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内在机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科学技术论文,第一生产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B03
一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不同的经济形态。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社会的主导产业不同,对应的占第一位生产力的要素也不同。在社会生产力系统的运行中,各个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生产力发展到某一个历史阶段,总有一个要素的发展优于其他要素而凸现并起主导作用,从而成为那个时代生产力的特征。显而易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构成中,在社会生产力的运行过程中,往往有一个因素起主导的作用,在生产力构成中处于首要地位,成为那个时代的第一生产力。
在古代,人们主要从事狩猎、农牧业、手工业,以人类的体力为主、利用畜力和简单的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活动。这个时期始初是以利用天然资源为标志,如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猎物、渔产、森林、煤炭……劳动者不需要有很多的劳动经验和知识、技能,生产工具极其简陋粗糙。原始的生产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生存的自然环境、与劳动者发生物质关系的劳动对象,人们只能被动地适应生存环境。因此,人们的生存环境,与劳动者发生物质关系的劳动对象则成为那时生产力状况的决定因素。尔后经历了游牧经济和农业经济的漫长年代,社会生产力从人类原始的简单适应生存环境向制造和应用生产工具过渡,从石器、铜器向铁器过渡,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也就发生演变。但无论如何,科学技术尚未成为一种主要因素,与生产力联系不大,对其影响甚微。到了17-19世纪,机器体系逐渐取代手工工具在劳动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区别在于机器体系是由发动机、传动机和工作机组成,摆脱了手工工具所受到的人的自然器官限制。尽管机器大工业把科学变成独立的力量,变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然而无论是蒸汽时代(18世纪中叶19世纪下半叶)还是电力时代(19世纪70年代本世纪40年代),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机器。科学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逐渐透到生产力各要素之中,成为构成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生产力系统中尚未占据主导地位。因而,机器体系(或近代机器生产力)是这个时期生产力的标志。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人类的远古时期,有没有生产劳动?当然有。但有没有科学技术?那就说不上了,大概只是生产劳动的经验而已。西方世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了科学。到18世纪后期,开始出现机器。大名鼎鼎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瓦特不是科学家,只是一位有经验而聪明的技师。那时虽有科学,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不密切。一直到上个世纪后半期才有新变化,技术与科学发生较密切关系。大概在100年前,才有了培养高级的大学程度的工程师学校。从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出,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可能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来考虑。”(注:钱学森:“我对科学事业的一点思考”,《真理的追求》,1995年第5期。)在近代工业经济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公式可表述为:社会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其他生产力要素相比较,并无特殊的地位,它们之间表现为算术的累加关系。
二
自20世纪40年代,尤其是70-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使当代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科学技术的作用,使得社会生产力既不是以自然力作为首要构成因素,也不是以工具所使用的材料为主要标志,而是能源(机器动力的使用)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各要素,包括劳动管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最终成为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工业经济社会,人们普遍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公式应当是:社会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管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与其他要素表现为几何乘积的关系。
首先,社会经济越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越提高,要求劳动者的智能支出就越高,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科学技术的作用也就越大。因此,邓小平说:“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7页。)所以,通过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知识素质和劳动技能,从而可使科学技术转成为直接生产力。其次,生产工具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科学知识的物质存在形式,是物化的智力。科学经由劳动资料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就是以技术为中间环节,把科学理论用于改革生产工具,并研制出新的生产工具。社会的劳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无疑是以生产工具的革新为标志的,而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设备都是科学技术物化的结果,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都是由那个时期科学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生产工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劳动资料体系。由于控制论、微电学、信息论的发展,导致传统的机器体系由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三个基本环节加入新的环节——由电子计算机组成的控制机,使机器体系达到高度自动化水平。应用科学技术创造的机器体系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替代了人的体力劳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人的脑力劳动,生产工具已经由过去的“手的延伸”发展到现在的“脑的扩展”。这一切不能不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再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人们对劳动对象的认识和利用也不断地发生深刻变化。通过科学技术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结构、功能,也扩大了它的范围。到了现代化生产时代,对于劳动对象,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物,也无论是在地面还是深入地壳、海洋,都得到极大的扩展。材料是物质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一种新材料的产生,可以引起生产工艺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20世纪以来创造了许多用途广泛、性能特殊的新型材料,如合成橡胶、塑料、化纤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稀有金属、稀土元素等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陶瓷、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钢、金属陶瓷待复合材料等。最后,现代管理是现代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生产管理是科学”(注:张巨青:《邓小平科技思想与教育思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力地促使管理现代化,为建立严密的生产组织形式和自动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从而在生产力系统中*
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系统工程、运筹学、控制论等理论的建立,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充分地应用于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
从以上四方面可以看出,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随之发生变化。从劳动者的素质来看,经历“劳动型—文化型—科技型”的转型;从劳动工具来看,经过“动力机—自动机—智能机”的变革;从劳动对象来看,通过“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合成材料”的”的演变;从生产管理来看,发生“经济管理—科学管理—自动化管理”的转化。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先导作用。由于科技的进步,才使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工具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劳动对象范围不断拓展,使生产管理现代化。总而言之,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构成中,起全方位的制约作用,占居首要的地位。
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早在40年代就有“二要素说”与“三要素说”之争,即在生产力构成要素中除了劳动者、劳动资料这两个要素之外,是否还包括劳动对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越来越复杂,这表明构成社会生产力的要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要素分属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早已超出“二要素说”或“三要素说”所能容纳的范围。
有的学者认为,生产力是一个系统。按照表现形态划分,包括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智能性要素(即科学技术和教育)、运筹性要素(包括分工、协作、管理等)。这是生产力系统的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处要素的组合。科学技术不仅构成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实现性要素、智能性要素、运筹性要素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可以用公式描述为: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注:严家栋主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
也有学者认为,生产力的公式应当是: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教育+信息+管理]×科技。这种观点认为,按生产力的存在形式和结构功能,可以将现代生产力划分为:(1)载荷型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实体性因素;(2)强化型因素(亦称附着性或渗透性因素),专指科学;(3)媒介型因素,包括技术、教育和信息三因素;(4)运转型因素,专指生产管理。以上四类因素,第一类属“硬件”,后三类都属“软件”,“硬件”是生产力系统的物质基础,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其生产能力也就限定了。然而这一定的生产能能否充分发挥,能否提高、改善,就取决于“软件”了。(注:严家栋主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有的学者把生产力系统分为实体性因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非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教育、信息、生产管理)。(注:唐元虎主编:《生产力系统理论与应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1年。)
有的学者分析,现代生产力系统其要素有九个:劳动者、生产工具、能源设施、基础设施、材料、科学技术、生产信息、现代教育、生产管理,将其分为实体性要素、附着性或渗透性要素、运行性要素三个层次。(注:薛永应:《生产力经济学纲要》,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4~24页。)
有的学者主张,生产力系统要素应该包括四类: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运筹性综合性要素(经济管理、分工、协作等)、渗透性要素(主要指各种自然科学)、准备性要素(主要指教育)。而生产技术已经包括在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之中了,不必单列。(注:赵家祥:《唯物史观的核心与当代现实》,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20页。)
还有学者把生产力系统构成要素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类。硬件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及能源、运输和信息系统等生产力的基础结构;软件包括技术知识、管理方法、劳动者的素质和才能等。(注:熊映梧:《生产力经济学原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篇。)
也有学者把生产力系统分为直接劳动、自然科技、科学教育、自然管理几个子系统,同属中观层次,每个子系统又名包括三要素,直接劳动包括直接劳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自然科技包括科技人员;科学手段、科技对象,等等,属于微观层次。(注:陈爱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法论理解”,《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上述见解,从不同视角试图准确、完整地刻划社会生产力的构成,都有其合理性。但是,似乎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有的公式将能源设施、基础设施、教育等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似乎不妥当。能源设施、基础设施属于以工具为标志的劳动资料,而教育按其功能、目标,应把教育放在科学技术之列。
有的公式把分属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层次功能的要素放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而不是从多角度的、放在“多维空间”之中加以分析。
社会生产力的历史发展,折射出作为社会生产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把生产力分解为若干要素,对诸要素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充分认识其内部结构,比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但这还不够。系统不是要素的堆积,而是一个有机的组合。在系统中,任何一个独立的要素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都是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体。而且作为系统的各要素,都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各个要素,在尚未构成系统之前或者从系统中分离出来之后,其功能作用与在系统中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如果社会生产力诸要素是彼此孤立存在,没有联系,还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只有把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才能看出各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的整体功能作用。社会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从古代到近代、现代,再到当代,其结构发生极大的变化,其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因素,也发生根本的变化,从而使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功能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科学技术进步使社会生产力整体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扩大了社会生产力原有功能或者是增加了社会生产力原来没有的功能。科学技术进步引起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系统的改变。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1页。)邓小平在精辟地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这一个基本观点时指出,“历史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7页。)这就是说,作为生产力构成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都是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的。邓小平特别强调了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他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8页。)劳动者比例由直接生产者占多数改变为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占多数;劳动资料结构由机械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劳动对象结构中多数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所替代,等等。这些变化,使社会生产力功能大大提高了。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作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的公式,可以表述为:
现代社会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管理][科学技术]
由此可见,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管理在生产力系统中不是简单的算术累加的组合关系,而是有机的结合,表现为乘数关系,其中某一要素的变化,都对其他要素,至于对整个系统发生质的影响。倘若某一要素丧失(为零),则社会生产力不复存在,其功能亦即为零,换言之,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是必不可缺少的,都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系统发生质的影响,生产力要素之间彼此交错,不能孤立地,更不能截然分开其中每一个要素。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已经不是表现为古代社会的算术增长,也不是表现为近代社会的乘数增长,而是体现出以科学技术为第一位要素的指数增长。由于科学技术的作用,生产力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不可分割,因此,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表现为人与环境以及其中介——劳动工程工具的协调关系,一旦某一要素发生变化,都对其他要素产生质的影响,都必然导致对整个生产力的破坏。这一公式也更好地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协调性。
四
当今正在全世纪蓬勃兴起的知识经济,不仅完全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性,而且充分显示了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远景。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阐释,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指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知识经济源于本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信息技术等高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知识经济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知识并不直接依赖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而是建立在信息产业之上。以科技革命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高科技革命使人类不但在知识总量上迅速增加,而且在获及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方面大大提高,从而使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很短的时间能迅速上升到90%(自1993年以来,美国工业生产增长的45%是由信息产业带动的)。我们可以预见,在21世纪初叶不太长的时间内,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包括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管理科学技术等,将取代纺织、钢铁、石油、运输、汽车等传统工业,成为社会经济产业支柱。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以知识资源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不言而喻,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微电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导致全球经济的增长方式产生根本变革。知识的创造、生产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以高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不仅将成为社会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成为未来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且不断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改变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
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系统的其他构成要素融合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避免为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得最大利润而破坏生态平衡、环境效益,真正做到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并开发新资源以取代稀缺资源,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正因为如此,到了21世纪,更能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表达式是:
社会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管理][信息(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