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
前言:在课程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所谓的核心素养一般情况下就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满足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是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而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当中,则主要包含着四个维度,分别是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物理责任等。是教师在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培养过程中的主要方向。
一、有效创设情境,培养物理观念
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人们常常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想让学生的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停的运转,达到最佳的效果,问题往往是立基点[1]。所以,高中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的为学生进行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情景中不断的加深思考,实现对学生本身物理观念的有效培养,使得核心素养的导向性变得更强。
例如,在讲解“比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实验情景,引发学生在这其中的不断思考和探究。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拔河比赛”。在比赛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请出一个矮个子学生和一个高个子学生,让其他学生感受到这两位学生间的力气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别的。最终的实验结果可想而知,高个子的学生得到了最终的胜利。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向高个子的学生设问:“在比赛的过程中,你认为是你对于他的力量大,还是他对于你的力量大呢?”学生自然就会回答:“是我对于他的力量比较大。”教师再进行引导:“所以由于你的力是比较大的,你才把他拉过来的吗?”引起其他学生的质疑:“同学们,你觉得他的观点和说法对吗?”引发大家的探讨。让学生在分析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的树立起正确的物理观念等,使得核心素养不断的展现导向作用。
二、构建理想概念,培养科学思维
在物理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可以借助理想概念的构建,促使学生科学思维的生成,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主观因素等,对其他的次要因素进行忽视[2]。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不断的构建抽象思维,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非常关键。所以,在课程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加深认知,使得科学思维的培养得到不断的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讲解“质点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预先的进行问题的设置:“质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个物体可以看作质点?”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而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将物体看作质点,就是一种科学抽象的表现,也就是作为的理念概念。”这样可以让学生不断的展现自己的思维,更好的投入到物体运动规律的探究当中,保障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的开展。
三、开展演示实验,培养实验探究
在物理教学的实际开展中,实验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3]。所以在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当中,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可以借助演示实验的开展来予以达成。
例如,在讲解“热和功”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个演示实验——“对厚玻璃筒中的空气进行压缩,不断的使空气中的内能增加,促使温度的升高,使得筒中的易燃物得到点燃。”而在实验结束过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着实验进行设问:“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是什么?”“在对筒内空气进行压缩的过程中,温度会产生怎样的变化?”等。再让学生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等,使得核心素养更加具备导向性。
四、拓展实践活动,培养物理责任
在物理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借助实验教学,促使学生的物理责任得到不断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电动势”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拓展一个实践活动——“制作电池”。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开展比赛等,邀请教师一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深化学生对电池的了解,让学生在掌握“电动势”概念的过程中不断的降低难度等,也使得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所具有的艰辛,使得物理责任得到培养,将核心素养的导向性不断的进行展现。
结论: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教育趋势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渗透已经成为教育当中非常关键的趋势,对于学生的全面和综合性的发展都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教师在课程的实际开展中,也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应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入进来,有效创设情境、构建理想概念、开展演示实验、拓展实践活动等,使得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得到不断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立志.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J].学周刊,2020(02):54.
[2]蔺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高效策略[J].学周刊,2020(02):97.
[3]程美琴.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J].名师在线,2019(36):18-19.
论文作者:陆正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素养论文; 核心论文; 物理论文; 质点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