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要限定在教材之内论文_李长发

语文教学不要限定在教材之内论文_李长发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花中学 136500

初中语文教学不要限定在教材之内,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语文教学要拓展延伸。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因此,在拓展延伸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优秀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进行拓展延伸,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拓展延伸,并且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学习才可能有激情,课堂才可能有效率。我在讲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先后给学生播放了腾格尔的《父亲》和刘和刚的《父亲》这两首歌,让学生在学课文之前通过音乐去感知父母在孩子心中应有的形象。音乐停止时我分明看到部分同学的眼里泪花在打转,接着我又用比较舒缓的语气给学生读了这篇浸润着浓浓父爱的文章。那堂课学生听得格外认真,我讲得也格外卖力,师生之间的互动也相当成功,以至于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没有听到。

人文性是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之一,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也应该具有较强的人文意识,不仅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并且需要通过有效的拓展延伸,对学生的人文熏陶进行加强,以此来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情感与态度,并且帮助初中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个性。例如,在《我的母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作者对具体事例的回忆,回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关心以及与家人和睦相处的过程,从而展示了母亲的宽容与善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延伸,回忆自己与母亲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并且讲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就能够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对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感进行领悟、体验与感受,通过有效的课外拓展延伸,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熏陶,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中学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课文,涉及文学、艺术、美学、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领域,有较强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教师可利用录音、幻灯、投影、多媒体等教学设施的辅助,营造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通过多次放录音,让学生深味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等等,这对学生人格、道德、思想的形成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又如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可播电影《上甘岭》部分镜头,在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可播放《渡江侦察记》中的部分镜头,这样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更多的语文材料,在大量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的规律。”科学文化素质就语文来说,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传授语文知识时,能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我们不仅可以播放朗读录音,而且可以制作若干张投影胶片,分别将醉翁亭、欧阳修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将欧阳修的个人资料、专家评点及他的《丰乐亭记》加以展示,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至于课文的结构提纲也可利用投影加以展示。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主要是指读写听说能力,可以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1)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在传授辩论知识时,我们可播放“国际大专院校辩论赛”的部分片断,在学生掌握知识后,拟题搞模拟辩论赛;在教学某个成语知识时,可播放中央电视台“东方小故事”栏目中的相关片断,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灵活运用。(2)在作文教学上,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利用幻灯、投影等进行看图作文要比传统的挂图作文效果更好。可先让学生看画面,边观察边思考,要求学生先口头作文,然后用文字记下来。除了看图作文外,还可以让学生听音乐写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借助录音录像媒体,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活。如教学《沁园春·雪》一词,我先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想,使他们驰骋想象,联想词中壮丽的北国风光、作者豪迈的情怀。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词中的美,进入了词中的艺术境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延伸策略,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理念。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充分进行拓展延伸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其语文素养。但语文教学的延伸要不脱离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拓展延伸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拓展活动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大胆想象,让学生以研究者身份来积极主动进行拓展阅读。(2)和谐性原则。在初中语文拓展延伸教学中,应该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和蔼、亲切、自然地与学生沟通交流,促使学生主动动手、动脑,使教学过程具有动态性与开放性特点,通过生动、简明的教学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渲染课堂气氛。(3)质疑性原则。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初中语文拓展延伸教学中运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对语文课文的阅读,思维处于质疑状态,敢于挑战教材,向课文拓展延伸,从而提出新的看法或观点。

论文作者:李长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不要限定在教材之内论文_李长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