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节奏加快,在对于施工环节的管理方面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起步较晚,在管理方面一直以粗放模式为主,管理效率低下,在信息化 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国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革新,建筑行业要需要积极进行改革。BIM是一种能够应用在建筑行业的软件,可以实现施工过程中的科学规范管理,增强施工整体的标准化流程,从而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以及管理效率。本文根据我国对于BIM 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当前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作出解决,对BIM 技术基础下的建筑施工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BIM 技术;建筑施工管理;策略研究
引言
BIM 技术是建筑行业进行优化创新的关键技术,并且逐步改良了传统的行业管理方式,目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加入BIM 技术,可以有效的对各个施工流程进行管理,并且达到实时监控的效果,让各项工程项目可以根据预案制定进行稳步的开展。所以,在当前的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基础上研究BIM 技术的实际应用对于建筑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BIM 技术概述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可应用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当中,能够为该项目提供各项决策参考,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在施工管理中构建基于 BIM 技术的项目管理信息化,不仅能够提升项目水平及建筑质量,还能显著扩大企业效益,BIM 技术的作用体现在四方面。一是逼真的视觉效果,能根据企业提供的施工计划,极为形象的展现现场的布置情况,将非常复杂的施工方案进行清晰 地模拟,并进行优选。通过构建 BIM 模型,可以显著的增强三 维效果,同时也具备了更精确的精度,从而得到更为直观的效果呈现。二是运算效率高,能较为快速的计算工程量,有效提高施工的预算效率。BIM 数据库能够在很短时间里提供项目各个环节所需的资料,并可以有效的提取建筑用料,进行统计分析、造价控制等,最终给建筑施工造价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能降低资源的浪费,于数据量过于庞大,施工企业无法做 到迅速准确的计算,因此难以获得可行的资源计划,往往只能 靠经验来判断,而 BIM 技术的使用,可准确快速的进行数据计算,从而有效的避免资源的浪费,为材料消耗控制提供技术上 的支持。四是能实现协同合作,该技术能实现虚拟施工,能够较为直观地展现施工计划及项目进展,并实现各方的协同合作,如此一来,各方都能清楚的掌握项目进度,并结合施工现场的监测信息,有效的避免建筑质量问题的发生。随着项目的进行,BIM技术将信息模型进行细化,当进行某项过程时,能够同时把信息传输并提取到相应的环境中,有效的减少“错误、遗漏、碰撞、缺失”现象,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1]。
2 传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是把各个工程施工工艺按照时间阶段进行分割,这样使得各个单位缺失交流联系,单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盲目的寻求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进度来实现建筑工程目标,建设项目的质量很难符合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偏差的不确定性,施工人员进行返工作业的过程较为困难,严重的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效率,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源的浪费。
2.1 传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可以严格准确地进行,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施工安全会对自身的社会形象以及后期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但是,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施工单位安全培训投入不足、施工工人安全意识不强等众多因素对安全施工产生重大影响[2]。
2.2 传统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
工程项目能否在规定的竣工期之前完成相应目标的建设关系到建设投资方的资金效益。在工程施工的进度控制中有详细的计划以及横道图、网络图等方法,但是以上的进度管理方法往往难以表达各个施工工艺之间的复杂、相互制约的生产协作的逻辑关系无法满足工程管理效率的要求。
2.3 传统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是项目管理范围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项目管理在涉及建筑材料使用、施工机械和合同程序签订的过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用较低的造价实现工程施工建设目标高效顺利的完成[3]。在传统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在检查各种专业知识规范与标准是否完全的实施等方面有很多不便,这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效率降低。
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在对建筑工程实施管理时,主要需要进行的工作包括: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以及信息管理等,且所涉及的部门以及单位也较多,包括:施工、涉及、采购等部门以及单位,因此,BIM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提高施工质量,同时能够效控制工程造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构建三维模型BIM技术的应用
可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直观的展示各相关构件的三维形态,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加准确的理解设计方案,降低施工错误几率。此外,BIM 模型的创建能够给人以真实的视觉效果,可以清楚地展现工程项目现场的布局情况以及施工过程,给业主以较为直观的宣传介绍,提高中标几率[4]。
3.2碰撞检查,优化设计
利用 BIM 技术,可以进行碰撞检查,从而优化设计方案,尽可能的避免因为各专业沟通的不通畅导致的碰撞问题,比如常常发生的水电暖与建筑专业的建筑布局差异、管线施工过程中相关构件阻碍管线布置、结构与建筑专业发生的标高或造型差异等问题。当前,上述问题多是通过会审进行解决的,但由于时间的限制以及人们思维的局限性,并不能够指出所有的不合理问题,这就使得部分碰撞问题只能等到在施工阶段出现后再进行弥补。BIM技术的出现可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通过BIM模型的构建,可以在工程项目开始前对不同专业间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与沟通,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优化[5]。
3.3模拟施工,有效协同
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工艺、新材料大量涌现,使得复杂造型、超高层建筑成为可能,当工程项目变得日渐复杂后,施工人员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就无法掌控全部的信息,必须应用一定的技术或设备,以避免错误发生、减少施工成本。BIM 技术的应用,可根据提供的各项数据资料构建模型,根据施工方案对实际施工进行模拟,从而发现潜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建筑质量及施工安全性,并在施工过程中起到协调作用。BIM 技术还可以进行 4D、5D 模拟,准确的预测施工进度,再加上BIM 数据库的关联,可以较为精准的计算工程量,从而对整个项目的进度、工期、成本进行控制。
3.4有效提升施工进度
通过BIM技术进行工程进度管理时,将各组模型构件尽可能直观准确详细的通过4D模型进行展示,精确的核算每日的工程完成任务,设定项目的阶段性完成目标,同时,联系进度表实现对工程设备进行动态管理。BIM的应用能够实现施工工人对自己的工作范围与工作目标进行明确,对作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建筑材料规格、型号等要素的校对,发现安全问题并进行安全等级评估,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分配,提高了工程的效率。
3.5成本核算,有效管控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牵涉的数据量大、部门众多、资金支付情况复杂等。而BIM技术的应用,可创建成本的 5D关系数据库,使得实际成本数据能够及时的 进入其中,无论是成本的核算还是拆分都能迅速得到。体现为,以各流程单位工程量人材机单价作为主要数据进入BIM中,未明确单价的项目,按照预算价先进入,得到明确的成本数据后,及时予以替代。材料、管理费等都要以实际消耗为准,定期盘点,并及时调整预算成本为实际成本。构建的BIM模型应定期(月、季)进行维护,其所具有的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可有效满足各种成本分析的需要,且有着极高的准确性,工作量显著降低[6]。通过上述分析,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创建信息化的资源库,确保对工程项目的所有信 息进行科学管理,减轻建筑工程中的管理难度。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是在不断的加剧,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BIM 技术,可实现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为项目建设提供各项决策参考,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质量、减少建造成本、缩短施工周期,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所具有的自身性质使然,其中的各个环节均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以及困难性,因此,有关工作人员在实施具体工作的过程当中,也需要面临较大的挑战。BIM技术利用建筑工程项目的模型构建、虚拟仿真等方式在劳动力、设备以及时间方面实现管理途径的效率优化,从而达到事前控制,促进建筑施工中各项工作按期完工。
参考文献:
[1]王宇佳,王佳,于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04):89~93.
[2]孙成双,江帆,满庆鹏.BIM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能力评述[J].工程管理学报,2014(03):27~31.
[3]李雅婷.BIM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07):52~57.
[4]张衍林,唐洁.BIM技术在中小型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读天下,2016(11).
[5]徐淑鑫.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5(12).
[6]王芳,翁光耀.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标准化,2017(22).
论文作者:吴鸿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模型论文; 效率论文; 成本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