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地理学论文,专论论文,技术创新论文,中国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0)04—0001—05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8月23~26日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全面系统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贯彻落实技术创新的精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1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创新理论
1912 年,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2]。按照熊彼特提出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狭义的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广义的技术创新还包括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创新等。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显然,我们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是广义的技术创新。
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OECD报告认为,技术创新是“把一种想法(设想)变成一种投放到市场上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的转变过程;把一种想法转变成用于工业中的新的或改进的工艺(操作过程)的过程;或是一种新的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过程。”
中共中央中发〔1999〕14号文件称,“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早在里根任总统时就在其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战略,在于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始重视技术创新,基本上已经在技术创新方面走过了20年的路。所以,技术创新在国外并不是新名词。
1.2 技术创新与买方市场的关系
在我们这样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为什么竟然对技术创新感到陌生呢?因为,我国近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人民长期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是短缺经济。过去,什么产品都不足。建国后,虽然我们的工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直到90年代中期之前短缺经济仍然是困扰我国发展的主要矛盾。在长期的短缺经济困扰下,不管什么产品只要能生产出来,满足数量的需求就非常不容易了,确实无暇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即便是有所创新,也是长期把注意力放在数量增长上,而无力更多地顾及质量的提高。长此以往,把我们本来极富创新精神的民族,搞得反而在技术创新方面大大落后。甚至在翻译“创新”一词时也将其翻译为“革新”。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全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从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历史性地出现了买方市场。各种产品,尤其是各种普通性产品迅速出现初步过剩局面,企业界普遍感到钱不好赚,开拓市场越来越困难。再加上1997年7 月份以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高位产品出口严重受阻,不得不把其一部分市场转向国内,进一步加剧了全国普通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过剩。国家也在短短几年期间,从过去长期“促生产”迅速转向“促消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太大,几乎是全民族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更缺乏物质和技术的准备。然而,准备好也罢,没有准备好也罢,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规律。买方市场出现了,企业竞争就变成发展的关键。
那么,企业竞争靠什么?仔细看看国外买方市场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从理论到实践,国外发展的经验都明确无误地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唯一选择,是高水平经济发展的真正主题,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3]。 中共中央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才在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面对新的形势,不失时机地做出了加强技术创新的决定,以期能够有效地引导我们国家的各级各类企业尽快调整发展方向,适应变化了的宏观环境。
1.3 技术创新的意义
应该说,中央文件发布和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召开之后,全国及各省、市、区都在迅速行动。技术创新从大家不熟悉到迅速引起全民族的重视,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到一个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新的飞跃即将到来。尽管,全国技术创新从重视开始,到整体氛围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这一段时间不会太长,并且一旦技术创新的整体氛围形成,我们善以聪明灵活著称的中华民族必将迎来全面进步的新飞跃!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经济地理学怎么办?如果固守原有的摊摊不动,或者没有大的跨越性的发展,必将被迅速发展的历史所淘汰。因此,宏观环境给我们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经济地理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尽快跨入创新发展之路。
2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与问题
2.1 主要业绩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最大收获之一是全民族思想的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伴随改革开放的巨大浪潮,经济地理学也一改过去多少年受原苏联生产力布局思想的单一影响,开始接受欧美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发展经济学、区域科学、信息技术等先进学术成果,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改造和提高,使中国经济地理学学术思想迅速活跃起来。加上中国经济地理学擅长进行实践应用的传统优势,促使经济地理学研究与应用取得大量举世属目的成绩。
1979年底,在中国地理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吴传钧先生作了“地理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学术报告[4], 提出了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其后又加以充实、完善,形成了较系统的学术思想。他认为: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指的是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在一起,交错构成的发展的开放巨系统。其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研究的目标是优化调控,研究的方法应采取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5]。吴先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为地理学, 特别是人文地理学发展中久而未决的研究对象、方向与任务指明了方向,从而为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以周立三先生和邓静中先生等为代表的经济地理学家在过去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农业区划理论,并主持和指导完成了大量的农业区划成果,为中国农业资源调查与合理开发利用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按照农业区划理论与方法,在各地的积极努力下,全国各省、市、县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农业区划,为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奠定了科学基础。1985年,朱友文等创造性地完成“河南省1978~1984年农业动态区划”,使农业区划与农业发展关系更加密切。
在80年代初期,以经济地理专业为主,进行了大规模的全国和区域性的国土规划,为中国国土开发整治和保护奠定了良好的科学基础。其中,胡序威先生、方磊先生、刘东海先生等从理论到实践贡献较大[6,7]。80年代中期开始,综合性区域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迅速引起经济地理学工作者的重视。结合国家和地方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在全国开展了广泛的区域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为中国区域规划理论、发展战略理论的形成铺垫了良好的学术基础[8,9]。陆大道先生吸收西方区位论的精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区域开发的“点一轴”系统理论。其中,“点”是各级中心地,亦即是带动各级区域发展的中心城镇和各级区域的集聚点;“轴”是在一定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亦可称作“开发轴线”和“发展轴线”。按照这个理论,中国沿海与长江两个一级轴线构成了国土开发和经济建设的“T”字型开发格局。点轴理论的广泛应用, 为经济地理学家参与国家和地方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尤其是为区域开发规划奠定了独特的理论基础。同时,以南京大学宋家泰先生等为代表的城市规划研究与应用,以许学强先生等为代表的小城镇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均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1990年,由吴传钧先生主持的《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图》,在土地利用分类和制图规范方面,既考虑中国实际,又与国际80年代相接轨,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国内外专家的普遍好评。他所主编的《中国土地利用》专著,成为国家和各省区领导进行农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科学依据。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由于可持续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不同类型的地域单元,而地理学又特别擅长进行地域性研究。所以,经济地理学工作者开始广泛重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毛汉英先生在大量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区域内,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理论上的进步,促进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向更加深入的层面迈进。1996年11月,中国地理学会组织全国230 多位学者在郑州召开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还编辑出版了大会论文集,进一步推动了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10]。近年来,在PRED协调发展机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调控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部分成果不仅同国际相接轨,而且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对推动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90年代初期,李小建等根据对澳大利亚东南部制造业公司调查,研究公司活动与工业变化的关系,进而提出在中国进行公司地理研究的框架,并面向企业,逐步开展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使公司地理日益完善[11]。90年代中后期,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张占仓等在连续主持和指导完成50多个县市综合规划或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县域规划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丰富了基层区规划的内容[12]。
从90年代中期开始,由陆大道先生负责,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全国相关经济地理专家在高度综合的基础上,连续研究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相继出版了颇具影响的《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13] 和《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4],对国家区域发展政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也为经济地理学在新形势下如何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开创了崭新的途径。
2.2 主要问题
从适应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新形势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地理目前主要存在如下3个问题。
第一,理论创新不足。吴传钧先生非常深刻地指出,中国从事地理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人员最多,地理学方面可研究的问题也最为复杂,地理学的大单位最多,是地理大国,但不是地理强国。标志之一就是中国在现代地理学理论方面创新不足,没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流派。纵观经济地理学近些年在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巨大进展,完成国家或地方的研究任务是主流,系统的理论总结明显不足。加之管理体制的原因,不少理论性总结是在完成了某个方面的一项研究或应用任务后进行的,深度远远不足,更缺乏系统性。长此以往,直接影响经济地理学理论创新,也进一步影响经济地理学学术水平的提高。
第二,组织管理创新不足。一是全国性合作的大型项目少,难以形成对国家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综合性成果,影响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的整体功能[15];二是国际上流行的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制度、课题津贴制度、重要研究岗位人员流动制度、公共性文献资源共享制度等尚处于探索阶段,无法保证研究资源的优化组合,既影响工作效率,也影响研究成果的质量;三是国际性学术交流受资金、管理体制等限制,对多数学者来说仍然比较困难。
第三,研究方法和手段创新不足。至今,大量经济地理学研究成果仍然依靠比较传统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应用和Internet资源应用均比较薄弱,尚没有完全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3 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创新重点
面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滚滚浪潮,中国经济地理学要想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立足于创新,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尽快形成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创新能力。
3.1 观念创新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在现有条件下,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首先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面对现实,我们经济地理学工作者不应该只强调我们能干什么,而是应该立足于经济地理学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把注意力放在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想方设法干成社会急需的工作。大多数经济地理学工作者工作的重点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火热的经济建设主战场,要确确实实为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解决一些独特问题,加大力度强化经济地理学的应用性、系统性、适时性和超前性,这是新世纪社会发展对我们经济地理学提出的迫切要求。
3.2 能力创新
有了观念创新,就有了认识上的基础。认识一致以后,如何形成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地理学在新的条件下加快发展的关键。
OECD报告认为,在知识经济中“能够使资源增值的理论和方法叫知识”[16]。那么,中国经济地理学必须在“使资源增值的理论和方法”方面有所突破。否则,是无法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的。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Paul M.Romer)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17],经济发展可分为两种基本不同类型的生产投入:“思想”(原词为idea,有人译为创意或思路、主意)和“事物”,前者系不断积累的非竞争性商品,后者则是具有质量或能量的竞争性商品。非竞争的“思想”能用以重新安排“事物”,经济增长来源于新“思想”,即新“配方”的发现和事物由低价值组合向高价值组合的转型。因此,如果把新“思想”或新思路也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投入因素之一的话,应该说我们经济地理学在创造或产生这类产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技术创新需要从新“想法”或新思路开始,但是这里所说的新想法或新思路应该是系统的,是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相联系的,并且是需要在市场经济实践中付诸实施、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因而,经济地理学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学科体系的调整和完善,有赖于进一步面向市场、研究市场、进入市场、驾驭市场、指导市场。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市场经济相互适应之日,就是其创新能力形成之时。有了创新能力的支撑,经济地理学必将有新的更大的发展。
3.3 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创新
在基础理论方面,吴传钧先生早已提出我们应该“从地理大国走向地理强国”。所谓地理强国,就是要拥有较多的原创性成果,能够在经济地理学的若干领域引领世界的发展潮流,而不是只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的最新成果。从我国经济地理学的成果积累和人才积累现状分析,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较大跨度地进行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基础理论的系统化和创新特别重要。在研究方法方面,如何更多地汲取相关现代学科的营养,尤其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营养,丰富和规范我们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对整个学科体系的创新都十分紧要,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开展系统的工作。
3.4 研究领域创新
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国经济地理学对以下三大新领域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经济全球化问题。伴随我国加入WTO, 经济全球化将对我国经济布局产生重大影响,全球跨国公司生产的全球化步伐将显著加快,善以经济布局研究为特长的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必将出现重大变化,经济地理学从理论到实践均需要创新,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二是资本市场运营及其对经济布局的影响。资本市场对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甚至成为影响区域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处于迅速成长阶段。经济地理学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应尽快开展实质性的工作。三是知识经济,尤其是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影响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由于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全世界的面貌都在出现划时代的变化。中国知识经济发展虽然只是初现端倪,但是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对未来区域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顺利完成和电子商务的启动,全国信息化和网络化步伐大大加快,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已经渗透到普通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之中。作为对信息空间和网络空间都依赖性非常大的经济现象,理应引起我们经济地理学的重视。
3.5 组织管理创新
一是要进一步发挥中国地理学会联系广泛的各种渠道,组织中国学者更多地参与国际性学术活动,开阔视野,汲取营养;二是发挥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协调职能,组织全国,甚至包括国外的经济地理工作者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联合攻关,为国家或地方建设与发展服务,以利出更多更大的研究成果,推动经济地理研究与应用上台阶,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三是强化经济地理研究成果的决策应用价值,积极为各级各类决策服务,尤其是在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方面要形成强有力的参政议政能力,为经济地理研究成果的应用开辟广阔的市场;四是要十分注意为基层服务,扩大经济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收稿日期:2000—08—12;修订日期:200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