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临床急救护理程序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的急救护理措施,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接收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平均分作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常规组应用常规的临床急救护理,研究组实按照临床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致残率、死亡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急救护理程序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救当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积极推广运用。
关键词:临床急救护理程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
由于高血压并发脑出血的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且患者发病十分急促,因此对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十分关键[1]。为了进一步分析临床急救护理程序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此组研究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接收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并报道如下。
1.对象及急救护理方法
1.1研究对象
应数字随机抽选的方法,从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接收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抽选90例展开分作研究,一组是研究组,另一组是常规组,每组有患者4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中有30例为男性,有15例为女性;患者年龄是42岁-80岁,平均是(53.8±8.0)岁;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是30min-11h,平均是(6.0±2.0)h。研究组患者中有28例为男性,有17例为女性;患者年龄是40岁-81岁,平均是(53.5±8.2)岁;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是28min-11h,平均是(5.0±2.5)h。90例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均在3分-12分,平均是(7.2±1.95)分。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性别、GCS评分等资料实施对比,其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具备可比性。
1.2急救护理方法
常规组45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 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简易评估患者的病情,同时采取吸氧吸痰以及建立静脉通路、生命体征监测等措施。对需行急诊手术者准备头部备皮以及交叉配血、禁饮禁食、留置尿管等,术后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同时做好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泌尿系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2]。
研究组45例患者均按照临床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具体如下:由1名护理组长和1名责任护士成立急救护理小组。(1)护理小组接到急诊通知后,即刻备齐急救所物品及药物等,同时联络辅助急救的医师。(2)患者进入抢救室之后,护理组长对其病情进行详细评估,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失语、意识丧失、肢体偏瘫等症状,同时对患者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以及疾病史、血压指等进行详细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降压药物控制患者的血压。最后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同时与责任护士一起实施护理。如果患者的GCS评分高于8分,需嘱咐其卧床休息、吸氧,避免加重脑水肿;另外遵医嘱对患者实施脱水剂减低颅内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肢体偏瘫者及时将其患肢摆放正确位置,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呕吐,避免其发生误吸。如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快、GCS评分低于8分、昏迷,需立即清除其呼吸道内的异物,然后展开开放气道、吸氧吸痰、创建静脉通路等操作。采取甘露醇缓解患者颅内压,同时借助冰敷降温,做好交叉配血、头部备皮、留置尿管等准备。(3)若患者需立即手术,则责任护士需通知手术室立刻做好接收的准备。
1.3观察指标
急救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统计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借助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程度量表,对护士的护理服务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4数据统计及处理分析
借助SPSS20.0软来对本次研究所获取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为“( ±s)”、计数资料为“X2”、计量资料用用“t”来检验,只有当(P<0.05)的时候,比较采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致残率和死亡率
研究组45例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0.0±1.5)d,有1例抢救无效死亡,有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死亡率是2.22%,致残率是22.22%;常规组45例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8.6±2.6)d,有3例抢救无效死亡,有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死亡率是6.67%,致残率是35.36%;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死亡率与致残率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急救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达到(96.3±2.0)分,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达到(83.0±1.8)分,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神经外科的临床中,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一种常见疾病,该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并且其临床发生率逐年上升。在非损伤性的脑出血病因中,高血压作战比例高达60%,目前脑出血已经成为高血压患者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一般中老年患者为主要发病群体[3]。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一般患者发病20min-30min就会出现血肿,并逐步出现迹象,出血6h-7h左右血肿周围慢慢出现水肿、血清渗出。随时间延长这种出血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因此患者发病后应及时送往医院展开急救,可提高预后效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在急救过程中配合标准、规范、有效、程序化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在短时间之内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以便及时作出正确的急救处理。临床急救护理程序可以将被动的急救工作转为主动,进而为患者出现开启新的生命通道,降低死亡风险。此组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急救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综上,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救过程中,按照临床急救护理程序实施急救护理,可显著提升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还能显著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谭爱娇,敖丽冰,李晓嫦.临床急救护理程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3,13(06):102-103.
[2]胡华.研究优质护理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29):205-206.
[3]刘方.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140-141.
论文作者:舒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常规论文; 死亡率论文; 两组论文; 程序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