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论文_李波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论文_李波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那卜镇初级中学,537614)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呼声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促进智力开发,尤其是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现实中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有些老师没有掌握好教学技巧,将数学当成一门枯燥的学科,将其变成应试教育的摇篮,这与数学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思维能力的初衷相去甚远。数学思想方法是通往数学学习之路的指路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思想方法潜移默化融入课堂中,是一门学问。对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教学思想方法进行解读,阐述其重要性。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教学创新

数学教师在对数学知识加以讲授期间,需要帮助、引导学生在课上对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加以理解和掌握,并对其学习数学的整体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培养。数学教学除了重视知识传授之外,还需要重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让学生能在课上对数学知识加以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逐渐提高其数学能力,让其在现实生活之中借助数学方面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数学教师需对在课上渗透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具体策略及途径展开探索。

1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解读

数学思想,本质上是对数学方法的技巧运用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是对理性逻辑的客观分析。数学方法就是客观地分析数学问题,用数学思想技巧去解决数学问题。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数学思想是深埋的根,那么数学方法就是表层的叶,没有发达的根茎脉络,数学方法便无可用武之处。经过不断的练习,熟练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使量变转为质变,在数学学习上可以实现质的飞跃。培养数学思维,对学生终身有益。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时,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与“用”相结合,将课堂上的符号转变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这才是创新数学教育的核心所在。

2初中教学课堂引入数学思想对于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2.1在初中数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例如,整体思想,称得上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主干,像从由一般到特殊,未知到已知,关于整体的思想教材中引入了图像法、换元法、配方法,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解决方法,找出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即找出最简便的解法。

2.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初中数学是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掌握这一门课的关键点。在允许自由发挥的空间上,学生们能更好地领悟数学思想,更加积极地探索数学方法。通过自己的体会、观察、实践操作、交流、互助,得到更好的锻炼自己思维的机会。以学生为主,老师为引路人,起到引导以及保驾护航的作用。

2.3学生学习的思路在发生变化

从人的心理层面上看,自主学习的效率是远远高于被动学习的效率。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学生永远处于被动的一方,在题海战术的高强度学习下和家长老师的压力下,会产生抗拒甚至是厌学的心理。因此,一味地灌输、不考虑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去填充,短时间来看是有效果的,但是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符合初中数学学习规律的课程,必将是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渗透进课堂教学中。摆脱传统束缚,提倡自由发挥,鼓励自主学习,“学”与“用”相结合。学生应该是知识森林的探险家,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从这一点出发,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变化将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3.1通过知识讲授对数学思想进行渗透

在数学课上,教材整体使用率并不高,数学教师常凭借自身经验来对课堂教学进行安排,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而一些教师并未认识到教材中各章节间存在的具体联系和教材当中的逻辑性,在对数学教学加以完善期间,需要他们重点借助教材内部新旧知识的交替,借助数学知识间承上启下的关系实施教学。同时,教师在讲授相应知识期间应寻找适合的切入点,重视横向联系和数学知识整体纵向拓展,让学生可以顺利进入到知识体系中,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深化,从而在教师指导之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转化思想以及类比思想是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的研究方法、发展规律加以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学生综合素质和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在对几何图形具体性质进行讲解时,教师可把一些相似性质进行类比。以往教师在数学课上只会让学生直接对图形进行类比,而并未向学生讲明其中理由,这就使学生学习几何图形期间常常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并没有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心理。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数学教师需要在课上对数学具体思考方法进行讲解。例如,在对菱形和矩形特征加以类比之时,需要对类比原因加以讲解,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

3.2例题讲解中对数学思想、解题方法加以介绍

数学课堂上,如何通过分析解题思路来对数学方面的思考能力加以提升,这对数学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而为了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解题方法,数学教师在授课期间需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让其思维更具灵活性、条理性及合理性。例如,在对数学例题讲授完毕之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一同对例题当中所含数学思想加以总结。如在讲授完与x有关方程mx|m-2|+2(m+1)x-3=0是一个二次方程这一问题之后,教师要及时带领学生对数学问题之中从特殊发展到一般这一思想方法和方程问题具体解答思想加以概括;在完成求解方程(x-1)2=2(x-1)这道例题具体讲解之后,数学教师要带领学生对题干中所含由整体入手这一思想加以概括;当对与x有关求方程x2-kx-2=0的解这道问题解答完毕之后,数学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方程思想加以领悟。这样,学生在习题课上才能对数学思想以及解题方法加以掌握,促进数学能力的提升。

3.3回顾反思期间带领学生对数学思想加以领悟

数学教师授课期间需对自身教学模式加以反思,分析自身教学行为具有的时效性,并且不断对课堂教学加以优化。传统数学课堂上,部分教师常把自身当作核心,而把学生当作数学知识的容器,这样常对学生的认知规律造成忽视,进而使学生逐渐丧失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而为了让学生对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加以掌握,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期间需有计划地有意识地对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进行渗透和训练。在讲解完毕以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巩固,并对自身的解题方法及学习方法加以反思。例如,教师对“现有直线y=kx+b过点(5/2,0),并和坐标轴所围面积是25/4,求直线的表达式”这个问题讲解完毕之后,学生仅根据一点难以对直线最终表达式加以确定。学生在对该题目加以解答时,常会由三角形面积着手,然而这种方法的出错率较大。此时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及检查,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解答期间出现的一些思维漏洞,并且分析解题期间运用的一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相互转化,两者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应该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培养学生创新、独立、领悟、探索能力。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发展思维。

参考文献

[1]于永莲.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145-146.

[2]陈秀利.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考试周刊,2017(34):94

论文作者:李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5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论文_李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