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机械化的必要性论文_李天宇

实现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机械化的必要性论文_李天宇

郓城黄河河务局 山东菏泽 274700

摘要: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完成,维修养护经费已经足额到位,对黄河水利工程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以往的那种肩挑手拉的维修养护方式,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代表,维修养护工作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势在必行,这样不仅减少职工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机械化;必要性

1导言

水管体制改革后,为适应新形势下维修养护工作,德州养护公司通过购置新设备和自身研制新机具,减轻了养护队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虽然近几年增加了部分机械设备,实现维修养护机械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目前除了堤顶、草皮等部分项目实行半机械半人工作业外,其余项目仍需人工完成,劳动强度较高。实行维修养护机械化是加快养护进度,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重要保证。

2维修养护工作机械化的必要性

生产工具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机械化,是指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作业系统中主要和辅助的生产劳动过程,全部或部分由机械性能参数相互协调的机械系统完成,在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保证下,这些机械系统在指定的作业条件下以最佳的经济技术指标,保证维修养护作业的质量和效益。黄河堤防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抗洪能力,以前的堤防维修养护多是以人为主来完成,只有极少数的维修养护机械,维修养护机械化程度可以说是零,因此实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机械化刻不容缓。以前我们的体制是“修、防、管、营”四位一体的模式,2006年水管体制改革后我们打破了这一旧的体制,虽然体制变了,但我们许多维修养护工作,特别是大、中修,一般都是由社会上的民工队来完成。造成一方面养护员工承担的维修养护项目少,另一方面大批雇请民工;部分养护资金让社会施工队伍挣去,或者将用有限的养护资金购置的机械交由技术并不熟练的民工操作而得不到应有的利用和管理。其结果是一支支民工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了,而我们的基层养护处,仍旧养了几个人,无任何发展。大型综合养护机械则几乎为零。我们通过一年来的运行情况分析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养护机械化实体运作得当,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质量好且成本低,就意味着将来在所有养护队伍中胜出,就能获得更多的养护任务。

3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目前存在的问题

黄河水利工程在维修养护方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尤其是在水管体制改革以后,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就要分析问题。

3.1维修人员老龄化

实际情况下,对于一个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公司内部的一线维修养护人员进行统计就会发现,这些员工由于年龄较大所以身体素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由于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需要的劳动强度相对较高,因此如此繁重的维修养护工作很多工作人员是无法胜任的,这样一来维修养护机械化就达到了缓解压力的目的,还能够减轻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3.2对维修养护设备的资金投入太少

黄河水利工程中维修养护设备的资金投入并没有根据水利工程养护质量的要求提高而有所改变,更严重的问题是,不仅资金没有得到解决,就连黄河水利工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时间、质量、工效都没有得到很好地效果,维修养护需要的条件也没有得到满足,再加上等级化要求树立工程更加专业化,因此如果沿袭手工操作,误差就会加大,工作效率还不能够得到提升,机械的费用占据的比例会有所降低,反而人工费的比重变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对购进养护设备没有长期规划

由于人们的主观意识都是轻养护、重建设的,所以用于黄河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所占比重是非常大的,而对于购进养护设备项目上不仅没有详细的可靠的计划,而且投入的资金也是不太可观的。养护的机器无论是从质量是来看还是数量上来看,都没有施工机械水平高,更没有专业的人员来规划安排。

3.4养护设备的管理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养护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与保养,还会产生使用混乱的局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并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有些养护公司的确引进了一些可靠的维修养护设备,但是由于日常维修环节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导致机械损坏,还得不到好的管理,直到再次使用设备时才会发现,

3.5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不专业、不具体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不专业是造成机械损坏的重要原因,因为很多维修养护技术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于新引进的机械设备还不熟悉就进行操作,导致大多数人都是临时学习,掌握不好机械使用要领,从而导致机械设备损坏,或者因为日常的维修养护工作没有做好,机械也会很快被用坏。

4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有效的途径

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完成,维修养护经费的全额下达,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队伍向机械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日益加快。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解决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势在必行。

4.1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机械应依据系统、可行和管理制度配套等原则,把重点放在日常维修养护机械化上,提高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质量和效益。同时,逐步提高堤顶路面清扫、路肩清理和草皮养护的机械化水平。

4.2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首先养护公司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提出科学的配置规划,通过少量购置试用后再进行招标采购,按每个队养护量的大小合理配置到各养护队。其次,在机械选型时要力求克服盲目性,同时也要注重机械设备的实用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重点配置一些小型的养护设备,如:小型压路机、机动三轮车、小型的装载机、小型挖掘机、路面养护车、割草机等。

4.3转变观念,强化管理。通过转变观念,强化管理,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一改过去“大锅饭”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机械管理办法。其次,加强机械设备的单机考核与效益核算。如油料使用、维修换件、月完好率、日工作量、台班成本与利润的核算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现有机械更好地发挥效益,以达到降低养护工劳动强度,降低机械使用成本,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提高工程维修养护质量的目的。

4.4加大维修养护机械的投入。目前各养护队维修养护机械的数量与实际需要相差较大,无法满足维修养护工作的要求,需要大量人工辅助才能完成。为及时完成维修养护任务,需增加维修养护机械的品种和数量。增加维修养护机械的途径可采取向上级申请及自行购买一些常用的设备,对于维修养护项目中偶尔用到的机械设备可采取租赁的形式。

4.5提高机械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机械操作人员培训。机械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力水平。人员配置应该实施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动态管理,形成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加强对机械技术管理和操作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懂管理、熟操作、善保养、能修理。有计划地对所有生产骨干进行机械技术知识培训,使绝大多数养护工人既会养护工程,更会使用和维护现代常用的机械,比如割草机、洒水车等等。

5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黄河水利工程的机械化养护就是一种必然趋势,是解决水利工程存在如此多问题的一个捷径,还是培养稳定维修养护队伍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白强.黄河水利工程中的养护维修管理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02):33-34.

[2]郭宏斌,兰瑞国.浅析黄河工程维修养护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5,(49):292-293.

[3]王瑞平,石洪卫.对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存在问题的探讨及建议[J].科技信息,2014,(13):385.

[4]成素霞.让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走向市场[N].黄河报,2014-03-27(003).

论文作者:李天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实现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机械化的必要性论文_李天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