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论文

“宾馆再好不是家。国外条件再优越,也是为他人做事。我能回到祖国,为自己的家乡做事,比什么都有意义。”在全国上下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之际,中央宣传部12月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云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时代楷模”称号。

朱有勇: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

-- 胡洪江 杨翘楚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60岁那年,朱有勇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难以置信的决定——离开他熟悉的校园和实验室,加入“扶贫大军”。在云南边疆一个深度贫困的山村,60岁的他换上迷彩服、扛起了锄头,跟老百姓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一干就是整整四年。

“没让百姓享受到成果,就是失职!”

2011年,已经是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的朱有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时,朱有勇做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不再担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行政管理很重要,但我更愿意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科研上!”

2015年,已经60岁的朱有勇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到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扶贫。当朱有勇到达这里时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一进村子就是一股臭气,猪屎、牛粪、肥料、茅草到处都是,水杯、炊具上落满了苍蝇,人们住的还是四处漏风的篱笆房、茅草屋,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里的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

朱有勇

朱有勇心里五味杂陈,他对同行的博士生们说:“这里这么穷,怪我们这些人没有深入下来,没有真正地来为老百姓做些事情!老百姓享受不到你的研究成果,作为院士,这就是失职!”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一贯立场,提出“四个重要”的新论断,作出“自己人”的新表述,明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表达了党中央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大的信心和动力。当前,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引领民营经济走向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马铃薯盘活了冬闲田,让老百姓的腰包一年就鼓了起来,可朱有勇又“盘算”起了这里广袤的松林!在朱有勇众多的科研技术中,有一项“林下种植三七”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不用一颗农药,就解决三七容易生病,无法连续种植多年的难题。

朱有勇掏心掏肺地对所有人说:“党和政府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俸禄’,我们科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所有老百姓受益吗?”朱有勇定下了一个规矩,谁都不许利用他的技术成果谋取个人利益!他常常说:“我自己是农民出身,我也一直是一个农民。跟金钱与地位比起来,让农民从科研成果中受益,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两会上吆喝卖土豆,价值10亿专利免费给村民

朱院士招生的门槛只要求一个条件:想不想致富?他的培训班不仅不收费,还管吃管住免费发迷彩服和胶鞋。除了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朱有勇和团队还开设了冬早蔬菜、茶叶种植、林业班、猪牛养殖班等前后共计24个技能班,培训了1500多名乡土人才。

老百姓的马铃薯丰收了,朱有勇又身先士卒,只要有机会,就不遗余力地“吆喝”起来。2018年3月,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朱有勇把老乡种出来的土豆吆喝到了人民大会堂,向全国的媒体展示。他举着一颗2公斤的土豆兴奋地说:“这是开春之后,全中国最先上市的新鲜土豆。这个季节北京吃到的土豆丝,5盘里有4盘是我们的土豆做的。”

为保证村民脱贫不返贫,朱有勇决定开办技能培训班,由院士专家亲自给老百姓上课,手把手地现场演示,手把手地在农田里教学。

朱有勇跟老百姓算了一笔账:这个季节的土豆价格最好,1公斤能卖3块多,1亩地就能纯赚5000块钱,种1亩就能脱贫,种两亩就能奔小康!老百姓这下明白了,原来这“院士”就是“财神”啊!

2.2 手术前后疗效指标的对比 结果(表1)表明:与术前相比,术后4周IPSS、QOL评分、Qmax、PVR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三七是名贵中药材,尤其是无农药的天然有机三七,市场价格很高,曾有企业开出10亿人民币的高价,要买他的这项技术,却被他严词拒绝了。可朱有勇几乎没有多想,就决定把这项耗尽十年心血的科研成果,这项价值数亿元的巨大财富,免费让给当地的贫困百姓!

甲状腺癌分为分化型癌与未分化型癌,乳头状癌、髓样癌与滤泡癌均属于分化型癌。本结果显示,不同病理分型的甲状腺癌VI值无明显差异,同时肿瘤直径也对VI值无明显影响,但随着甲状腺癌TNM分期的增加,VI值增加,提示VI值大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肿瘤新生血管的管壁薄、结构不完整,所以肿瘤细胞很容易穿透血管壁向远处转移[11]。本结果显示,伴有淋巴结转移的VI值明显大于无淋巴结转移。而有研究表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是术后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提示VI值越大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越高[12]。

收1500个农民当学生,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

法院认为,根据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与网络有关的服务或产品应当和平共存,产品或服务提供者不应干扰竞争对手的业务,也不能干涉最终用户的选择。这种干扰只有在出于保护公益的必要时才被允许。此案中,法院认为,奇虎公司的警告标识干扰了百度公司的搜索引擎服务,明显违反了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既不合法也不必要。同时,法院认为奇虎公司在公共利益与网络安全的幌子下,将警告标识设置在百度搜索结果上,最终目的其实是推广自己的互联网浏览器。

2017年,朱有勇在蒿枝坝村开起了马铃薯种植培训班。62岁的朱有勇常常是俯下身、半蹲半跪在土地上,手把手地教大家种冬季马铃薯。马正发是冬季马铃薯班的第一届学员,2018年,他种了10亩冬季马铃薯,10亩地的收成竟然卖了7万元。富起来的马正发让所有人都兴奋不已,村里33户人家,有31户都跟着种了冬季马铃薯。

朱有勇一次次走进田间地头,拄着棍子到深山密林开展实地调研。他在村里租了一块地,带着团队一起种起了马铃薯。转眼3个多月过去,土豆采挖的时候,农民从来没见过土豆能长出这么多、个头儿这么大。

有人问:“院士教农民是不是大材小用?”朱有勇摆摆手,笑着说:“这些老乡比大学生、研究生学得认真。我搞了一辈子农业,来扶贫就都用上了。看着自己科研成果长得漫山遍野,看着乡亲们富了、笑了,我这心里是真的高兴、真的满足!”

1.3 观察指标 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肺泡SIRT6含量、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记录两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PaO2/FiO2及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分析SIRT6与炎症因子及动脉血气指标的相关性。

最让朱有勇温暖的是,每天早晨跑回来,他的门上总是挂着煮熟的鸡蛋、玉米、红薯等早点。他说:“我受到这样的厚待,就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把我们的技术好好教给他们,让他们富起来,日子好起来,回报他们的爱!”

朱有勇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打赢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还有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把汗水洒在了田野,把论文写在了大地!

今天, 向朱有勇院士和千千万万扎根农村、付出艰辛与汗水的科技工作者致敬!

(来源:时代楷模发布厅)

标签:;  ;  ;  ;  

朱有勇: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