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从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工程实践出发,分析了其施工特点和常见的施工问题,进而探讨了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包括管沟开挖、地基处理、管道安装、闭水实验、土方回填等。针对以往施工常见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在市政工程中,如果不能掌握好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质量,设计不合理、质量不过关的排水管道,在遇到高降雨量时,道路排水能力不足,将会影响交通的通畅性,阻碍市民出行,更严重时会造成直接和间接的重大经济损失。在我国南方地区,常因为降雨量大,城市道路排水能力不足而出现内涝灾害,我国每年因内涝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人民币。为此,创建海绵城市,提高城市道路的排水能力的工作被我国高度重视,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是提高城市道路排水能力的关键工作之一,因此,要提高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1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简介
在城市中,道路的排水管道主要由主排水管道和支线排水管道组成,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需要考虑到道路排水方面的能力,每条道路根据水量排放需求来进行排水管道的设计,在道路两侧需要预留排水沟渠,在排水沟渠内铺设支线排水管道,再将各支线排水管道与主排水管道连接,进而组成一套完整的城市排水系统。因此,在排水管道施工中,各排水管道布置连接的设计是否合理、排水管道排水量是否达到该道路区域的排水需求量,都将直接影响城市道路的排水能力,进而影响城市交通和市民正常出行。
1.1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方面的影响因素
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在市政工程中比较常见,不管是市政道路工程中需要进行排水管道的铺设,还是对现有道路进行排水管道的改造和修复,都需要进行道路排水管道施工。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其特点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相似,施工中不仅要考虑到对交通和周边居民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到对城市地基结构和其他地下基础设施的影响,因此给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带来巨大挑战。
1.2道路排水管道设计方面的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速度逐年提高,这也加大了道路排水管道的设计难度。城市规模的提高,让地下排水系统越来越复杂,在对道路排水管道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与现有排水系统之间的合理性,还要考虑到日后城市扩展时,对其他排水管道的兼容性。另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在设计道路排水管道线路时,还要预留地铁、地下隧道的建造空间,还要考虑到地质结构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都给道路排水管道设计加大了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问题
2.1管道基础平顺度问题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中管道基础平顺度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排水管道沟槽开挖精度低,二是在人工支护道路排水沟阶段,路面平整度与路面顶高存在较大的误差。排水管道开挖精度不高主要是由于在机械开挖阶段、槽高控制阶段采用的都是人工操作,人工操作与自动化机械操作相比极易,因为主观的影响因素降低排水管道的开挖精度。在进行人工支护道路排水沟阶段,路面平整度与路线顶高的差异性会降低浇筑混凝土管的平滑性,进而影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
2.2管道错位问题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误差问题极易引起排水管道的错位,排水管道错位危害极大,不仅会影响管道的排水性能,还会使市政工程道路出现倒坡与积水问题。产生管道错位的原因很多,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因素都可能引起管道错位,在人为因素上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忽视了周围环境对排水管道的施工影响,进而使排水管道的设计方案不合理。另外,在排水管道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一些砂石、雨水会对排水管道造成破坏,管道壁会逐渐的变薄,导致管道错位问题的发生,缩短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
3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要点
3.1管沟开挖施工要点
管沟开挖是排水管道施工的首要环节,需要采用合理的开挖技术和开挖断面形式。主要根据现场地形、地下水位、周边建筑和施工技术条件等进行选择,同时要注意季节等因素对施工技术的影响。一般采取机械与人工开挖配合的形式推进作业面,并对现场土质状况、道路宽度等进行控制。其中管沟开挖放坡系数应控制在1∶0.25或1∶0.33左右,沟底宽度应比管道构筑物的横断面最宽处大50cm左右,从而为管道安装施工留下空间,方便后续施工的进行。若施工场地较为开阔,可将弃土堆置在槽边1m以外,降低管壁负载,提高边坡稳定性。采用机械方式开挖时,应控制在基底标高200mm以上,其余部分采用人工开挖,避免出现超挖现象。
3.2保证施工中各环节的施工质量
结合施工设计,在施工时保证排水沟渠的挖掘深度与宽度达到设计要求,挖掘时要严格参照设计图纸,避免在挖掘过程中对地下其他设施管线的破坏。在挖掘阶段,如果遇到地下设施布置位置不确定的情况,应该及时的与相关单位进行咨询,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挖掘,避免超出原计划挖掘深度的情况发生,进而让施工顺利进行。在挖掘排水沟渠的阶段,要保证挖掘设备操控人员的专业性,避免因挖掘设备操控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足,而造成的施工事故,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对于土质容易出现下沉的区域,应该对排水沟渠进行混凝土加固,进而保证排水管道的安全。在布置好排水管道后,排水管道的连接位置应该做好防腐工作,降低排水管道连接处因被腐蚀而出现漏水的可能。
3.3管材、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在管材的安装上工作人员首先要观察管材是否存在裂缝、漏洞等质量问题,质量问题的出现需要与厂家协商进行更换。其次,在下管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管基边线、井基、中心线等尺寸与规格进行检查,使其满足施工要求。之后工作人员也要调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接口防渗砂浆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最后工作人员需要要对管口安装中存在的突出接缝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有效的防止流水断面减少的情况发生。
3.4土方回填施工要点
确保管道及接口处无漏水现象后,开始进行土方回填施工。具体按照下述流程控制好施工技术并进行质量检查:①对土方中的杂物进行清除,避免给回填施工造成影响,包括土方中的枯枝和杂草等,确保土方回填密实度;②控制土质粒径,如果粒径较大容易发生沉陷问题,同时要检测填土的含水率,避免因含水率过高导致土层松散。在施工前对土质含水量进行检测,满足要求后在进行回填,并确保摊铺均匀;③检查土方回填质量,着重检查井边缘、井筒、旧路井圈、井框高程等质量薄弱环节。井室周围的回填施工应与管道沟槽回填同步进行,如果无法同时施工,则应留好台阶形接茬,确保井室周围回填密实。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影响重大,通过对其常见施工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把握好各个环节的施工要点,严格根据相关标准要求,控制施工偏差,可以有效提升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降低日后维护工作量,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卢宏.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06):154-156.
[2]鞠秋忠.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7(16):75.
[3]袁缨.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23(04):222-223.
论文作者:陶颖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排水管道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管道论文; 土方论文; 要点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