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新[1]2001年在《乳腺癌间质新生血管中bFGF及其受体表达及定量分析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bFGF及其受体在乳腺癌间质新生血管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临床随访等方法,观察100例乳腺癌及9例正常乳腺标本中微血管密度(MVD),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并用VIDAS21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和相关性分析。结果:1、bFGF与bFGF-R在乳腺癌组织的定位,bFGF在正常乳腺组织和癌组织中都有表达,上皮和间质成份均有着色。阳性颗粒分布可见于胞核,胞浆及细胞基质。bFGF在上皮主要位于胞浆,胞核,腺体分泌上皮和基底部均有bFGF分布。bFGF在间质主要位于细胞外基质,呈线网状分布,间质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着色。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均有着色。bFGF-R在正常乳腺组织低表达。癌组织中肿瘤细胞有表达,间质血管有表达,阳性颗粒分布可见于胞核,胞浆,在胞浆中呈线网状分布。2、bFGF及bFGF-R的图像分析结果,同一标本bFGF和bFGF-R在间质和上皮的分布量大体相当,但在乳腺癌的量无论上皮还是间质均高于正常组织中的量(P<0.01)以癌周最高。3、微血管密度,经统计学检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在组织学分级、<WP=5>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期等有显着差异(P<0.01)。bFGF-R与微血管密度成正相关(r=0.68,p<0.01)。bFGF与微血管密度之间无相关性。在微血管中表达的bFGF,bFGF-R之间无相关性(r=0.38,p>0.05)。结论:bFGF受体结合微血管密度(MVD)可判定乳腺癌患者预后。
杜建新, 郭成浩[2]2004年在《bFGF及其受体在乳腺癌新生血管中表达及定量分析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bFGF及其受体在乳腺癌间质新生血管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临床随访等方法,观察100例乳腺癌及9例正常乳腺标本中微血管密度(MVD),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并用VIDAS21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和相关性分析。结果:bFGF与bFGF-R在乳腺癌组织的定位,bFGF在正常乳腺组织和癌组织中都有表达,上皮和间质成份均有着色。阳性颗粒分布可见于胞核、胞浆及细胞基质,bFGF在上皮主要位于胞浆,胞核着色,腺体分泌上皮和基底部均有bFGF分布。bFGF在间质主要位于细胞外基质,呈线网状分布,间质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着色。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均有着色。bFGF-R在正常乳腺组织低表达。癌组织中肿瘤细胞有表达,间质血管有表达,阳性颗粒分布可见于胞核、胞浆,在胞浆中呈线网状分布。bFGF及bFGF-R的图像分析结果,同一标本bFGF和bFGF-R在间质和上皮的分布量大体相当,但无论在乳腺癌上皮还是间质的量均高于正常组织中的量(P<0.01),以癌周最高。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在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期等有显着差异(P<0.01);bFGF-R与微血管密度正相关(r=0.68.P<0.01);bFGF与微血管密度间无相关性。在微血管中表达的bFGF,bFGF-R之间无相关性(r=0.38,P>0.05)。结论:bFGF受体结合微血管密
佚名[3]2004年在《肿瘤生物标志物与肿瘤转移》文中研究表明14—3—3zeta蛋白对肿瘤转移抑制作用的探讨陈惠华’王妍徐元基杜芝燕陆应麟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 摘要目的:探讨14—3—3zeta蛋白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方法:通过联合抑制消减杂交和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在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中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的序列,其中一条与14—3—3zeta高度同源。在RNA和蛋白水平对其表达水平进行验证;构建14—3—3zeta的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并分别转染肺巨细胞癌高、低转移株;并对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黏附能力以及迁移能力等生物学行为进行研究。
张前[4]2004年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管内皮细胞调控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肿瘤的生长需要血管为之提供营养和排除代谢产物。研究表明,至少有30种生长因子与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关,其中最直接的促血管生成因子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如何阻断肿瘤血管的生成已成为目前肿瘤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筛选依赖于体内或体外的实验方法,体内模型中鸡胚尿囊膜(CAM)生成实验占有优势,是大量初筛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良好模型;体外研究模型中一般首先采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药物。 在新血管的发生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由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互相依赖介导了肿瘤血管新生。因此,研究体外肿瘤血管新生,要求模拟体内与肿瘤细胞共生的过程,即:血管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在共培养的条件下生长。 中医理论认为“血瘀证”为肿瘤的基本证型,活血化瘀法在抗肿瘤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红花是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临床上用于大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但其作用机制鲜见相关报道。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是红花的主要有效成分,目前有关HSYA作用的文章尚篇数不多。对于HSYA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通过预实验,首次从十味活血化瘀中药或中药有效组分中,筛选出HSYA能显着抑制CAM新生血管的生成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探讨HSYA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情况及作用机理,本研究将肿瘤细胞上清液加入到血管内皮细胞中,建立了异常增殖血管内皮细胞模型,通过MTT实验、荧光定量PCR和ELISA实验观察HSYA对正常及异常增殖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在基因表达及蛋白表达两个层次上探讨HSYA抑制新生血管可能的作用机理。本实验分为叁部分: 第一部分,HSYA影响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机理研究 由于新生血管与bFGF、VEGF及其受体的关系最为密切,本实验设计了bFGF、VEGF及其受体的引物,利用CAM血管生成实验,直接从富含血管的CAM组织上取材,通过RT-PCR实验,观察HSYA对CAM组织中上述叁个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HSYA能显着抑制CAM毛细血管中bFGF、VEGF及VEGF受体flt-1的mRNA表达,尤其是对bFGF mRNA的表达明显呈抑制作用,与正常组相比,呈极显着性差异。 第二部分,HSYA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对培养ECV304的作用 由于肿瘤血管的生成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开始的,因此,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就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本实验通过MTT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HSY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HSYA(5.35mg/L~0.16mg/L)表现出有抑制ECV304生长的作用,并且抑制强度与浓度呈反比,当HSYA的浓度在0.66mg/L~0.16m/L之间时,对ECV304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呈极显着抑制(p<0.001)。 为了进一步探讨HSYA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本实验将肿瘤细胞上清液加入到血管内皮细胞中,建立了异常增殖血管内皮细胞模型,通过MTT实验观察HSYA对内皮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加中药的肿瘤组内皮细胞增长迅速,与对照组比较,经墓红花黄色素A对血管内皮细胞调控机理的研究呈极显着促进作用印<0.001)。而加入了经基红花黄色素A的中药组,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0.66m岁L和0.33mg几两个浓度的HSYA组,与肿瘤组相比显示出极显着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的作用印<0.001)。 第叁部分经墓红花黄色素A抑制新生血管增殖的机理研究 为了深入探讨HSYA抑制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内皮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本实验设计了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有关的数个墓因的引物和数个细胞因子,通过上述建立的正常与异常增生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利用荧光定量PCR实验和EUSA实验,从墓因表达及蛋白表达的两个层次探讨HSYA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可能的作用机理,阐明红花抗肿瘤的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如下: 荧光定量PCR实验的结果:在共培养细胞模型中,0.“m叭、0.33m叭浓度的HSYA对血管生成促进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bFGF及其受体bFGFR和癌墓因c一my。及硫酸乙酞肝素蛋白聚糖2(HSPGZ/Perlecan)的角RNA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对野生型抑癌墓因p53 mRNA的表达具促进作用.说明HSYA能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及肿瘤细胞(L 5180)上清液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E Cv3o4)的增殖,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之一是由于HsYA抑制了与增殖相关的早期反应墓因c一myom丑NA的表达,进而抑制了vEGF、bFGF等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之二是HSYA通过促进野生型p53基因的表达,来抑制VEGF启动子的活性,进而抑制VEGF的表达;之叁是HSYA通过在RNA水平上的调控,降低HSPG的表达,减少了与bFGF的结合,进而减少了bFGF的释放。 EUSA实验的结果:由于Rl;PCR结果只能反应出各基因在RNA水平上的调控情况,而RNA的表达和蛋白质的表达有时是不一致的,为了更深入地探讨HSYA的作用机理,本实验检测了VEGF、bFGF等6个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有关的细胞因子的表达,进一步在蛋白质水平上探讨HSYA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共培养细胞模型中,0.“m澎L、o.33m叭浓度的HsYA对血管生成促进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一1、bFGF?
段惠佳[5]2010年在《PTTG、bFGF、VEGF-C及VEGFR-3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文中指出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水平,以及微血管密度(MVD)、微淋巴管密度(LMVD),研究PTTG、bFGF、VEGF-C、VEGFR-3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及以上指标与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从而探讨以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手术治疗后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组织标本80例,大肠正常粘膜20例、大肠腺瘤2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TTG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TG、bFGF、VEGF-C、VEGFR-3的表达情况,并计数MVD、LMVD,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中的PTTG mRNA、PTTG、bFGF、VEGF-C、VEGFR-3蛋白的表达及MVD、LMVD1.1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中PTTG mRNA的表达大肠癌组织中PTTG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粘膜组织(P<0.01, P<0.01),大肠腺瘤组织亦高于正常粘膜组织(P<0.01)。1.2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中PTTG、bFGF、VEGF-C、VEGFR-3的表达及MVD、LMVD1.2.1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中PTTG、bFGF的表达PTTG、bFGF在大肠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P<0.01,P<0.01)及正常粘膜组(P<0.01,P<0.01),且腺瘤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P<0.01,P<0.01)。1.2.2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VEGF-C及VEGFR-3在大肠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P<0.05, P<0.05)及正常粘膜组(P<0.05,P<0.05),且腺瘤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P<0.05,P<0.05)。1.2.3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中MVD、LMVD值大肠癌中的MVD值(51.18±12.66)明显高于腺瘤组(17.75±3.60; P<0.05)及正常粘膜组(14.67±3.04;P<0.05),腺瘤组的MVD值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P<0.05)。大肠癌中的LMVD值(8.76±2.13)明显高于腺瘤组(6.25±1.37)及正常粘膜组(5.30±1.53;P<0.05),腺瘤组的LMVD值与正常粘膜组无明显差异(P>0.05)。2 PTTG mRNA、PTTG、bFGF、VEGF-C、VEGFR-3、MVD、LMVD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2.1 PTTG蛋白及mRNA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PTTG蛋白表达及其mRNA表达量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一致。浸润超过肌层的大肠癌组织,PTTG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明显高于于浸润未超过肌层的组织(P<0.05,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P<0.01)。Duke’s分期C+D期组明显高于Duke’s分期A+B期组(P<0.01, P<0.01)。PTTG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65岁,≥65岁)、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组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0.05,P>0.05)。2.2 bFGF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浸润超过肌层的大肠癌组织,bFGF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未超过肌层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显着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Duke’s分期C+D期组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Duke’s分期A+B期组(P<0.01)。bFGF在不同性别、年龄(<65岁,≥65岁)、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分组中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P>0.05,P>0.05)。2.3 VEGF-C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浸润超过肌层的大肠癌组织,VEGF-C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未超过肌层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Duke’s分期C+D期组明显高于Duke’s分期A+B期组(P<0.05)。VEGF-C在不同性别、年龄(<65岁,≥65岁)、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组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0.05, P>0.05)。2.4 VEGFR-3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浸润超过肌层的大肠癌组织,VEGFR-3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于未超过肌层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显着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Duke’s分期C+D期组明显高于Duke’s分期A+B期组(P<0.05)。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组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VEGFR-3在不同性别、年龄(<65岁,≥65岁)分组中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 P>0.05)。2.5 MVD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浸润超过肌层的大肠癌组织MVD值明显高于未超过肌层组(P< 0.01)。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Duke’s分期C+D期组显着高于Duke’s分期A+B期组(P<0.01)。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组的MVD值与高-中分化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MVD在不同性别、年龄分组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P>0.05)。2.6 LMVD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浸润超过肌层的大肠癌组织LMVD值明显高于未超过肌层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Duke’s分期C+D期组明显高于Duke’s分期A+B期组(P<0.01)。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组的LMVD值显着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MVD在不同性别、年龄分组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 0.05)。3大肠癌中PTTG、bFGF、VEGF-C、VEGFR-3与MVD、LMVD的相互关系3.1 PTTG与bFGF、MVDPTTG与bFGF、MVD有显着相关性(r=0.72,r=0.70;P<0.01,P<0.01)。bFGF与MVD有显着相关性(r=0.72;P<0.01)。3.2 PTTG与VEGF-C、VEGFR-3、LMVD PTTG与VEGF-C、VEGFR-3、LMVD有显着正相关性(r=0.69,r=0.72, r=0.67;P<0.01,P<0.01,P<0.01)。且VEGF-C、VEGFR-3与LMVD表达均有相关性(r=0.69,r=0.74;P<0.01,P<0.01)。结论:1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中PTTG、bFGF、VEGF-C、VEGFR-3的表达水平逐渐增强,提示PTTG、bFGF、VEGF-C、VEGFR-3的高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 PTTG、bFGF、VEGF-C、VEGFR-3、MVD与LMVD在不同大肠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分组中有显着差异。提示上述指标在大肠癌浸润生长及远处播散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并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的预测因素。3 PTTG与bFGF、MVD在大肠癌的表达有显着正相关性,PTTG高表达的大肠癌组织,其bFGF表达水平、MVD数量明显高于PTTG低表达的大肠癌组织。提示PTTG可能通过与bFGF的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组织内血管新生,进而促进大肠癌生长浸润及血道转移。4 PTTG与VEGF-C、VEGFR-3、LMVD在大肠癌的表达有显着正相关性,PTTG高表达的大肠癌组织,其VEGF-C、VEGFR-3表达水平及L-MVD数量显着高于PTTG低表达的大肠癌组织。且VEGF-C、VEGFR-3与LMVD表达均有相关性。提示PTTG可能与VEGF-C及VEGFR-3相互作用,促进淋巴管的生成,进而促进大肠癌生长浸润及淋巴道转移。
张彦民[6]2008年在《塔斯品碱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塔斯品碱是一种阿朴啡类生物碱,是从被称为lion’s tail(或leontik)的小檗科植物Leontice ewersmannii中首次分离获得。塔斯品碱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如抑菌作用、抗炎作用、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细胞毒作用、抗病毒作用等,但至今未发现塔斯品碱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的相关报道。本课题以塔斯品碱为研究对象,应用药理学、组织化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其抗血管生成作用和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塔斯品碱对小鼠S_(180)肉瘤抑制作用建立小鼠S_(180)肉瘤模型,塔斯品碱分组给药后计算抑瘤率和脾脏指数。将称重后瘤体进行4%多聚甲醛固定,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考察塔斯品碱对小鼠S_(180)肉瘤分泌的VEGF、bFGF、Bax、Bcl-2和CD34的影响,计算各组微血管密度。结果表明塔斯品碱可抑制小鼠S_(180)肉瘤的生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3个剂量组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抑瘤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根据免疫组化实验结果,塔斯品碱组3个剂量组CD34、VEGF、bFGF、和Bcl-2表达总量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Bax表达总量显着高于模型对照组,说明塔斯品碱能够抑制小鼠S_(180)肿瘤分泌的VEGF、bFGF、Bcl-2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降低微血管密度。2.塔斯品碱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作用研究建立了鸡胚尿囊膜实验模型和A549人肺腺癌移植瘤模型,考察塔斯品碱对鸡胚尿囊膜(CAM)血管生成,对A549人肺腺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塔斯品碱在0.25-4.0μg /egg剂量范围内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AM血管生成,降低CAM血管数量和血管面积;在该剂量范围内,塔斯品碱能够抑制A549人肺腺癌移植瘤的生长,降低瘤体内微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3.塔斯品碱对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研究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人肺腺癌细胞LTEP-a-2,人非小型肺腺癌细胞A549,人肺腺癌细胞SPC-A-1,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人外阴上皮癌A431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塔斯品碱,MTT法观察塔斯品碱对各细胞活力的影响,细胞计数法考察塔斯品碱对HUVEC和A549细胞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塔斯品碱对HUVEC和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塔斯品碱对各细胞活力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A431除外),能够抑制HUVEC和A549细胞增殖并延长其倍增时间。同时,塔斯品碱能够转化HUVEC和A549细胞周期,使细胞停滞在S期。4.塔斯品碱对HUVEC和A549细胞凋亡作用研究体外培养HUVEC和A549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塔斯品碱,流式细胞术测定塔斯品碱对HUVEC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HE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塔斯品碱对HUVEC和A549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塔斯品碱在0.06-0.66μg/mL剂量范围内能够诱导HUVEC和A549细胞凋亡,随着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细胞经塔斯品碱作用后依次出现形状不规则,细胞收缩变圆变小,与周围细胞失去联系,胞浆浓缩,细胞核内染色质凝聚,核仁萎缩和凋亡小体等。免疫组化实验表明塔斯品碱能够降低HUVEC和A549细胞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具有较好的剂量依赖性,但是与对照组比较只有0.54μg/mL和0.66μg/mL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塔斯品碱在低剂量时能抑制细胞增殖,在高剂量时诱导细胞凋亡。5.塔斯品碱抑制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建立体外细胞划伤模型,观察塔斯品碱对HUVEC和A549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0.06-0.44μg/mL)塔斯品碱作用于HUVEC和A549细胞后,可抑制HUVEC和A549细胞的迁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迁移速度呈降低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和Western blot测定塔斯品碱对HUVEC和A549细胞分泌的VEGF和bFGF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0.06-0.44μg/mL)塔斯品碱作用于HUVEC和A549细胞后,可抑制HUVEC和A549细胞分泌VEGF和bFGF,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考察塔斯品碱对A549细胞的VEGF mRNA表达和HUVEC细胞的VEGF、Flt-1和Flk-1/KDR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0.06-0.44μg/mL)塔斯品碱作用于HUVEC和A549细胞后,可抑制A549细胞的VEGF mRNA表达以及HUVEC的VEGF和Flk-1/KDR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不能显着性地抑制Flt-1 mRNA的表达。综上所述,本课题对塔斯品碱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塔斯品碱能够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和鸡胚尿囊膜A549人肺腺癌移植瘤的生长,降低瘤体微血管密度,抑制S180肉瘤和A549移植瘤的血管生成。(2)塔斯品碱对HUVEC细胞和A549细胞增殖、迁移、倍增时间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转换HUVEC细胞和A549细胞周期,诱导HUVEC细胞和A549细胞凋亡。(3)塔斯品碱抑制血管生成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分泌的VEGF和bFGF的蛋白,下调A549细胞VEGF mRNA表达以及HUVEC的VEGF和Flk-1/KDR mRNA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降低形成血管的能力,最终起到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本研究为将塔斯品碱作为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候选化合物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李倩[7]2006年在《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许多角膜疾病,如角膜化学烧伤、热烧伤、感染及免疫性疾病等均合并有角膜新生血管形成(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虽然CNV对感染清除、伤口愈合、抑制角膜溶解等有一定作用,但CNV可破坏角膜正常微环境,使眼前节相关免疫赦免偏离消失,是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而且新生血管结构较脆弱,易渗透,常因出血、渗出及继发纤维化等导致失明,是最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近年来对CNV机制的学说有角膜水肿学说、缺氧学说、新生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之间失衡学说及炎症细胞浸润学说等。尽管有许多学者提出关于CNV机制的学说,该病的发病机理一直未明确阐明,因此,对CNV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在目前CNV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发病机制做系统深入的研究,共设计了叁部分。 第一部分 大鼠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目的:观察碱烧伤后不同时期角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Wistar大鼠30只,制作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模型;并依据取材时间完全随机分为6组:分别于碱烧伤后6h、1d、2d、4d、7d及14d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进行光镜观察。结果:角膜碱烧伤后6h,角膜缘组织已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等明显急性炎症变化;碱烧伤后2d,角膜缘出现新生血管芽;碱烧伤后4d,炎症细胞浸润进一步加重,见侵入角膜基质层的新生血管管腔样结构;碱烧伤后7d,炎症细胞浸润仍然严重,角膜基质层内成熟的、有功能的新生血管增加,管腔粗大,排列紧密;碱烧伤后14d,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角膜基质层内成熟的新生血管数量减少。结论:碱性化学药物诱导的大鼠CNV模型是研究炎症性CNV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理想模型。炎症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参与CNV过程,并可能起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 碱烧伤后角膜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观察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点角膜组织及正常角膜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探讨它们与CNV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
马成杰[8]2008年在《茶多酚及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抗肺腺癌移植瘤血管生成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非小细胞肺癌属常见高发恶性肿瘤,对放化疗敏感性较差,但其瘤体血管丰富,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因子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本课题是在前期茶多酚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的基础上,探求茶多酚对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并选择目前对非小细胞治疗有效,作用机制不同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吉非替尼、沙立度胺、恩度)作为阳性对照药,通过比较作用靶点,评估异同性,对茶多酚的抗肿瘤血管生成分子机制作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设立茶多酚与阳性对照药的联合用药组,探讨可能的减毒增效作用,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新的用药组合;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2.方法本课题按阳性对照药不同,设计了叁个实验来完成。各实验在建立人肺腺癌A549移植瘤裸鼠模型基础上;分别设立模型对照、茶多酚、阳性对照药及联合用药组;以肿瘤抑制率来评价各组对肿瘤的抑制效果;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及实验各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茶多酚联合吉非替尼实验检测VEGF、STAT-3、AKT-2、HIF-1α,茶多酚联合沙立度胺实验检测VEGF、COX-2、MMP-2、TNF-α,茶多酚联合恩度实验检测VEGF、VEGFR-2、Nulceolin、NF-κB)。3.结果实验证实:①茶多酚联合吉非替尼、恩度与沙立度胺对人肺腺癌A549移植瘤有不同程度协同抑制作用;②茶多酚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吉非替尼、沙立度胺的毒副作用,并且可能会减少恩度的临床用药量;③茶多酚联合吉非替尼,恩度与沙立度胺对人肺腺癌A549移植瘤微血管密度皆有协同抑制作用;④茶多酚可明显抑制VEGF、VEGFR-2、AKT-2、HIF-1α、STAT-3、COX-2、MMP-2、NF-κB的表达,但对TNF-α、Nulceolin的表达抑制作用不明显;⑤茶多酚联合吉非替尼对VEGF、STAT-3表达有协同抑制作用,对AKT-2、HIF-1α表达未表现出协同抑制作用;⑥茶多酚联合沙立度胺对COX-2、MMP-2的表达有协同抑制作用,对VEGF、TNF-α表达未表现出协同抑制作用;⑦茶多酚联合恩度对VEGFR-2、Nulceolin、NF-κB的表达有协同抑制作用,对VEGF表达未表现出协同抑制作用。4.结论茶多酚有较为明确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可以通过肿瘤血管生成的多个环节发挥作用;并且与其它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使用可能会起到减毒增效,协同抑制效应。虽然对茶多酚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还不很深入,但从初步的研究结果来看,茶多酚是较为理想的天然、廉价、低毒、广谱、高效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药物。在明确其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基础上,筛选合理的用药模式来指导临床应用,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应与经济价值。
闫焕[9]2013年在《仙鹿消癖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乳腺增生症已经成为女性最好发的常见病之一,该论文从血管生成的角度深入探索认识乳腺增生症的本质,为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及抑制其癌变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验研究,观察仙鹿消癖胶囊对乳腺增生小鼠子宫、卵巢重量,乳腺微观组织形态以及乳腺增生模型血管生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认识乳腺增生症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关系,并且选择西药他莫昔芬作为对照组,探索仙鹿消癖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1.取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70只,常规喂养一周后,将其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他莫昔芬组、仙鹿消癖胶囊高剂量组、仙鹿消癖胶囊中剂量组及仙鹿消癖胶囊低剂量组,空白组与模型组每组15只小鼠,其余四组每组10只小鼠。2.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正常喂养,其余5组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建立乳腺增生模型,给药量为每次0.5mL/kg,隔日一次,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服生理盐水,其它各组相应灌服一定量药物,连续灌服30天。3.迅速分离子宫和卵巢,剔除周围的脂肪组织等,快速称重,测定子宫,卵巢指数。4.无菌环境中,楔形取下小鼠第2、3乳房,用多聚甲醛溶液固定,酒精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通过光镜视野来观察各组小鼠乳腺微观组织结构变化情况。5.剥离各组实验小鼠的第2、3对乳房,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仙鹿消癖胶囊不同剂量对乳腺增生小鼠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1.仙鹿消癖胶囊高剂量组能使乳腺增生小鼠子宫重量显着降低,并可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重量。2.仙鹿消癖胶囊叁个剂量组均可不同成都地改善乳腺增生病灶的增生状态。3.仙鹿消癖胶囊高、中、低叁个剂量组均能降低乳腺增生小鼠血管生成因子VEGF、 bFGF、MVD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了仙鹿消癖胶囊叁个剂量组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乳腺增生小鼠上述指标的作用,总体上好于西药他莫昔芬组,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更突显出仙鹿消癖胶囊的优势,其中高剂量组疗效相对较好,揭示了仙鹿消癖胶囊在治疗乳腺增生症方面的潜力。同时伴随着乳腺增生程度的加重,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也随之增高,提示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可做为实验研究的指标之一。
宋金娜[10]2006年在《血管生成素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及对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血管生成素基于其促血管发生活性,最早作为肿瘤血管生成因子被分离出来。已知血管生成素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进行核转移作用,在核仁中发生积累并刺激rRNA的转录,进而诱发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血管发生。目前对于血管生成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如何诱发肿瘤的血管发生,进而促进肿瘤的进一步生长和恶化。本文中我们研究血管生成素在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中的作用,并分析血管生成素对于另一血管生成因子bFGF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我们将血管生成素的基因分别以正向和反向转入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中,得到了稳定的低表达和高表达血管生成素的细胞株。我们发现在转入反义血管生成素基因的细胞株中,细胞的增殖受到了抑制,同时bFGF诱发的细胞增殖也受到了抑制,但是bFGF的表达水平却提高了。相反,在转染正义血管生成素基因的细胞株中,细胞的增殖提高了,同时bFGF诱发的细胞增殖也提高了,但是bFGF的表达水平下降了。另外我们利用免疫荧光实验进行了血管生成素的核转移分析,发现血管生成素在A375细胞中能够进行核转移作用。进一步的免疫透射电镜实验分析表明血管生成素进入细胞核后,其在核仁的分布与rDNA的分布及rRNA的合成区域相同,可能其作用与rDNA相关。另外我们发现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能够抑制血管生成素在A375细胞中的核转移作用。新霉素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素的核转移作用进而抑制细胞的增殖。综上,我们的结果表明血管生成素通过核转移作用促进A375细胞的增殖,并且参与bFGF诱发的细胞增殖作用。所以血管生成素除了其具有血管发生活性而对黑色素瘤的生长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可以直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而且我们还发现血管生成素对bFGF的表达具有负调节作用。因此以血管生成素为靶点可能会找到治疗黑色素瘤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乳腺癌间质新生血管中bFGF及其受体表达及定量分析的实验研究[D]. 杜建新. 青岛大学. 2001
[2]. bFGF及其受体在乳腺癌新生血管中表达及定量分析的实验研究[J]. 杜建新, 郭成浩. 中国临床医学. 2004
[3]. 肿瘤生物标志物与肿瘤转移[C]. 佚名. 第叁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4
[4].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管内皮细胞调控机理的研究[D]. 张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5]. PTTG、bFGF、VEGF-C及VEGFR-3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D]. 段惠佳. 承德医学院. 2010
[6]. 塔斯品碱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D]. 张彦民. 西安交通大学. 2008
[7]. 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D]. 李倩. 青岛大学. 2006
[8]. 茶多酚及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抗肺腺癌移植瘤血管生成分子机制研究[D]. 马成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9]. 仙鹿消癖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D]. 闫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
[10]. 血管生成素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及对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D]. 宋金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标签:外科学论文; 肿瘤学论文; 血管生成论文; 内皮细胞论文; 细胞增殖论文; 乳腺癌免疫组化论文; 大肠癌论文; 癌症论文; 血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