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县中医院 223700
【摘 要】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下治疗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 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厚患者术前给予广谱抗菌药物静脉静滴3~5 d,呋麻滴鼻液连续3 d外用,如患者无手术禁忌,可于常规麻醉后利用鼻窦内窥镜实施手术治疗。结果 51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患者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临床总有效率100.00%。2例发生中隔与下鼻甲粘连,于分离后痊愈,1例患者发生鼻中隔血肿,经处理后消肿,并发症发生率为5.8%。结论 经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手术切口愈合快,手术后并发症少,操作容易,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的准确及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开展。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手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临床疗效
本文将对江苏省泗阳县中医院自2013年2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51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目的是提高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51例患者术前均经鼻窦内窥镜检查及CT摄片确诊为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其中女性29例、男性22例,年龄18~56岁,年龄 平均(35.81±1.09)岁,病程2个月~20年,平均病程(8.23±1.45)年。
1. 2 方法 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患者术前应用广谱抗生素静滴3~5 d,呋麻滴鼻液连续3 d滴鼻,若无术前禁忌症,于麻醉后在鼻窦内窥镜下实施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进行Killian切口(于鼻腔前庭皮肤黏膜交界处),或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棘突前或棘突后手术切口,若患者鼻中隔发生明显前方右偏,亦 可实施右侧鼻腔切口。将黏膜切开后,使手术切口侧黏软骨膜分离,之后将发生偏曲部分进行切除(如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犁骨等),完成后将黏膜复位,常规缝合手术切口。之后将部分发生肥大的鼻甲切除,或行下鼻甲骨折反术,如出血较多可适当给予双极电凝止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凡士林纱条及涂抹红霉素软膏的膨胀海绵对双侧鼻腔鼻中隔面进行填塞,加入生理盐水后使其膨胀。术后常规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应用止血药物,根据患者各种情况于术后48~72 h将鼻腔内膨胀海绵及凡士林纱条取出,对双侧鼻腔进行冲洗。
2 结果
51例经鼻窦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所有病患鼻中隔偏曲矫正效果良好,切口愈合佳,50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1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2例发生中隔与下鼻甲粘连,于分离后痊愈,1例发生鼻中隔血肿,经处理后消肿,并发症发生率为5.8%。
3 讨论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常伴有下鼻甲黏膜肥厚,临床表现为鼻塞、头疼等,常常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常规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鼻中隔偏曲如合并下鼻甲肥大时,若仅实施鼻中隔矫正手术,则往往出现鼻中隔与发生肥厚的下鼻甲之间更加缩小空间,无法实现解决患者鼻塞症状,且由于下鼻甲黏膜肥厚特性,术后常出现鼻腔粘连等病并发症,影响患者临床疗效[1]。因此,在经鼻窦内窥镜行鼻中隔矫正术时如下鼻甲粘膜肥厚,应同时实施中隔矫正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手术,方 可有效改善患者鼻塞症状。研究表明 [2],下鼻腔黏膜具有加湿、分泌以及加温等作用,若将下鼻甲切除过多,则易发生空鼻症,严重者可出现精神症状,若切除较少则无法改善患者鼻塞症状。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准确掌握下鼻甲切除量、原则上不可切除三分之一以上,从而获得满意疗效。
传统手术切口Killian具有一定局限性,且由于鼻腔特殊结构,医师进行治疗时手术视野不清晰,因此对术中异常情况无法及时发现。经鼻窦内窥镜是近年来治疗鼻中隔偏曲的首选方法,其特点为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任意选择手术切口部位,能够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医师操作过程中术野清晰,该方法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的准确性及安全性,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有祥,于德林,蓝志杰.鼻内窥镜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32例报告.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12(4):186.
[2] 陶泽璋,张剑宁,吴玉珍. 28例鼻中隔矫正术后失败原因分析.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9,13(11):503-504.
论文作者:李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5
标签:鼻中隔论文; 鼻甲论文; 患者论文; 内窥镜论文; 鼻窦论文; 切口论文; 鼻腔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