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测量定位和放线控制的研究论文_张静1,李俞萱2

关于工程测量定位和放线控制的研究论文_张静1,李俞萱2

摘要:工程测量定位和放样精度会对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测量放样的成果也要做到准确无误。在具体工程测量过程中,需要建立合适的控制网,并选择适宜的放样方法,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以此来提高测量放样成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工程测量;定位;放线;控制要点

在建筑工程不断扩张之下,工程的测量定位及放线控制工作突显出其重要性和意义,测量定位及放线控制的精度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速度而言,有极为重要的保障性功能和前提,实现对工程测量定位放线的误差控制,从而确保工程测量定位和放线的精准、快速,从而为建筑工程奠定基础。

1建筑工程测量定位及放线工作流程分析

1.1测量放线的前期准备

1)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在测量放线的准备工作中,首先就要全面领会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要认真研究图纸,获悉建筑工程的具体尺寸、施工要求、相邻关系等,比较总平面图的设计坐标与建设单位给定的已知坐标,形成测量放线的整体思路,然后,要对比拟建建筑物平面图与施工总平面图,获悉其轴线尺寸及位置关系,从而明确拟建建筑物的定位坐标。对比并校对拟建建筑的建筑平面图与基础结构施工图的轴线尺寸,发现其中的偏差,合理确定基础外边线尺寸及其位置。2)现场勘察与场地平整工作。在测量定位放线施工之前,还要做好现场勘察与场地平整工作,要根据已知坐标,确定拟建建筑的大体区域,并对施工场地进行预先平整和清理,为施工做好准备。3)做好仪器的校正及资料准备工作。在测量定位放线施工之前,要确保测量仪器精准,就需要做好仪器的前期校正工作,并做好仪器台账的资料记录与整理工作。

1.2建筑工程的定位与放线

1)定位施工。拟建建筑的外墙轴线交点可以作为基础开挖和细部放线的依据,定位施工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有:(1)根据与既有建筑的关系定位。拟建建筑与附近既有的建筑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要计算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数据,以此为定位依据和参考。(2)根据建筑方格网定位。要做好建筑方格网,将拟建建筑的坐标值与建筑方格网点的相关坐标值相对比、计算和分析,采用直角坐标法,实现对拟建建筑物的定位。对于曲线定位放样而言,主要是圆曲线及回旋曲线的放样,在放样时可以采用圆曲线公式实现对坐标的计算。2)放线施工。这是在拟建建筑物的坐标定位之后,用墨线弹出拟建建筑物的主轴线,并依次确定其他各条轴线及梁柱控制线。具体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有:(1)引桩。这是由于定位坐标极有可能受到基坑开挖、现场规划等因素的破坏性影响,为了避免这种现象,需要在基坑开挖之前预先将定位坐标迁移到其他区域,在引桩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与其他车辆、物体发生碰撞;并用混凝土对四周进行加固处理,做好标志;结束之后要确保复合桩点的准确性。(2)龙门板的合理设置。基坑开挖时要在线外约1.5m的位置设定龙门板,使其外侧面与基坑相平行,用水准仪将±0.000m的标高测设于龙门板上,对于室外地坪较低的区域,可以设置-1.0m或-0.5m的标高线。另外,在龙门板上还要做好外墙轴线及基坑外扩边线的标注。

1.3基础工程的轴线控制

基础工程的轴线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槽开挖深度的合理控制。拟建建筑物的基槽开挖深度尤其关键,要加以合理、有效的控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当开挖到基底标高500mm的位置时,要用水准仪设备测设水平的小木桩,使之在基坑坑壁处与标高控制线相平,并加以明显的标记,作为二次基坑开挖的深度标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基坑二次开挖中要采用水准仪设备,实现对施工现场的追踪测设,确保实现对开挖深度的控制。2)基础轴线的测放。基坑开挖完成之后,要实现基础轴线的测放工作,将仪器架设在引桩位置,并使仪器的长边尺寸控制短边尺寸,在放出基础轴线之后要认真复核,检查其是否与原轴线重合。3)实现对基础轴线的校核。对于基础轴线与原轴线不相重合的区域,要进行及时的纠偏,具体的纠正误差的控制内容有:(1)采用三点交会法、三边测距交会法,实现对轴线点位的校正测定;(2)对于测角交会法的定点测量,要选取不同的3个方向作为校核的方向,以测角的后方交会作为定点,确保轮廓点在放样定点之后;(3)方向法,当用仪器实施测站定向时,要后视2个方向,以此校核其与观测方位角是否相符。

1.4主体结构的轴线控制

1.4.1吊锤法

将有一定重量的垂球悬吊于楼板或柱顶边缘位置,当垂球的尖部与基础根部的轴线相对准时,确定主体结构的轴线位置,并用削尖的红蓝铅笔标注,这种方法可以循环反复,并由此确定拟建建筑物的轴线尺寸。然而,这种在重力作用下的吊锤法受到外界风力的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同时随着建筑物的层数不断增高,这种方法的误差值逐渐增大,不适宜于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正在被其他方法所替代。

1.4.2经纬仪投测法

这是在相互垂直的建筑物的中部轴线区域,安设经纬仪设备,将经纬仪调平,并与底层轴线点相对准,量取平均值,再将轴线投影测到楼层之中。然而,这种轴线控制方法适宜应用于低于6层的建筑,对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而言,受到投射角度的局限,难以大规模地应用。

1.4.3放线孔留设法

这是利用先进的红外线水准仪设备,将其安设于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预留放线孔位置,将施工楼层对照下层的轴线放出楼层轴线。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放线孔过大,还要注意每层的放线孔定位不宜频繁变动,以免造成轴线尺寸的误差;在放线操作中,务必使红外经纬仪对准最下层的轴线,不能采用逐层控制的方式,以免误差的累积。

2工程测量定位与放线控制的复测

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还要做好定位放线后的复测工作。根据设计图纸来对定点放线进行复核,对实际定点距离尺寸进行校对,主要针对于设计图纸中的坐标数据进行校对,确保位置、尺寸和符号等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对于较为规则的建筑物,实际测量平行面的定点放线,检查对称性。依据设计图来复核定点放线,需要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参数进行检查,确保一致性。一般工程测量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要控制在建筑工程允许的范围之内。在进行复核检查的时候,通过定位控制桩来对建筑物的角点坐标进行数据的核对,观察其数值是否存在建筑工程允许精度范围之内,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要及时进行修改,避免动工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工程测量定点放线的过程中引入水准点,及时的进行定点放线的复测,一般情况需要进行至少两次的往返观测,水准点复测时需要对设计图纸上的每一个数据进行实际数据的对比,这种复测方法可以提高定点放线之间精度,防止由于操作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在进行室外测量记录的时候,应该要不同的观测复核员进行同一个数据的多次复核,这样有利于提高复核数据的准确性。针对原始计算项目,可以采用加法还原检查法、校对公式等方法进行复核,确保工程测量定点误差及时得到纠正和处理。

3结语

总之,工程测量定点放线的工作复杂性和技术性较强,要掌握好各种轴线的放样精度,以达到相关的精度要求。同时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通过对测量定位和放线进行控制,从而提供精准数据,有效地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对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立云,张飞.探讨建筑工程测量定位及放线监测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3(04).

[2]姚春荣.续建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测量定位和控制网布设[J].建筑施工,2010(07).

[3]沈久泊.浅谈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控制方法[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03).

论文作者:张静1,李俞萱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关于工程测量定位和放线控制的研究论文_张静1,李俞萱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