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有效 有待深入——河南省单元教学实验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南省论文,行之有效论文,单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语文教育现代化科学化的探索中,单元教学是一项重要实验,它顺应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需要,因而受到普遍关注。
我省的这项实验,十年来经历了尝试、探索、发展三个阶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正在继续深入。
尝试与探索
1988年以前是我省单元教学的尝试期。1983年前后,安阳、焦作、信阳的少数同志开始单元教学的尝试。如孟县教研室1985年参照外省实验编写并铅印了万余字的小册子,介绍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结构等,号召全县语文教师“做改革教学方法的促进派”。次年孟县教研室又把本地实验的初步经验汇集成册,探讨启始课、教读课、自读课和总结练习课的教学规律,他们认为:单元教学要搞好全局规划,求联系、作比较、学知识、练思维,教读课要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课要让学生唱主角。孟县的实验证明:单元教学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受到师生欢迎。
1988年至1991年是我省单元教学的探索期。1988年秋人教社修订后启用的初高中语文课本,把教学单元作为“一个综合的教学单位”,从而掀开了全国单元教学实验、研穷的新篇章,也推动了我省的这项实验。主要有:
1.三类课文区别教学实验。根据教材的变化,不少老师探索三类课文区别教学这一不容回避的问题,如商丘市一中用讲读课进行能力训练,课内自读课让学生实践,课外自读课主要用于检测。
2.单元教学程序实验。如罗山县教研室潘定远在本县倡导“五课型单元教学”:①总领课,②讲读课,③自读课,④总结课,⑤作文课。遂平县一高的“四环节学习法”:①单元预习,②单元讨论,③单元小结,④单元检测。平舆县城关镇中学的“四步教学法”:①教之以法,理解知识。②以点带面,掌握知识。③点面结合,巩固知识。④单元测试,运用知识。
3.单元教学方法实验。如新野县教研室谈安生指导开展的单元目标教学,安阳市八中的单元整体教学,正阳县二高的单元比较教学等。
这一时期的实验是由教材改革引发的,也是自发的和分散的,但都提高了教学效率,锻炼了教师队伍,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1991年我省评选优秀中青年语文教师,进入决赛圈的约有三分之一来自单元教学实验点。
发展与共识
1991年9月7日河南省中语会理事会议决定,把“语文单元教学整体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列为正式研究课题,使我省这项实验进入发展期。到1993年12月召开全省单元教学研讨会时,已有15个市地的县区或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了这项实验。
安阳市经过十年探索,建立了“四课型十环节”单元教学模式:起始,教读(目标引路、教读达标、质疑解惑、整理归纳),自读(定向定法、自读达标、讨论质疑、整理自结),总结。
开封市在市区及部分县实验两年多,效果显著。1993年12月召开数百人参加的专题研讨会,表彰了数十名实验教师,并由市教委下发文件要求各区县普遍开展实验。
内乡县初中概括出单元教学的基本环节: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教学方案,科学安排单篇教学(教读、练读、运用),搞好单元教学小结。
许昌高中在单元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典型引路、目标分析、比较鉴赏、质疑问难、归纳概括等。
郑州铁路一中采用定向目标、教读、总结比较、扩展四种课型组织高三单元复习。
郾城县三周乡一中在单元教学中运用控制论原理,进行超前控制、进程控制、终结控制和教材调整、教学调整、态势调整。
鹤壁七中把人教社义务教材实验与单元教学实验结合起来,运用了五步骤单元教学:整体认知,教读示范,自读迁移,总结整理,检测反馈。
夏邑县教研室1993年秋用人教社义务教材选点实验单元教学,重点培养初一学生写字、查字词典、作卡片、写日记等学习习惯。1994年5月商丘地区教研室组织验收,确认实验班学生自学能力普遍明显提高,在该县召开研讨会并决定在全地区扩大实验。
实验证明:不论在初一或高三,不论在省重点中学还是乡村中学,不论使用新老教材,不论是中老年教师还是青年教师,单元整体教学都比单篇孤立教学更科学更优越。实验班教师和知情的领导取得了共识:单元教学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近年来我们还和冀、皖、鄂、湘、桂等省区交流了单元教学实验情况,参与了全国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研讨班的三届讲学评课等活动,实验班教师武庆、阎海霞多次应邀到外省公开作课、介绍经验均受好评,有数十篇单元教学论文、经验在省内外发表、获奖。
反思与前瞻
单元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自然走向,是新时期语文教改的重要成果,是系统科学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但要进一步发展,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一、编好教材,指导学法。单元教学不是具体的微观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系统方法来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自学,以便从总体上提高效率的教学模式。按单元编好教材,按单元设计教案,按单元指导自学这三个方面要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取得综合效应。当前正在全国试用或实验的18套初中语文、5套高中语文课本,全都按单元编排,虽突破了文体组元的单一模式,但仍有少数单元教起来不顺手,单元组合方式和单元内部结构都有待完善。而在单元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学,更须深入研究并经实践验证。
二、扎扎实实学好课文。义务教育大纲指出:指导学生学好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能把课文仅仅看成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例子。在单元教学中,既要整体把握几篇课文的“共性”,更要认真研究各篇课文的“个性”,理解“共性”如何寓于“个性”之中。在进行比较教学时,既要看到课文间的“异中之同”,更要看出它们的“同中之异”。只有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学好规定的课文,才能克服语文课的架空分析的痼疾,也才能纠正某些“单元教学”空泛粗疏的弊病。
三、认真落实单元目标。某些“单元教学”实验只抓“两头”(制订单元目标,拟单元测试题)而忽视单元教学过程。这是一种误解。目标和测试只是单元教学的辅助环节,为落实目标进行的读写听说训练才是主要环节。制订单元目标要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而不能仅仅依据课本,因为课本有的地方与不断修订的大纲不尽吻合。落实单元目标更要胸中有大纲、眼中有学生。如果只盯着课本列的几条“单元教学重点”,既难落实单元目标,更难求得整体综合效应。
四、切实培养语感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义务教育大纲的新规定。单元教学有利于培养语感。因为同单元的几篇课文,或内容相近,或体裁相同,或结构相似,但语言则各具风采,这就给揣摩、品味语言提供了更多的范例。但如何去培养语感尚待实践。
教学实验周期长,见效慢。我省认真开展单元教学实验仅三年多,难免稚嫩。但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实验队伍中来,预示它会搞得更好。
(甘其勋 执笔)
标签:单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