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小儿留置针导管断裂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论文_赖丽,陈红梅,唐利娟

1例小儿留置针导管断裂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论文_赖丽,陈红梅,唐利娟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保护血管,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不仅有利于危重患儿的抢救、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还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减轻患儿的痛苦,现已广泛应用于小儿临床[1]。由于拔管操作失误导致静脉留置针导管断裂并残留于头皮血管内已有报道[2-3],如果一旦发生,将会给患儿带来生命危险,还严重影响护理质量。2016年5月,发生1例留置针导管断裂病例,现将上诉事件的处理措施、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关键词】导管断裂;个例;原因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139-02

1.临床资料

2016年5月,我科发生留置针导管断裂病例1例,患儿男性,年龄5+月。因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入院行静脉输液治疗,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使用林华26GA留置针行左侧颞浅静脉穿刺置管,3M留置针医用贴膜完全覆盖固定,该患儿治疗效果好。出院前行留置导管拔管,拔管过程中由于3M留置针贴膜与留置部位周围头发粘贴紧密,不易取脱,为减轻患儿疼痛,护士使用婴儿电动理发器将周边头发剃除时,因患儿家长固定不妥当,患儿哭闹躁动,头部剧烈挣扎摆动,拔管后发现留置导管长度较正常短1.0cm左右,可疑拔管操作中失误,将导管剃断,导致留置针导管断裂,断裂导管部分残留于左侧头部颞浅静脉内。

2.留置针断裂的处理措施

2.1 患儿头部制动,沿头皮静脉血管走向触摸,未能触及残留留置导管,通过压迫穿刺部位近心端血管反向挤压针眼下方,查找断裂导管下落,保留残缺留置针并与完整留置针进行长度对比,并逐级上报。请影像科会诊,立即行头部DR摄片,但留置导管是否残留在左颞浅静脉内的结果难做出判断。再次行头颈部软组织超声检查,结果提示:左侧头顶部静脉穿刺处皮下层见线状稍强回声,长约9mm,距体表约1.5mm,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位置固定。请美容整形外科进行会诊,立即在局麻下行“头皮异物取出术”,取出断裂留置导管9mm,缝合部位术后每3d换药1次,并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1周后痊愈。

2.2 护士长对留置针导管断裂事件经过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单,及时上报护理部、医务科,并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讨论,联系厂家对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鉴定。

3.原因分析

3.1 人员因素

3.1.1护理人员 工作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心理素质较差,工作量大,对留置针置管前评估不充分,行头皮静脉置管前剃去毛发面积不够,致使敷粘附于头发上难以分离。拔管操作时护士与家属沟通不到位,未解释清楚固定好患儿体位的重要性,导致家属依从性差。违反操作流程,用电动理发器剃毛发时失误所致。

3.1.2家属因素 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庭,患儿父母亲上班,患儿住院治疗、生活起居基本由奶奶爷爷、外公外婆照护的现状,由于家庭的溺爱,导致依从性差,配合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管理因素

3.2.1对低年资护士留置针取针的操作、有效沟通技巧的培训考核不到位,导致低年资护士对取针注意事项认识不足。

3.2.2仅有留置针置管操作流程,而缺少留置针取针流程图。

3.2.3留置针软管断管事件的应急处理培训不到位,突发事件报告流程掌握不熟悉。

3.3 其他因素

3.3.1健康宣教知识及资料缺乏,无留置针置管及取针的注意事项的健康宣教专项资料。

3.3.2穿刺室空间小,家属多,患儿哭闹躁动,环境嘈杂,严重影响护理人员操作的判断力、注意力及心理素质。

3.4 心理护理方面

心理干预不及时,患儿家长表现为惊讶、紧张、恐惧、易激惹等,担心留置针断段会随血液循环流动到心脏,从而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

4.护理对策

4.1 人员因素

4.1.1护士在进行留置针操作过程前,应充分评估,剃除毛发面积大于敷贴覆盖面积6×7cm;操作中应严格遵守护理核心制度、无菌技术、留置针操作规程,使穿刺处皮肤消毒合格、正确粘贴留置针敷贴,便于操作及管道维护的;操作后检查留置针通畅程度,有无渗漏。

4.1.2加强对低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责任心,心理素质训练,提倡慎独精神,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拔管过程中慎用其它辅助工具,如婴儿电动理发器。拔除留置导管时应检查导管长度、留置针是否完整,邀请家长一起参与患儿的治疗护理,加强查对,以避免损伤留置针导管。

4.1.3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告知留置针操作前的注意事项,解释患儿体位固定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依从性,以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行。

4.2 管理因素

4.2.1加强对护士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自学并掌握小儿头皮静脉解剖位置,血液流动等知识点,利用晨间交班开展与家属有效沟通的模拟情景教育模式,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沟通技巧;对低年资护士做到放手不放眼,强调操作的注意事项,不定期反馈抽查结果,持续改进。

4.2.2规范留置针操作流程。运用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查找原因,并制定留置针取针操作流程。即护士与家长沟通解释——摆好体位适当约束——用75%酒精擦拭敷贴——顺毛发方向使敷贴完全脱离皮肤,避免拽拉——取敷贴——穿刺点消毒——取留置针——按压穿刺点——告知取针后的注意事项、防止感染——与家长核对留置针的完整性。

4.2.3通过情景演练对护士进行模拟化培训,模拟在护理应急情况下,锻炼护士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执行正确的报告流程,即不要随意搬动患者,注意按压血管近心端有无异物感,行头颈部软组织超声检查,可发现头皮静脉内异物, 一经发现立即确定部位,立即手术取出。

4.3 其他因素

4.3.1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除口头告知外,签订留置针使用同意书,操作前告知静脉留置针使用的目的,护理要点,使用留置针可能出现的问题,取针的注意事项护理,如:避免过度活动,压迫、摩擦、保持敷贴清洁干燥等,印发留置针使用护理宣传资料,以提高家长对患儿的自护能力。

4.3.2强调三化八字,尽量保持病区的环境安静,尤其保证穿刺室的安静,倡导每名患儿陪同家属人数控制在2人[3],穿刺室1名家属的陪同,以避免环境嘈杂、家属过多而增加护士的心理压力,从而为确保操作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心理压力。实行弹性排班,根据工作量增减上班人员,减轻护士工作压力[3]。

4.4 心理护理

要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稳定情绪,通过倾听、耐心讲解,告知留置针断裂残端通过手术顺利取出异物的成功病例,告知手术过程,使患儿家属建立安全感,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消除疑虑,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5.结论

留置针已广泛运用临床治疗,为更好地发挥留置针的优越性和安全性,避免对患儿造成的伤害,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护理要点,加强操作前后的告知,提高患儿家属的依从性、自护能力。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责任心,不断提高护理技术,重视留置针置管(取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执行每一步骤,才能避免留置针断裂事件的发生,避免对患儿身心造成的损害。

【参考文献】

[1]武婷,邓莹,姚娟,等.应用留置针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8):51-53.

[2]刘青.1例小儿留置导管断裂残留头皮血管内的报告[J].当代护士2014,1(1):136-137.

[3]胡娟,黄胡敏,赵静.1例留置针软管断裂的根本原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4):296.

论文作者:赖丽,陈红梅,唐利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1例小儿留置针导管断裂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论文_赖丽,陈红梅,唐利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