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小学 713800
摘 要:学困生在每个班级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又是多种多样的。除少数是由于智力和生理缺陷外,大多数学困生的形成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因素造成的。其实,如果我们多亲近他们,多理解、关心他们,多与他们的心灵息息相通,那么在他们身上我们依然能发现许多可爱之处和智慧的闪光点。
关键词:学困生 自尊心 自信心
一、尊重学困生,不伤害其自尊心
学困生的自尊心比较强,也极其敏感。他们对人多疑,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会引起他们极度的关注。因此,我在做学困生的思想工作时,十分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爱护他们的。我带的班上有一位同学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我批评过他好几次,但收效甚微。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位同学喜欢劳动,而且做事很认真,于是就把他任命为数学科代表,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做一名科代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按时完成作业,按时把作业收起来、发下去。但我相信你会为大家服务好,做一名优秀的科代表,对吗?”他高兴地点了点头,从此他早上总是按时把作业收起来,下午发下去,不仅改掉了不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一味地进行表扬,对他们所犯的错误不加批评,而是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批评的场合,尽量不对他们讽刺挖苦或体罚,不在公共场合进行批评,一般单独进行指点,使他们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二、用爱来铸造后进生的灵魂
爱,是人的一种本能的需要,同时,爱也是一种教育,爱更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的灵魂。教师应像母亲疼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像医生精心护理病人那样,特别关爱他们,把整个的心灵献给他们。
三、坚定“信心”,树立“恒心”与“耐心”
比如,我班刘某数学很差,成绩很不理想,我把他母亲请来,对他母亲说这孩子特别聪明,就是不用心,上了数学课,他不肯专心听。他的母亲也说不出什么来,只是从学校离开时对我说,老师你把他管严,不听话了你就尽管教育他。我知道我的教育方法,尽管家长这样说,可我们教师是不能这样做的。第二天我把刘某叫来,我说:“刘某,你知道老师为什么叫你?”他说:“我不喜欢上数学课。”我说:“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也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老师相信你在数学课堂上,能专心地听老师讲课,你愿意这样做吗?”刘某低头想了一会儿,然后望着我说:“老师,我愿意。”第二天数学课时,我非常注意他的表现,开始提问时我首先提问了他,结果他能对答如流,这时我连忙给予表扬,从此以后他都有所进步。每天下午放学后,我把他留十几分钟进行课外辅导,再加上课堂我也很关心他,教他从头学起,问他什么地方不懂,就及时辅导。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数学成绩由原来的不及格,提升到了七十多分,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了,常常主动请教我一些不懂的问题,放学回家的路上,只要碰到我就会跑过来问我。
四、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全面发展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有自己的喜好和憎恨。因此,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应该从客观、现实的角度去考虑,尊重个性,不搞一刀切,在纪律许可的范围内,允许个性和创新的发展。做学困生的工作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而不能把教育者自认为正确方式、方法强加到学生的身上,这样就会扼杀个性和创新,同时也会加大师生间的裂痕。再者,如果别人非让我们教师用自己不喜欢的方式去干某件事情,我们自己能否从思想上接受呢?所以,尽管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的目的是好的,也应该充分注意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只要不违反纪律,应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强求每个学生都按照教师的方式、方法去做,允许学生自我发挥,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他们就容易接受,自然就会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用自己乐意的方式、方法去把事情干好,学困生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事实也是如此,有的教师认为是一个很难教的学生,而在别的教师那里却表现良好。
五、与家长沟通,共同努力
没有不望子成龙的家长,只是因为知识、观念、方法等素质差别使得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大不相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负面影响使得有些家长对“爱学习”和“做生意”之间的联系认识不清,甚至觉得它们之间根本就没什么关系;再加上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认为他们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材料,只盼着他们将来能打工做生意就可以了;又觉得他们年龄还小,放在家里不放心,到学校最起码有人看着照顾着,把我们教师当保母。他们把做生意的错误思想从小就灌输给孩子,因此,这些学生到校不是抄作业,就是称王称霸,不遵守纪律,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针对上述这些家长的心理特点,需要先说服家长,让家长开通思想,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配合教师共同做好帮助学生的工作,达到转变的目的。我每学期除了进行定期家访外,还要有计划地召开家长会,各位家长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成功经验,借鉴好的方法。帮助缺乏家教知识的学困生家长了解有关的基本常识,创造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围,为学困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改正自我、超越自我的家庭环境。
总之,学困生的转变方法很多,只要我们从“爱”出发,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积极地引导,用“爱”的甘泉去灌溉这株枯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枯苗也会复苏,也会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论文作者:陈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学困生论文; 作业论文; 家长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方法论文; 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