员日常管理能力与科研水平,尽力避免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或是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低水平、重复性的科研;与此同时,在政策保障、经费投入等方面,对辅导员的日常管理与科研同等对待,保持相对平衡,这种相对平衡可以促使辅导员根据自身情况自觉调适自身行为,以确保其对日常管理与科研的投入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
(二)无视两者之间的相关度
从学理上讲,辅导员只要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其视野、活跃其思维,并促进其日常工作的开展,其日常管理水平与科研水平两者之间存有非常大的相关度。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应对辅导员所做的科研与日常管理在内容和性质两个维度上进行相关度的分析和把握。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如果辅导员所做的科学研究与其所从事工作的相关性不大或很小,那么科学研究就不一定能使辅导员更好地理解或解决工作中遭遇的实际难题,对其日常工作的促进作用就并不明显。反之亦然,为检验日常工作能否提升科研水平,也需要在性质和内容这两个维度上进行相关性分析,因为日常工作的开展只有与科研取向一致时,才能帮助辅导员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提升辅导员的科研水平。唯有如此,科研水平和日常管理能力才能同步提高。
从理想层面来看,高校辅导员日常管理和科研活动的关系应是一种有条件的互相滋养关系。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维持投入的动态平衡,推动辅导员日常管理与科研相互促进,是确保这种双向互助关系不可或缺的三个因素,也是打造“双栖”型辅导员的必备条件。
四、建设“双栖”型辅导员队伍的路径
(一)以政策为导引,用发展保稳定
高校辅导员既要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又要不断探索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换言之,辅导员既要负责日常管理,又要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并把它提升到理论的层面。这些都对“双栖”型辅导员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而目前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对此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辅导员队伍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半途而废。而现今大部分高校中,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较大,难以保持稳定。这种状况既给学生管理工作的衔接带来困难,也不利于辅导员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针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不够的问题,有研究者认为:“现有的辅导员评价体系没有与时俱进地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导致在职辅导员对个人发展空间的认可和满意度不够,进而致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工作和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起起伏伏,一直不能保持在一个稳步发展的良好状态。”
若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是要进行辅导员管理体制的改革,以改革的办法来解决辅导员队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首先,要在辅导员管理体制中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改变现有的评价体系,将日常管理与科研工作作为二维评价指标,并注重二者的联系性和吻合度。加大对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奖励研究成果在现实管理工作中的推广和运用。其次,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归整合分类,做到有的放矢,根据辅导员自身发展潜力和个人旨趣,在事务性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分别作人员的重点安排,工作有所侧重,但并不完全割裂开来,这样才能保证出成果,而不是忙得一团乱。
(二)以理论为根基,借培养促提升
前文已述及辅导员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对促进日常工作的开展可以产生正相关关系。但是,针对目前高校辅导员学科背景知识、自身人生经历以及科研素养良莠不齐等现状,要想实现这种较为理想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打牢基本功,进行科学有效的方法训练。
1.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训练
高校对辅导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招聘了不少硕士和博士,但学历高不一定意味着能力强和素质优,其中不乏个别同志基本理论掌握不扎实,工作方法运用不得当。一些辅导员不了解大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也不懂得与学生沟通的技巧,没有掌握系统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不准确。基本理论的欠缺直接导致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缺位和不到位,如在角色定位上,高校辅导员本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学业发展的引导者,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身心健康发展的培育者,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促进者,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指引者。但在现实工作中,一些辅导员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就存在问题,导致在必不可缺的场景中他们却“不在场”。另外,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之一是:“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使得辅导员工作方法不能再墨守成规,对辅导员的基本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必须在正式上岗之前及工作过程中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包括职业生涯辅导技能、学习辅导技能、生活指导技能、心理疏导技能、就业指导技能等。
2.突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要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还应对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以及公共关系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整体的把握。同时也要求高校辅导员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因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加强学生工作和学生发展的理论研究。当前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非职业化倾向,并由此导致人员流动快、在岗时间短,致使辅导员感受到分流、转岗的压力和对前途的迷惘,对职业的认同感普遍较差,难以建立职业自信心,更谈不上树立职业信念。进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需要政府、学校和辅导员的共同努力。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选聘制度,构建终身性的专业培养和发展体系,完善保障措施;学校要规范和健全辅导员的培养培训体系;辅导员要树立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追寻专业自主发展和自我超越,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成为学习型辅导员。
(三)以实践为抓手,倚科研求创新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仅靠经验的积累来开展工作已不能适应社会、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求,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和应用性更加凸显,这对辅导员队伍的创新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应该把自身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思考、研究,成为自身实践工作的研究者,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辅导员的研究能力是指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在高校学生工作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等相关领域深入探究的能力。主要可体现为:一是辅导员应从当代大学生身心成长、发展变化的规律中去发现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和总体性的思维特征和行为模式,从而掌握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方式方法,以致最终提升辅导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二是要以当代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申报课题的原始素材,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而掌握高校学生工作的一般规律和原则。为此,可以由辅导员队伍定期汇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由行政部门出台政策,搭建平台,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以辅导员为主的专门研究机构,建立学生工作的学术研究梯队,加强学生工作的专业研究,并进行研究成果的试点、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