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高考中“社会探究”科目命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命题论文,科目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韩国的大学入学招考制度从1945年开始,一直处于既是一个努力完善入学考试政策和制度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提出大学入学招考制度改进课题的过程。1945年至1953年是实行各大学自由选拔制的时期。1954年在国家的统一管理下大学入学联合考试。1955年至1961年各大学单独考试,部分大学免试录取。1962年至1963年由国家统一管理入学考试,实行大学资格入学考试。1965年至1968年由各大学主管入学考试。1969年至1981年国家实行大学入学预考。1982年至1985年实行大学入学学历考查,取代大学入学预考,同时推行高中总评。1986年至1987年增加了各大学实行论述考查一项。1988年至1993年则实行大学学历考查、高中总评和面试并行。1994年开始采用大学学习能力考试的考试方法,加上高中总评和各大学自选考查的制度。
2002年韩国对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再次调整,包括简化考试科目、压缩考试时间、减少考题量。在进行高考分析以后,从2005年起将数理科目分成数理A和数理B两种,社会或科学探究附加职业探究,第二外语改为第二外语加汉文,社会或科学探究又分成若干增加所属某一课程比重的考试科目,供学生选择其中一门,“增加资格考试的多元化、选择性、科学性和合理性。”[1]其目的是进一步增加学生选择的机会,使考试方案更加合理、完善。
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新的改革方案,其中一条是降低高考成绩的比重,将消除与标准分数的百分等级排名,把高考成绩分为9个等级,仅提供相关等级。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还决定,研究从2010学年度开始一年举行两次高考,并分两天考试的方案。
一、“大学学习能力考试”的性质
大学学习能力考试的方法,是韩国政府为推进基础教育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发展,学习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考试方法和技术,并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了改造,将大学统考改为“大学学习能力考试”(College Scholastic Ability Test,简称CSAT)。
“大学学习能力考试”(以下称“高考”)的作用是提高选拔合格考生的合理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保证初高中教育课程的正常运行,提高大学招考制度选拔过程的可信度,纠正大学招考制所引起的社会弊病等。目的是废除学历考查,注重学生的人格与能力培养。因此,定义为:“为了考查完成大学教育中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以泛学科的、课本展示的高中教育课程的水平和内容为依据设置的检验高层次思考能力的‘学习能力考查’”。[2]
考试的性质是这样规定的:
第一,是检验考生在大学完成学业的基础,是具有普遍性的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考试。
这种考查不是针对大学中的一门学科和专业的考试,所以,要考查的不是各个学科和专业的特殊知识,而要检验的是大学学习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它将人的能力视为“结构的连续体”,从纵向来看,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被开发出来;从横向来看,是一种从现有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转移能力”。大学学习能力考试又可以被称为是一种考查“转移能力”的这种复杂能力的考试。
第二,所考查的是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而不是他们出生时就具有的能力。
学习能力考试考查的不是单纯的学生的天赋,而是他们在长期的初、高中教育中所形成的思考能力。这个特性决定了大学学习能力考试与“智力检查”的不同。它与学校教育是分不开的,所要考查的思考能力不是短期能获得的,而是长期接受训练的结果。
第三,是针对高中教育水平和内容的学习能力考查。
这里指的并不是它的出题范围仅限于课本内容,而是不要超越学生在高中应获得的学习能力水平。当把学生学习适应性和学习能力看作结构性的连续体时,适应性就应以学习能力的发展状态为前提。
第四,出题范围包括高中全部学科的内容,不是针对某一个学科的专业考试。
韩国在高中教育阶段的课程中,安排有伦理、语文、历史、社会、数学、科学、艺术、体育、实践、家政等科目。大学学习能力考试不是为其中的某个学科而设定的考试,它的出题依据是以两个以上学科的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内容。
第五,是评价一种学习能力的考试,以思考力为考查的中心。
这种考试不是停留在对某些简单知识的死记水平,出题时考虑的是对材料的分析、对原理的应用、对现象或事实的理论分析与判断等思考能力。高中教育阶段强调培养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大学学习能力考试也是以学生的思考能力为中心,所以它本身就含有引导高中教育课程,向着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为中心的方向发展的。
韩国的大学学习能力考试,在对现代人的科学素养和一般能力考查的基础之上强调对考生能力倾向性的考查。它从因材施教、提高大学教育资源的效率、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和注重人才群体互补的角度设计命题。
二、韩国“社会探究”科目考试的评价目标
韩国高考中人文学科的“社会探究”科目类似我国的“文科综合”,全卷80%是从必修科目中共同社会、韩国历史、韩国地理、伦理学出的题目,20%是从选修科目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世界历史、世界地理任选一科出的题目。
韩国的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很大,高考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是相辅相成。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经7次,制订有人文学科教育大纲,内容是“综合地选定、组织有关地理、历史、伦理与其社会科学的概念和原理、社会制度和机能、社会问题和价值,以及研究方法和程序的要素,并综合地理解并探究社会现象。”[3]人文学科教育课程按领域范畴将“人与空间、人与人、人与社会”分开来。在韩国3-10年级的共同必修科目是“社会”和“道德(伦理)”,8-10年级的必修科目“国史”,高中阶段的11-12年级开设选修科目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世界历史”、“世界地理”。
为了有效地保证出题的水平,负责命题的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的专家们认为,“社会探究”科目的考试是将接受大学教育所要求的社会科学思考能力在几个探究情况下,使用统合教材的制材来测定的考试。这种考查学习能力的考试并不是确认学生在高中学到的内容层次,而是检验是否可以在大学进行学问活动的准备状况,有必要按照评价目标分别对理想题目进行模型设定、对分科目的主要内容要素进行体系化、对社会科学教育的本质和学习能力的基本要因继续进行研究。为此,他们把“社会探究”科目考试设定为五个层次的评价目标:[3]
1.探究问题的认识能力
——明确地理解基本概念了吗?
——对所给资料中出现的核心论争点、主张、问题和探究主题有捕捉能力吗?
——以所给的主张、陈述、思考为基础,能推出其前提或基本假定吗?
2.探究的设计和履行能力
——对所给资料,有没有能力进行概念或要素的连关性推定和假设设定能力?
——能够推定出调查程序与履行程序吗?
——对于探究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资料收庥、观察、测定方法?
——能够分析、分类、整理、综合所收集的资料吗?
3.资料的分析与解析能力
——能够用主张、陈述文和图表的形式,把握所给材料中的基本意义吗?
——能多角度地掌握资料的规定性和倾向性,并把握、解析、推定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的特性,以及理论的连贯性吗?
——能够根据目的和需要,对资料进行再组织吗?
4.理论的导向与评价能力
——能假设验证的程序与方法,并辨别与适用吗?
——能够综合各种资料,并转换为一般化、结论模型吗?
——能够运用因果关系、法则性和逻辑关系进行理解、推定、理论化、体系化吗?
——能够推定假设验证的结论,推定资料模型的解析程序,并根据其进行评价吗?
5.价值判断与意思决定能力
——能够区别事实与价值、描述与意见,并识别出问题以及引出纠葛的原因吗?
——能够依据基准比较对策的价值与行为,并根据有关选择预测结果?
——能够把握价值选择和意思决定的意图,辨别其妥当性吗?
上述评价目标的划分是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即认知领域的学习水平由低到高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但又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界定,是六个层次的外延与不同层次相交融合的创新体现,表达了韩国命题专家们对“社会探究”科目所要考查内容的不同要求。
三、“社会探究”题目的开发与编制
大学学习能力测试的问题是由出题委员会的专家们在短期内与外界隔离共同制定出来的。题目构成的时间为10天左右,其它时间则是对题目进行修改、编辑。为了在命题期间命制好的题目,需要如下环节的配合:
1.资料准备
基本资料是在命题前要作好充分准备的两项工作,一是对社会和评价目标的探求过程开发不同的问题模型,二是使科目的内容要素具体化。
评价目标问题模型方案开发,是按照具体的事例提前开发评价领域(社会探求过程——设定假设、导出结论等)中代表性的题目模型,并向命题者提出这种模型。命题者如果按照模型投入准备内容,可提高题目的效果和妥当性。比如,设定假设,提出问题,揭示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变化因素,对变因和变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陈述;导出结论,提出实证调查的统计资料,对因果关系进行说明;揭示议事过程中的矛盾,找出对立的价值,并试着评价已设定方案的题目。
命题者虽然已经清楚科目的主要内容要素,但为了使其与评价题目相通,还要事先整理主要内容,这能给选择题目时带来方便。主要内容要素以教科书为基准,分成“主要事实、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三部分,并按照科目进行选择。如果试图让三部分相互连结,评价概念和理论会使现实中的应用简单些,对时事性的题目开发尤其有用。
2.命题原则
“社会探究”科目的出题原则,是以教科书的内容为基础,尽量活用与探究能力相关的泛人文学科综合素材和具有时事性资料构成的问题。因此,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在编制考试题目之前,先公布出题的基本方向。与考试内容相关的题目条件有三种:
(1)能测定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能力,符合高中教育过程的内容和水平的题目。
(2)活用有关课程的素材,能将一课程内的几个单元的关联素材进行题目综合。
(3)摒弃只凭记忆力就可答出的简单题目,要能测定出解决问题并推理、分析、探究问题之思考能力的题目。
上述三项基本方向在“社会探究”命题操作时还有细化的原则:
◇如果通过探究能力和价值判断可以决定意思能力,确保测定出综合思考力的课程间、单元间的题目是综合题。
◇考虑探究社会领域的基本性质并体现时事的现实问题。
◇共同题目的情况,要考虑各科目的单位数。
◇选修科目在教育课程的全范围内一视同仁出题,确保以基本概念为基础测定出探究思考力,使科目间的难易度相似。
◇每个题目分数,以思考水准、问题解决的所要时间和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程度的基准进行分配。
3.制定二元分类表
题目的编制,首先根据命题的基本原则和“社会探究”科目的评价目标制定二元分类表,再通过该表修订、甄别多数题目,最终形成考试的试题。下表是一个二元分类表的内容:
该表纵列是人文学科主要内容要素,横列排列了科学性探究过程,右侧一列则是提示了有关素材的来源。主要内容要素是以教科书为依据选别,应该选择科目中核心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随着选别要素的不同,题目的方向也不同,所对应的教育目标和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阶段也需慎重选定。
例如上表提出的是经济领域中经济生活的问题与解决,那么就要以国民经济的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其中的合理消费和生产之内容要素为中心,察看一下内容要素的逻辑选别。
此表反映学习要素的第一个课题是有关消费的事实或概念或理论,应教授到何种程度范围来设定问题,可以将实际情况、个别学习者的零花程度与实态、国民的消费情况、外国人的消费实态等各种事例导入。为了说明这一事实,必须清楚消费、所得、效用、消费者股权、总效用、限界效用等概念。理论层次上,还涉及有消费函数、绝对所得、相对所得假设、限界效用的均等法则等等。
在这部分里,应教授并学会“随着商店的消费支出程度——消费的性质与方向(事实)不同,景气(概念)变动(理论)的概念(先言性知识)”和“考虑机会费用并在所得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之合理支出方法(程序性知识)”,并且将要评价的内容要素设定为消费性向,把消费——储蓄——物价的有关统计材料导入评价题目中构成素材,尽量解析三个变数间的关系,把消费与物价间的关系一般化,从而评价推理能力。
4.题目构成步骤
开发题目时,虽然以教育过程和教科书作为内容选定的准绳,但题目的素材来自于教科书之外。因为,能够理解教科书内容的学生,对于无论什么素材设计的问题都能解答。题目构成可按其步骤进行:
第一步,分析二元分类表中设定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教授、学习目标(教科书、教师用书),判断是否可以在学习能力考试中进行评价。
第二步,对于可评价目标,要细分主要内容的所属各要素,检查可否构成实际题目。如可能构成题目,要寻找与其它领域综合的接近方案。虽然命题原则上强调综合,但对关联小的内容也没有必要进行综合。
第三步,确定题目构成的内容后,还要设定形成社会探究适用可能的过程,并找到问题活用的实际素材。素材可从教科书本文,报纸记事、史料、地图、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图画、照片、宣言文等多样的信息源中找到。随着素材使用的不同,问题的新意或难易度也不同。
第四步,已开发的题目应修正检查,充分考虑“教授、学习的影响,课程教育目标的适合性”等教育过程情况,从“题目成立与否,确认答案,调节难易度,判断题目质量”等方面予以实行。
判断题目的质量不仅看内容要素本身,更主要决定于要求何种探究过程。例如上表中消费性向的概念,可以依据以下四个层次提问。
(1)事实、概念的记忆与否。这是考查消费性向的概念、基本事实、概念的意义。
(2)概念间关系的解析与说明。阐明消费性向和储蓄方向以及物价指数间的因果关系,或解析说明其相互作用。
(3)问题的对策提示。以消费性向间的上升或下降对国民经济所施加的影响为基础,为解决国家的经济问题,找出应如何调整消费性向的对策。由于消费、储蓄与其它变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生活环境的变动,据此,可以创新知识。
(4)合理性的意思决定。意思决定,就是民主市民解决公私问题并参与社会的过程中,科学地认识社会现象并能够理性判断的能力。这个机能不但重视出现的结果,还重视达成结果的过程,与对问题给予回答或找到解决方法相比,更将焦点放在多样地接触信息以后作出判断的事实。在活用信息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盲目地思考和判断相比,具体的资料更为重要。
所以,在以消费性向为中心的探究问题过程中,如果能够加上如何评价自己将来的消费生活的选择,题目的质量妥当性会更上一楼。
5.附例题说明,依据题目进行的命题评价分析。
题一:和下列文字相关,错误的地方是?
。
①A)是正名论。
②A)赋予B)正确性。
③A)是儒教统治理念的基础。
④B)主张民主主义思想。
⑤A)和B)的思想在朝鲜时代初次传入朝鲜。
这个题目综合了“伦理、政治、历史”的知识,目的在于了解考生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理解。其中A)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B)的德治主义是儒家思想核心。把这种思想和现代社会相结合进行理解,从而使之成为可以在市民社会适用的亚洲价值理论。但是,在问题的答案上,其内容都是由过去的事实构成的,这降低了问题的妥当性。如果这个问题能让考生对如何使这种思想可以在现代社会运用作出相应解释,那么这就是一个使“过去和现在、东方思想和西方社会体制”相联系的好题目。
题二:列出的材料是一份接受IMF金融救济以后消费生活变化的调查结果,其调查对象是居住在韩国五大城市、年满20岁以上的1000名男女青年。
东勋看了这个材料后,提出“接受IMF金融救济以后,中产阶层的消费生活出现的变化更大”的假设。为论证此观点,所需信息最适合的是?
①答者的家庭数
②答者的职业意识
③应答者的收入水平
④导致IMF救济金的原因
⑤偿还IMF救济金的预想时间
这个题目是以1997年后韩国在IMF情况下,店铺的消费支出变动为素材而设的问题。因为经济学习是以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理解和对策的探索为目标,问题的提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所以,具有很高的妥当性。并且,此题目没有单纯地记述事实本身,而是对假设论证进行提问,这种科学性的探求过程符合评价目标的要求。
从以上内容可看出,韩国对“社会探究”科目的命题十分强调非学科化的综合能力,考试的评价目标是从整体把握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方面进行评价的。韩国“社会探究”科目每项内容设计的都比较细腻,且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蕴含一种文字关怀的特点,显得很有新意。在评价维度上,突出体现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即不但重视事物出现的结果,还重视达成结果的过程。为此,他们的命题呈现的是一种多维度、综合考查的形式。但是,韩国现行考试制度并不是完美的,也存在许多的弊端。为此,韩国政府不断地进行考试改革的研究,让公布的新的考试方案更加合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