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我国学校继续办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五年一贯制论文

15年来我国学校继续办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五年一贯制论文

十五年一贯制学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五年论文,对策论文,现状论文,学校论文,一贯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3)12-0011-05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的、发展的过程,因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教育应该是连贯的且不可分割的。但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不同学段有互相割裂现象,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1]对于十五年一贯制学校,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已经做了一些尝试,但时至今日,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办学模式。

       十五年一贯制学校不仅是组织形态的变革,它还通过教育内容的重组、教学方式改革、学习方式的转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入实现基础教育资源优化,让更多的人接受适合其个性特点的教育。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采取十五年一贯制学校组织形式的逻辑起点在于: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学校教育规律,重构学校组织,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探索不同年龄段儿童和青少年在同一个学校文化环境中成人成才的规律和特点。

       一、一贯制学校教育的探索

       一贯制学校是相对于分段式学校而言的,是指对处于一定年龄段的受教育者进行连续而贯通式培养的学校组织与制度,它试图整合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全部学段或其中几个阶段,并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施以整体性教育关照,从而增强教育的稳定性、连续性、灵活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影响、提升教育的效率效能。[2]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仍以分段教育为主,即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自独立地在不同学校对相应年龄段学生实施教育。

       同时,我国也有部分学校在探索一贯制学校教育。北京景山学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探索从小学到高中人才培养的新方法。从1984年秋季开始,北京景山学校初中不再择优招生,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只要达到合格水平,就全部升入本校六年级,取消小学升初中的选优、淘汰制,实行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九年一贯制就是取消小学升初中的选优、淘汰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按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分段安排,即采取“五四”分段学制。根据实践结果来看,它比“六三”学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把小学和初中九年统一安排,有利于探索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它有利于加强小学和初中的衔接,使小学毕业生减少心理压力,较快地适应初中的要求;从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来说,它可节省一个学期左右的复习迎考时间。九年一贯学制改革试验的积极作用在于:第一,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第二,有利于向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三,有利于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健康发展;第四,有利于缩小落后面,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探索为十五年一贯制学校教育提供了借鉴。

       近年来,实施一贯制学校的国家或地区越来越多,其办学模式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是虚拟模式。其以当今网络技术为平台,通过在线网络课程共享的方式使学生完成各学段的学习,即所谓的虚拟学校。它是通过因特网或其他网络方法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提供课程的教育机构[3],以提供在线、合作和自定步调的学习环境满足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即未来社会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结合现代各种技术以在当前和未来的工作中获得成功。美国早期的虚拟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严密的、高水平的课程,如西弗吉尼虚拟学校的创办就是想不受学校规模和地点的限制,通过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课程;二是为了服务于一些偏远地区,如阿拉斯加的虚拟学校;三是为特殊学习群体服务,如为有天赋的学生提供在质量和内容方面与世界上最好的学校相媲美的教育,像得克萨斯的奥斯汀中学计划。[3]

       二是联盟模式。国际文凭学校帮助3-19岁学生分别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段获得智力、个体、情感方面的发展以及如何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得生存、学习和工作的技能。目前分布在146个国家和地区的3680所学校中,共有学生1137000人。它是通过三个水平的课程计划来实现十五年一贯制教育一体化的:“初始学段课程”、“中等学段课程”、“文凭课程”。这类一贯制学校以“加盟”的方式形成一个网络性学校组织。它以互利互惠为基本原则,以一定的契约方式来实现合作。这类学校在空间上没有固定的位置,无法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而且由于其国际性,传统文化的差异也比较大,各段之间的衔接存在诸多困难。

       三是合作共建模式。北大附中西安经开实验学校第二校区是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十五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学校采用合作共建模式,西安经开区管委会提供土地,负责校舍和公寓建设,北大附中选派优秀师资力量从事教学及管理。其目标定位是3-5年内建设成为具有北大附中育人模式的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创建于2003年,是按照“国有联办、委托管理、自主办学”的模式,由海沧区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于2012年创办,2013招生,它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的产物,拟通过十五年一贯制学校模式打造区域基础教育高地。

       四是独立模式。上海建青实验学校的十五年一贯制是在公立学校框架内进行的自主变革,它以先前的“九年一贯制”实验为基础,是基于学制改革而在学校层面实施的全面、综合的整体变革。其重要性在于克服我国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各种积弊,全面落实教育经验;其主要途径是凭借教育实验项目的研究和探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制度创新,彰显教育公平和优势的诉求。[2]其以“不加选择,就近入学”体现教育公平,以“整体教育改革”和“学校管理创新”为着力点,以研究学生为特色探索3-18岁幼儿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培养方法及途径。盐城解放路教育集团也是近期探索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十五年一贯制教育的办学机构,该集团通过地方政府合并一批薄弱学校,同时与北京景山学校联合办学,通过理念、模式、人才和资源共享,形成其独特办学优势,成为当地基础教育的一大亮点。该教育集团秉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普及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4]

       一贯制学校是对传统分段式学校的一种超越,它呈现出连贯性、开放性、复杂性、协同性的特点,在政府、市场和学校之间形成新的三角关系。从宏观上看,它既是对现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也是对基础教育发展潜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从中观上看,它既是学校组织形态的变革,也是学校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从微观上看,它既是不同利益主体博弈规则的重构,也是在利益相关者之间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

       二、一贯制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贯制学校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其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教育管理体制的阻碍

       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对基础教育学校实施管理。然而,政府不是万能的,“任何政府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因为它的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教育问题上,当涉及数以亿计的学生时更是如此”[5]。尽管《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但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绩观和教育观仍然束缚着基础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不同学段无法融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为教育行政管理提供便利。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都提出了初高中的分离,这种分离导向的最初目的是要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及其公平。但从近十余年发展来看,这种分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的均衡和公平问题。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不足,从体制上制约了基础教育学校实施十五年一贯制,导致无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二)教育观念转变的困难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广泛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所倡导的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对于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看到,这种改革的推动作用相当弱,它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教育观念。首先,家长对于教育的预期非常高,希望孩子通过学校教育改变处境、光宗耀祖;同时,多数家长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较少考虑孩子的个性特点,孩子的主动选择能力在家长的压制下变得越来越弱乃至丧失了选择和判断力。其次,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被升学率套牢,也被教育行政部门的“绩效棒”所牵引,失去了主动改革的信心,也没有要创新学校管理的愿望。再次,教师被考试成绩束缚,通过挤占学生的时间(加课)来取得好成绩、赢得地位和声誉,他们以考试作为主要手段促使学生机械地学习。最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是被动的,是外力在推动他们学习,其兴趣、爱好被每天繁重的课业所挤占。不同主体越来越固化的教育观念具有强大的惯性,这使得教育观念的转变困难重重。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路径依赖

       从实施一贯制学校的实践来看,尽管有的学校采用了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这种“部制”管理结构,但在管理制度上大多还是沿袭分段基础教育学校的管理制度,在教学常规管理、德育常规管理、行政管理、教师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学校精神与文化建设管理、学校目标与规划管理等制度方面的融合、衔接和连贯性体现不够。一贯制学校与分段式学校在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师队伍、学生构成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区别,它为不同学段的学生搭建“立交桥”,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新型幼小中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十五年一贯制学校管理制度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还没有针对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在学习内容、知识难度、特色课程等方面形成共同探讨的机制,也没有开发出独具一贯制学校特色的连续课程教材体系。第二,在教学方法上,尚未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而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具有同质性。第三,在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衔接上,没有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米培养他们自主、稳定的学习品质。第四,在行政管理方面,制度仍然以行政手段管理教师,如制度多体现惩与罚,对管理对象的关怀较少,即还没有从科层制下的管理制度体系转向适合一贯制学校办学特点的管理制度体系。如果一贯制学校过度移植分段式学校的管理制度体系,那么其也只能算是把不同阶段学校“集合”在一起形成拼图,而不是“融合”在一起构成整体,这样无法发挥一贯制学校的优势,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性和管理人员的创新性。

       (四)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融入的障碍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是推动一贯制学校发展的利器,它也为一贯制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条件。《教育规划刚要》指出:“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1]现有的一贯制学校并没有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到办学过程中,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现有教师大多无法熟练地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教师难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新近发展起来的网络信息技术。第二,学生无法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在学校管理方面,大多数一贯制学校依旧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学校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学习知识。第三,由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大,很多一贯制学校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让所有师生方便地使用网络基础设施。第四,学校与网络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成本较高,使得一些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受到限制。

       三、十五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改进对策

       十五年一贯制学校是对分段式学校的系统变革,从学校自身发展来看,其包括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制度的变革以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入。

       (一)以先进育人理念引导教育实践,推动各段教育一体化

       教育所带来的主要是精神生产价值。也就是说,教育活动不是要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或技术,而是将加工后的精神产品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接受这种精神产品的过程中是消化式吸收,而不是容器式接收。这需要我们在教育中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立德树人的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德育为先,即“德为才之帅”,它是一个人成才的根基和前提。第二,全面发展,即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三,健全人格,也就是要通过教育启蒙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第四,成人成才,即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发展,使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的学生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人人都能成才。这对分段式学校精英取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

       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主要靠学校和教师。学校要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贯彻这种理念,将其融入学校文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校的管理方式和教师的育人理念。学校应从科层制的刚性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教师应当转变以灌输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树立“学生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十五年一贯制学校的基点是通过连贯性和整体性的办学模式创新,从整体上改变分段式学校培养学生存在的局限,通过“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引导教育实践。

       (二)以制度规范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制度是一种约定成俗的规定,它的生成和重建始终围绕特定领域的变化。斯科特(W.R.Scott)认为,制度包括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以及相关的活动与资源。[6]组织制度的本质在于确立组织内部的游戏规则,它对于学校有限资源的配置和潜在资源的挖掘起到基础性的导向作用。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制度安排,它将“学校”作为自己的本质规定,更加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以此作为构建整个学校制度的法则。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框架下,所有的规则体系都是围绕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来构建,从而更加凸显了教育的独立性和学校的自主性。[7]现代学校制度注重自主管理和全员参与,而且通过借鉴外部力量提升管理能力。当前一些学校引入专家团队参与学校管理,这反映了当今基础教育学校对科学管理的基本诉求。

       十五年一贯制学校比分段式学校更加复杂,其制度体系需要重构。根据上海建青实验学校的经验,学校将改变传统的“小机构”管理方式,实施大部制改革,管理重心放在教学基层组织,弱化职能机构的管理职能,强化其服务职能。此外,十五年一贯制学校把不同阶段教育融合在一起,这需要通过加强内部不同部门、个人之间的协同来提高管理水平。“执行者是以零敲碎打的方式处理问题的,他们倾向于一次抓一件事,并倾向于以已建立的个人图式去处理即时问题。他们不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因为组织的真实性质对执行理性选择是有限制的。组织相当于迷津的隔墙,而总的来说,组织的决策必须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迷津的隔墙。”[8]正是由于行动者的理性及其个体价值取向,十五年一贯制学校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凝聚力量,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三)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目前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所做的关于教与学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如“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等,这些实践已经使基础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很多学校尝试为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这些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但这些改变还是在旧有的技术条件下对教学的改进,并没有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置入当今的教与学过程中。十五年一贯制学校需要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校园。

       在大数据时代,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各种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关键性的平台支撑,它也为十五年一贯制学校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教师来说,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便利,使其共享校内外资源。教师也可以更便利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教学中的问题,从而为教学反思和指导学生提供保障。对于学生来说,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主要帮助他们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习方法;二是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获取学习知识的方法,真正实现“创新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生活在一个变化万千的世界中所必须具备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态度和新价值。“创新性学习”改变了那种应付已知的、重复发生的情境的“维持性学习”,有效地增长了学生智慧。

标签:;  ;  ;  ;  ;  ;  

15年来我国学校继续办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五年一贯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