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先进的计算工具日益普及,社会生活等领域对计算这一技能的要求正在逐年降低,因此新课标调低了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但它却恰恰成为让老师们最为头疼的教学难题,也使它成为数学知识中学生们最不愿意学习的知识。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让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教学处在了如此一个尴尬的境地呢?具体分析如下:
1.计算教学过度依赖于情境。有的教师认为,计算教学中情境很重要,因此,课堂上情境的创设没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时纯粹是为了引出算式,已经花去了10多分钟时间,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2.算法的多样化变成了不切实际的“形式化”。对算法存在着只求量上的“多”,使学生禁锢在同一思维层面的算法,而不管思维层面即质上的飞跃。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而忽略了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的培养。
3.课堂练习时间无保证。在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很少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认为现在计算教学在课标中的要求降低了,学生做习题太过于机械、严重影响了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形成。
4.忽视口算导致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严重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口算意识不强,存在着严重忽视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口算的速度的培养,
针对以上对计算能力的分析,根据课标要求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计算中要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教师应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得精神溜号,以认真的态度,最快的速度完成。
二、加强“概念及法则”这一重要工具的理解与识记
学生应很好地理解并掌握运算规则,因为它是我们计算的工具。不同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水平也不同。课堂上可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引领作用,让他们独立说明算理,然后引导全班学生说,同桌互说等。
三、加强计算基本功的训练坚持不懈
计算的基本功要坚持天天抓,天天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熟练程度。这些基本功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表内乘除法,能凑成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判断积和商的位数的方法等。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仔细审题的习惯。教育学生拿到题目后要认真仔细的审题,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想明白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然后再动笔计算。
2.培养细心检查的习惯。要求学生从题目入手,一步一步检查,先检查运算符号,再检查数字是否搬错,抄错,再进行认真的验算,看结果是否一致,达到检查的目的。
3.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教育学生即使是打草稿,也要写得干净整洁,这样,既能使作业本美观,也能使自己在做题时看清题目,避免错误的发生。
五、多种形式的练习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的变换练习。比如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等形式。这样训练了学生的耳、脑、手、口并用,这种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我坚信,只要我们认真钻研,在小学六年中始终坚持不懈的抓好学生的计算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质的飞跃。
论文作者:李春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5
标签:学生论文; 口算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基本功论文; 坚持不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