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健康教育模式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论文_王敏

慢性疾病健康教育模式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论文_王敏

王敏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老年一科 青海西宁 810001)

【摘要】 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糖尿病及糖尿病心血管事件也随之增加,糖尿病及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成为老龄化状态下重要的课题。方法 通过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模式预防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小结:慢性病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中可达到预防和降低事件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 健康教育模式;心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239-02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6.7%,已高过世界平均水平6.4%。而且,中国糖尿病高危人群也在扩大,约有1.5亿。我国的健康教育仍处在的发展时期,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应用到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60% 以上都可以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达到预防的目的。

1.我国目前主要慢性病健康教育模式及评价

1.1 自我管理模式

是国内外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其核心是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有效、持续地改进患者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对患者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长远的意义。许多相关的研究证明,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等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使他们更有信心地面对疾病,挑战自我。但该模式过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患者的要求较高,容易忽视政府、医院等的责任与作用,难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施效果难以保障。

1.2 健康信念模式

由霍克巴姆于1958年提出,后经贝克等社会心理学家的修订逐步完善而成为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从人们健康信念形成的角度出发,解释人们采取健康行为因素的重要理论模式。是健康教育的经典模式,在慢性疾病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该模式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需要建立在对个体具体情况的充分了解和评估的基础上,包括评估个体对疾病引起临床及社会后果认识程度;评估个体对行为益处的认识,了解个体对采取所建议的健康行为益处的认识;评估个体对采取或放弃行为障碍的估计;评估个体的效能期待,了解个体是否有信心和毅力舍弃或采取某种行为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模式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效果较明显,该模式工作量较大,专业性较强,需要有专人进行引导。

1.3 俱乐部模式[1]

将某一类慢性病患者聚集在一起构成一个相对有组织的俱乐部,采取集中上课、分组活动、个别辅导、示范表演等方式进行的一种或一类疾病的健康教育活动 。目的是为提高慢性病患者所需的疾病知识、信心和技能,鼓励病友及病患家属互教互助,有针对性地对某一人群实施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相关研究表明,以患者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重心的如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等都得到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肯定与好评。该模式须有专业的健康教育专家参与实施,并且需要专门的组织与管理,通常是在社区、医院的组织下进行,能够实现病患之间以及医患间的充分交流。

1.4 临床路径模式

是依照临床路径的理论,结合各个病种的特殊性,注重患者病情发展阶段,制订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为主体,医、护、家属三者共同参与的改良健康教育模式。黎艳鲜的研究发现,当患者处在疾病早期,接受的健康教育知晓率非常低,只达到8.9% ;康复期时,其自知力大部分已恢复,对所接受的健康教育内容总体知晓率达到了79.4% 。该模式具有鲜明的全程式特点,改变了以往以医院为中心开展的定时定点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制订路径时,不拘泥于一般路径,将患者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为开展健康教育的时机,更切合临床实际工作,提高了患者对教育内容接受程度。

2.慢性疾病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应用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有着是糖尿病患者过早致死的特点,因此,在以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教育方案的个性化、教育方式的开放性的基础上,结合慢性疾病健康教育模式预防糖尿病心血管事件有着重要意义:

2.1 应用自我管理模式向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宣讲

这是糖尿病教育的主要形式, 安排病人、家属听知识讲座。授课者课前做好备课工作,并接受统一培训, 以保证质量。提高糖尿病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的知识认识和了解,明确糖尿病一经诊断需要终身治疗, 只能控制不能根治,了解糖尿病并发症已发心血管事件的知识和预防要求。把有关糖尿病心血管病的知识印成宣传材料, 发给病人随时翻阅, 付诸行动;

2.2 应用临床路径模式向糖尿病患者示教使患者建立健康信念[2],涉及到一些操作过程时,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地示教, 如胰岛素注射、尿糖测定、微量血糖检测仪的使用技术均进行示教, 直到病人熟练掌握。 医护人员经常主动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及他们的思想状况, 针对病人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接受能力等及时解答其提出的问题。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以促进身心健康[3]。

2.3 俱乐部模式联谊活动

不定期举行舞会、趣味体育等活动, 使教育工作更具吸引力, 寓教于乐, 在活动中贯彻糖尿病运动治疗的思想。让不同知识层次的患者相互交流,以提高糖尿病及心血管事件知识的最大范围传播。

3.小结

面对目前人口老龄化状态及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攀升阶段,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我们重视,利用科技信息,拓展健康教育方式,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整合资源,建立健康教育多元化格局;以社区为载体,建立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为糖尿病合并心血管事件提供预防平台,以减少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丁荆妮,黄行芝,陈美琴等.俱乐部健康教育模式探索和成效[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

[2]宋晓敏,金其林.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模式的初探[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5).

[3]覃佩红,卢叶玲,刘春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1,9(10):2805-2806.

论文作者:王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  ;  ;  ;  ;  ;  ;  ;  

慢性疾病健康教育模式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论文_王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