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场域与国家认同关系研究
刘修志
(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5)
摘 要: 围绕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场域的特点及社会影响因素,分别从民族认同度、文化认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教育活动经历丰富度、师生互动度等五个维度考察,以影响受教者、教育者、管理者,形成教育新文化,并对本科学生的教育场域和国家认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此展现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培养状况。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场域;国家认同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国家认同研究,将其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但是纵观已有研究,对于国家认同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场域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比较少[1]。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场域能够体现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实质性对策,可为各高校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教育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料和新的工作思路。通过对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场域现状的调查分析,旨在客观展示当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培养状况,为提升国家认同教育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践指导。
在 2018 年厅直属机关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马奇) ....................................................................................3-7
一、教育场域和国家认同的理论阐释
根据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论述:“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2](133~134)这种关系是独立于行动者意志的客观存在,又与行动者所处位置、掌握的资本和行动者的禀赋及其采取的策略有关[2](146)。与场域范畴一致,学校教育整体上也是一个关系性范畴。根据场域的定义,可以尝试这样界定教育场域,即教育场域是学校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多元位置之间存在的多元关系网络,是无形与有形的整体集合,是各种力量的不断重组。教育场域中的受教者、教育者、管理者作为实体性教育要素,其存在状态并不是零散的、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确证于彼此间结成的客观关系网络中[3]。
柑橘缺硼症状:缺硼初期新梢叶出现水浸状斑点,叶片变形,叶脉发黄增粗,叶片向后弯曲,叶背有黄色水渍状斑点,老叶失去光泽,严重的主、侧脉木栓化破裂,叶片容易脱落。幼果在缺硼初期出现乳白色微凸小斑,严重时出现下陷的黑斑,落果现象严重。残留的果实小,坚硬,果面有赤褐色疤斑,果皮厚畸形,果汁少,种子败育,果肉干瘪而无味。叶片黄化枯梢,开始时顶端叶片黄化,秃枝枯梢,老叶变厚变脆,叶脉变粗木栓化,表皮爆裂,树势衰弱,坐果稀少,果实内汁囊萎缩发育不良,渣多汁少,果心棕褐色胶斑,严重时果肉消失,果皮增厚、皱缩,形小坚硬如石。
高校作为思想活跃群体的集中区域,各种思想观点在这里交汇,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同时,高校也是各种思潮和境外势力进行渗透的重要目标,如若不良思想观念达到扭曲受教者意识形态的目的,进而形成一种不良的教育氛围,从而影响到每一个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个体将会掌握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话语权,如果他们的意识形态符合分裂分子的预期,那么,在这种扭曲的意识形态氛围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必然会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全过程的研究,正是以教育场域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影响受教者、教育者、管理者的因素和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现有教育体系的特点,旨在有的放矢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进而解决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教育管理和国家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结合现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调研的相关成果,参考边疆研究成果,以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4],通过现场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结合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经历、教育认同度、民族认同度、受教育心理满意指数、汉语言水平、生源地、年级、性别、民族、父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出现的实际问题,分析教育场域和国家认同问题,并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一种教育场域与国家认同关系结构新模型。对教育场域问题和国家认同问题相关维度的分析主要是内部影响因素分析和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民族认同度、文化认同度、师生互动度、校园环境支持度、教育活动经历丰富度五项维度,外部影响因素主要考虑的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学科、学科属性和学生生源地等。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
费孝通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中提出,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8]。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和政治认同,实际上也是多元一体理念构建和确立的过程。通过构建多元一体的校园文化场域,达到加强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的目的。
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缺乏管理,易造成预算编制的不科学不合理,出现多预算或者少预算情况,同时,也容易造成资金去向不明,其对于人民而言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一)内地高校教育场域的总体状况
如表3所示,在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中,民族、年级、性别、生源地这几项自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出不能拒绝系数为0的原假设,由此可知,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年级、性别、生源地等因素的相关性不大。因而,对结构模型再次修正,渐渐消除不明显变量,最终获得以下结构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 1:五项维度的概述性统计分布
记则W(0,T)是一个Hilbert空间,具有范数[9]‖w‖W=‖w‖L2(0,T;H1(Ω))+‖wt‖L2(0,T;H1(Ω)).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总体状况
根据表2,受访大学生各维度的得分都在均值水平3分以上。其中,“全国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我所在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执行情况”这三项的分值相对更为突出,分别为4.07、3.96、3.89,说明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十分强烈。相对来说,“毕业后留在内地的意愿”与“目前的就业状况”不明显,说明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选择内地就业的期望值和满意度均不高,不排除受当前整体就业压力较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表 2:国家认同各指标描述性统计
国家认同是国家意识形态领域重要的评价指标,也是衡量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领域积累的最终检验,对于改进和完善现代大学教育制度和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根据调研情况,我们设置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执行情况”,“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执行情况”,“你是否经常会有被剥夺感与不公平感”等评价指标。根据内地高校及民族地区对于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干部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调研中设置了“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执行情况”等评价指标。为了进一步考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落实情况,我们设计了“全国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我所在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坚决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等评价指标。最后,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设计了“毕业后留在内地的意愿”等评价指标。调研情况详情见表2。
(三)高校教育场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比较
表 3:教育场域与国家认同关系的结构模型及估值情况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将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作为因变量,高校教育场域的五项维度(表1所示)作为自变量,同时考虑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别、年级、民族、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出表3,从而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其中,表3中的性别、年级等对应的非标准化系数B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变量前的权重,而常量所对应的非标准化系数B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常数,由此得到影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国家认同的结构模型及各参数的估值情况。
表1为样本经过统计分布后得出的各项维度的均值、标准差、极大值、极小值。内地高校教育场域五个维度得分之和的平均分为3.136,说明高校教育场域的总体水平处于中上等,表明当前高校育人体系质量总体良好,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根据表1,除“文化认同度”和“师生互动度”之外,其他三个维度的均值都在3分以上,其中“民族认同度”的均值为3.52,是五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说明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是本民族成员”[注]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问卷设计情况,进行数据采集时,我们将“民族认同”解释为“本民族认同”,以此与中华民族认同进行比较,主要调查本民族身份与中华民族在学生内心首先认可的位置关系。 。
本次问卷使用五级量表,用五点法将分数由1分至5分计入,均值水平为3分,详见表1。
表 4:修正后的教育场域与国家认同关系的结构模型估值情况
如表4所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父母受教育程度”“民族认同度”“文化认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教育活动经历丰富度”和“师生互动度”这几项比较突出,说明这几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影响显著。在本研究中,教育场域的五个维度对国家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部因素中“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标准系数为0.161,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国家认同具有正向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度”对国家认同影响最大。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基本现状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少数民族群体,其数量虽少,但是已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7],是维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关键。鉴于教育场域与国家认同的正相关关系,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场域的支持和培育力度,通过教育场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使其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从而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时俱进地完善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关的政策制度,切实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学生通过内高班、预科班、内地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学习,能够更好地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学业的发展和能力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二是要加大教育投入。尤其要加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关工作的投入力度,促进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三是要加强人才建设。通过提升待遇、解决民生问题等方式吸引民族学等专业的少数民族人才在内地高校从事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关工作,同时,通过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留校任教等方式,促进各民族相互沟通,使教育资源达到有效共享。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具有政治敏感性强、政策性强的特点,具有特殊的复杂性[5]。高校能否正确认识和引导国家认同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能否挫败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场域与其国家认同度息息相关,它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不可或缺的内容,应引起高度重视[6](99)。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受教育场域中的“民族认同度”“文化认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教育活动经历丰富度”“师生互动度”“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较深。同时,以上各因子对国家认同度的具体影响又各不相同,其中,“民族认同度”和“教育活动经历丰富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度影响较大[4]。
四、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场域的支持和培育力度
根据调查结果和访谈情况,受访学生均认可自己的国家公民身份,且绝大部分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强于民族认同。大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大学生的教育活动经历丰富度、高校师生互动度与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成正相关。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越高。当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都较低时,母亲的影响力高于父亲;当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时,父亲的影响力高于母亲。年级越高,学生的国家认同度越高。不同年级学生的国家认同情况略有差异:大一学生的国家认同度较高,但认同水平不高且不坚定;大二学生因高校教育场域或其他因素影响,存在国家认同度降低的风险;大三、大四学生的甄别能力和判断能力有所提升,国家认同度呈强化趋势。教育环境适应能力越强,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国家认同度越高。在受访学生中,75.8%的学生认为能够很快适应内地的学习和生活,9.1%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均来自其中,来自内地高中班的学生适应力明显高于边疆高考学生。师生互动度越高,学生的国家认同度越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亲密度达72.7%,低于与本民族同学的关系亲密度,高于与汉族同学和其他少数民族同学的关系亲密度。
(二)构建“多元一体”校园文化场域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总体来看,高校教育场域是重要影响因素。在本次调研中,共发放问卷850份,分别对46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期了解教育场域的现状;结合访谈,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场域和国家认同的总体特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旨在研究内地高校教育场域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机制。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不应是直截了当地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学生在活动汇总得到经验和知识。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而且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立足书本,进行层层递进地观察、实验,收集和分析证据,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创新意识。
一是通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高教育活动经历丰富度。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及各民族高校均已充分开展与民族问题有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内地高校与此有关的课程开设较少,如《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等课程。完善与民族政策等知识相关的通识课程,有利于各民族大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提高对国家的认同感。同时,应鼓励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加强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同时,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存在感和支持度。利用各民族传统节日,举办民族特色活动,师生共同庆祝,有利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存在感;加强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完整认知,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从而加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认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促进学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三是通过切实有效的沟通,提高师生互动度。通过谈心谈话制度、座谈会制度等,使高校教师走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让更多教师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的人文关怀,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理念,从而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进一步,通过对2017年不同读者实际参与采访工作的程度进行初步分析,得到如图1所示的结果。由图可知,研究生读者对采访工作的参与程度与借阅需求极度不对称(荐购书目册次与借阅册次比值小于0.05);由于我馆采访模式的设置,教职工对采访工作的参与程度较高;本专科生与全英语实验班的参与程度处于较低水平。
(三)重视高校教育大众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问题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尤其值得重视,来自边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既存在普遍的心理问题,又存在民族宗教及远离民族地区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但从以往的多数心理辅导案例看,将逃课、厌学、思乡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内地普通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同质性处理,容易忽略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导致心理访谈效果不明显、心理治疗不理想。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复杂多变,个人情感孤立和民族身份认同加强,加之强烈的失落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自豪感和自卑感交叉互现、高收费产生的心理压力、就业压力等,使学生对前途命运感到渺茫。当一些分裂思想或极端思想通过新媒体等形式主动接近他们时,很可能就会“捕获”他们。为此,一方面,需要从建立自信心角度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展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其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必须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切身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总之,“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是个系统工程,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为大学生国家认同提供了客观的外在环境,要使大学生对国家认同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必须通过学校教育、主体素质的提高和认同实践等一系列的因素共同促进”[9]。
参考文献:
[1] 崔明德.高度重视东部沿海地区民族问题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2]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4] 刘成有.复合型民族与身份认同[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5] 刘修志,段志国,朱秀平,贾涵.高校统战与校园信仰问题研究[J].文化学刊,2016(4).
[6] 周平.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7] 朱宏胜.从关注到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7(9).
[8]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9] 杜兰晓.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 Field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Ethnic Students in Mainland Universities
LIU Xiu-zhi
(Institute of Ethnic Studies,Yantai University,Yantai 264005,China)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ducational field of ethnic students in mainland China,in this paper,the author investigates from five dimensions:national identity,cultural identity,support of campus environment,experience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in order to influence the educated,educators and managers,form a new culture of education,and influence the educational field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undergraduates.The factor carries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in order to show the actual training situation of the ethnic students in the Mainland.
Key words :Ethnic Students;Educational Field;National Identity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6627( 2019) 03-0171-06
收稿日期: 2019-03-10
基金项目: 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移动互联网下高校共青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模式探究”(2017LX139);烟台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高校宗教渗透防范和快速反应机制研究”(DJ2017031714)
作者简介: 刘修志(1985-),男,山东烟台人,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民族宗教政策研究。
【责任编辑海晓红】
标签:少数民族大学生论文; 教育场域论文; 国家认同论文; 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