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滨大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7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想要保证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就需要对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及支持,以促进运输行业的发展。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这对于有效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效率及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对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交通运输 信息化建设 必要性
一、信息化建设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重要性
1.1 能够有效推动现代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现代化信息技术也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其中.交通运输行业中就有效的应用到了信息化技术。根据全球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发展经验.信息化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应用程度的高低对交通运输水平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也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水平的有效衡量标准。作为现代化的基础.信息化技术是能够推动交通运输向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对交通运行的实时监测.进而做到现代化的管理.最终保证了交通运输行业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及提升。
1.2 能够有效的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随着现代城市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我国各个城市的人口及车辆都在飞速的增长.这对城市的交通运输来说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在现阶段.如果只是简单的运用传统的交通发展方式实现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就会造成城市中各个矛盾更加激化.不能真正的做到可持续发展。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的实现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交通运输相关部门能够依靠信息化技术.对信息共享进行有效的拓展.能够实现对网络互通系统的建立.实现对交通运输电子业务应用的全面推行.为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精细化管理.进而实现对交通运输效率的有效提高。
1.3 能够实现对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提高.相应的居民对出行及运输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此环境下.想要实现对交通运营管理效率的有效提高.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交通运输的改革。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并对相关的水上交通与陆地交通进行有效结合;其次.就需要进行智能化网络系统的建立.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建立。只有通过上述两方面才能够真正实现对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建设.并依据信息化技术实现交通运输的运输效率及服务效率.从整体上实现了交通运输的高效运行。
二、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全国初步实现了公路基础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管理,部分省份还初步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并实现了公路属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查询,建立了不同比例的电子地图,基本满足了日常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数据需求,为可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平台。
信息化成为现代公路管理的重要工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管理公路信息资源为工具,解决所管养公路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这样,公路管理部门能够准确、详细的掌握最基本的公路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应能同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从而构建可视化的电子公路,使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等工作更方便、快捷。
2.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出行信息,如公路基本情况、堵塞、断交、封闭、施工等信息。这项工作是新形势对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体现全行业服务理念,树立行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措施。
3.公路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公路管理工作的许多决策都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如公路养护计划管理、超限运输路线安排等,应结合公路技术状况、公路病害、交通量、公路基本情况等综合因素。
三、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信息化建设管理、交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等级保护、公路路况信息采集发布、信息化建设管理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全过程的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结合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系统建设.逐步构建一个职责明确、组织协调、科学高效、开放和谐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达到交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
2.加大资金投入
交通运输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交通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维护。建立信息化资金补助制度.对符合交通运输信息化整体架构和发展方向.具有示范作用的项目给予补助.对一些具有探索性、开创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给予扶持。探索建立多元的信息化投资机制.分层次、多渠道地筹措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资金.逐步形成行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局面。
3.统一规范标准,不断完善信息应用系统
首先,要以规范运管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建设。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并不断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以不断适应运管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以完善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目的,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及软件平台的标准化。
4.重视信息化培训和人才培养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健全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继续教育制度.鼓励他们不断提升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提高队伍素质。转变引才理念.科学规划人员结构.合理引进人才.创新用才方式.由"引才”向“引智”转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技术咨询、科研攻关、短期聘用、合用管理等方式,与信息管理、应用和开发高端人才建立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利用他们的智力资源为交通运输发展服务,逐步建立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熟悉交通专业知识,懂信息技术的交通信息化人才队伍,为实现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结束语
总之,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以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环境为宗旨。因此,必须进一步解决客观现实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规范、引导和推进交通信息化发展,全面提高交通持续综合竞争力,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许庆敏.关于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现代医院,2008,01:137-138.
[2]魏玉国.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11:173-174.
[3]李霄姝.关于出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23:252-253.
论文作者:冀国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交通运输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公路论文; 交通论文; 行业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