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PDCA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周云

浅析PDCA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周云

(身份证号码:14051119891109xxxx)

摘要:电力工程是组成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网络和各种电子产品的普遍使用,人们对电力工程的建设和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故需要提高电力工程的工作效率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而PCDA管理模式的逐步使用,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它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更为电力工程的管理和建设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电力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PDCA;管理模式;电力工程

一、PDCA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

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由美国戴明统计学家首先倡导的,因此又称之为戴明循环,是实现高效管理的一种科学的管理程序。在PDCA管理模式中,P代表的是计划(P1an),D代表的是执行(Do),C代表的是检查(Check),A代表的是处理(Action)。计划阶段,即在调查和分析预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项目所有相关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实施计划,并根据计划制定出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执行阶段,即依据计划和实施方案展开具体的工作,并严格对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检查阶段,即在具体的执行中,定期根据相应的计划对具体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处理阶段,即根据检查的结果对实施计划视情况及时作出更加科学的调整,以利于计划的更合理实施;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续的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以上可见,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模式,是循环式的,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不断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同时,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也是动态化的,具有开放性的,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具体的实施效果,灵活作出相应的调整,并非固化的,一旦制定管理计划后,便将管理与实际执行情况相脱离,不能从实际出发作出动态化的调整的管理模式,而是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计划始终与任务的具体执行密切相连,更利于任务的合理执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整个管理过程是科学严谨的,利于管理计划的有效落实,利于管理的高效化。

二、PDCA管理模式的特点

在电力工程中PDCA管理模式具有如下特点:①能够环环相扣并结合带动运转。现在把整个管理工作看成是一个循环,其中每个部门,人员都会有自己独立的循环模式,这样环环相扣并结合可以带动整个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运转。②管理水平上升的趋势。这里所说的管理工作的循环是在一个立体运作范围内进行的循环,一次循环就可以实现一次性解决问题,项目可以推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这样的循环不断推进,整个管理的过程就会日益完善。③广泛应用先进的管理方式。PDCA管理模式总共可以分为4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是借助科学、系统、有效的管理工具对电力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PDCA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3.1计划阶段

3.1.1安全管理

应用PDCA管理模式开展管理工作之时,需要能够积极的发挥出主观能动性,针对将来所可能会出现的状况予以全面性的综合考量,其中主要包含了而对于管理人员的明确、相关技术的具体实施、保障设备的完整性、确保资金与管理方式的可靠性等是否满足于相应的标准要求。

3.1.2质量管理

在计划阶段当中,先要针对电力工程的实际状况开展一定程度的研究工作,而后在此基础之上开展管理网络的建设工作,同时建立起能够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手段,这和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相接近。同时制定出一整套具备有较强针对性同时切实可行的应急解决方案,例如,针对相关工程的决策、建设、运行等环节予以确切的恶化分,而后对于不同环节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予以相应的事前评估。而后依据评估结果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之中加强对于此类问题的关注度,同时采取具体的措施手段予以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执行阶段

3.2.1安全管理

在执行阶段的安全管理极其关键,其对于整体管理过程将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而开展好此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极为必要。针对相关的数据库予以构建并借此来达成电力工程的有效运行及管理。在此环节当中,利用数据库,可将数字化模式针对管理手段的落实状况和电力工程在实际运行之中所发生的各类问题采取准确、及时的记录与存储。同时在存储的过程当中,应当开展本地网络与线上网络的双向存储。从而便能够在今后的数据处理之时快速的寻找到相关的信息内容,同时针对电力工程开展高效化的安全管理。

3.2.2质量管理

在当前现状下,我国大部分的企业依旧应用岗位描述制度。然而此种制度本文就存在有一定的弊端,且主要表现为以个人为中心,同时在人员描述之时各交易出现模糊与重复性的情况。因而需针对此类岗位描述制度予以替代。管理智能表制度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其是采用管理目标作为中心所实现的,而后依据此中心,来针对目标采取针对性的分解和细化。从而也就能够促使每一项管理点便存在有具体的负责人能够与之相对应,针对岗位描述制度之中的模糊及重复性问题能够做到更加有效的处理。

3.2.3进度管理

在执行阶段之中,需针对执行人员、工作岗位、集体责任予以明确。同时还要在遵循这三项原则的基础之上持续性的改进相关的管理措施。

3.3检查及处理阶段

3.3.1安全管理

在PDCA管理模式下,检查阶段和处理阶段通常存在有密切的联系性,因而在开展研究工作之时一般将此两阶段看做一个整体。其中检查阶段和处理阶段的相关工作内容一般为:先对执行阶段之中管理措施的执行状况和电力工程在运行过程之中所发生故障问题后的相关数据予以全面性的整合,同时以此为基础,来达到对于管理措施的高效分析和改进,并借此来保障安全管理的有序开展。

3.3.2质量管理

在检查及处理阶段的管理目标重点是针对整体系统的运行状况开展监测工作,因此,便需要针对系统当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能够做到及时性的发现,同时采取以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对远程控制系统而言,其能够通过应用KVM主机,并和机房控制台建立连接,借此来实现对于电力工程的远程质量控制。

3.3.3进度管理

在检查阶段当中,针对管理措施执行情况数据采取一定的结合,同时基于这一基础之上针对其采取全面性、系统性的分析处理。而后参照执行人员、工作岗位、集体责任三项确定原则,对管理的职能表制度予以高效的应用,针对所出现的执行力度较差、执行错误等情况予以严肃处置,确保进度管理的有效落实。

结语

总而言之,将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首先便应当明确掌握PDCA管理模式的概念,而后就结合以相关的电力工程管理现状展开具体的分析。基于对现状情况的分析后,本文就提出了在计划阶段到执行以及检查及处理阶段,实施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三方面的内容。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合理应用PDCA管理模式,可以促使管理的职责得以细化,同时可促使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得到有效的保障,极大的提升了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海霞.PDCA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实施要点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

[2]王玉.PDCA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5.

作者简介

周云(1989-11),男,身份证号:14051119891109xxxx,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论文作者:周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  ;  ;  ;  ;  ;  ;  ;  

浅析PDCA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周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