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生因素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_石油论文

略论外生因素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因素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形势发展良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俄罗斯经济形势不断趋好的原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从内部因素看,一是政府经济调整政策为经济增长创造了客观条件;二是宏观经济环境趋好,通胀率下降,卢布汇率稳定,经济中的货币充足,三角债和易货贸易减少;三是国家预算政策更趋合理,预算盈余增大,保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为降低债务代际负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外部因素看,一是俄罗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出口政策措施的累积效应进一步显现;二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攀升导致石油出口收入增加;三是国外市场对俄罗斯产品(主要是能源产品)的进口需求弹性增大,为俄罗斯产品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稳定的货币政策刺激了俄罗斯出口的增长。近年来,俄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有所提高,受九一一事件影响,外贸对GDP的贡献率一度从2000年的31%降为2001年的16%,2002年回升至43%,2003年一季度进一步升至50%,其中出口的贡献率从过去的20%提高到目前的30%。特别要强调的是,俄罗斯出口结构比较单一,燃料能源占出口的一半,石油出口提供了国家1/3的外汇收入。出口强劲对活跃俄罗斯经济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在充分肯定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对推动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必须指出,外部市场行情的变化容易引起俄经济的波动。正如普京总统在2003年5月16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所讲,“俄罗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增长速度不能令人满意”(注:1“Послани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В.Путина Федералъному Собраниию”,http://www.regions.ru/16 мая 2003 года/)。归纳起来,影响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主要有:

一 世界经济的变动趋势

如前所述,俄罗斯经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很大,世界经济形势趋好为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俄罗斯官方公布的经济发展指标也说明了二者之间的这种正相关关系。1999年全球经济增长3.1%,俄罗斯经济增长3.2%。2000年美国经济强劲增长,日本经济出现复苏,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前景达到10年来的最佳水平,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呈现多年未见的良好局面。当年俄罗斯经济增长8%。2001年受九一一事件影响,世界经济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也降至5%。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2年全球经济增长不到2.2%,为近10年来的最低点(注:2“Сценарные условия социалъ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2004 год 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06 года”,http://www.economy.gov.ru/preliz.230403.html)。俄罗斯经济增长率进一步降至4.3%。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在世界总产出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1%、26%和15%,合计达70%多,因此,三巨头经济不景气拖累世界经济减速,对俄罗斯经济产生影响。估计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2.8%。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估计未来10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2.5%~4%(注:“Сценарные условия социалъ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2004 год 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06 года”,http://www.economy.gov.ru/preliz.230403.html)。这些指标是根据基本经济因素预测的。如果考虑到政治因素,情况可能会不一样。伊拉克战争结束并没有完全消除出现突发事件的可能性,美国与叙利亚、伊朗关系一度趋紧,朝鲜半岛局势再度恶化等表明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存在。因此,世界经济前景将难以预料。世界经济减速主要通过贸易、汇率和资本流动三个渠道影响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首先,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导致进口需求下降,进而使以欧洲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俄罗斯经济增长受到不利影响。其次,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会影响俄罗斯卢布实际有效汇率走向,从而进一步导致美国、欧盟国家的进出口需求弹性发生变动。再次,世界经济增长减速会造成外国对俄投资的减少。就直接投资而言,俄罗斯对欧盟的依赖性较大,俄罗斯吸引外资尤其来自欧盟的投资面临较大困难。就证券市场而言,俄罗斯已经放开资本账户,美国股市暴跌和全球股市的下滑严重影响俄罗斯的经济。1998年俄罗斯发生的金融危机就是有力证明。但考虑到近几年俄罗斯加强了资本账户的管制,因此,伊拉克战争期间全球证券市场的波动对俄经济的影响力减弱。

二 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动态

多年来的经验证明,俄罗斯的预算乃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与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有关。以2002年为例,2002年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是在世界石油价格提高的背景下发生的。俄罗斯石油每桶平均价格从2001年的20.7美元升至23.6美元。这个因素对2002年GDP增长产生了重大影响。流通领域(主要是贸易)的贡献率也急剧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这两个因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2001年的32%增至2002年的55%。据俄有关专家测算,假如2001年的石油价格保持不变,那么,2002年GDP增速不是4.3%,而只有2.8%,也就是说,在石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比2001年下降44%。如果石油价格每桶在17~18美元的水平,那么,经济增速只有2.3%~2.4%(注:В.И.Ишаев,“Стратегия развития Далънего Востока визменяющемся мире”,http:/www.adm.khv/20 мая 2003/)。2003年以来随着美国对伊拉克的动武和美国对伊拉克战况的变化,原油价格出现了较大波动,目前在24~26美元之间。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对2004~2006年油价走势进行了三种预测。如果油价每桶为22~23美元,石油部门将获巨额收入,从而改善俄罗斯的投资状况。投资增长率会从1.3%提高到1.8%~2.4%,GDP增长率会从0.3%提高到0.7%。如果油价跌至每桶13~13.5美元,俄罗斯石油出口需求急剧下降,经济受到致命打击(注:“Сценарные условия социалъ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2004 год 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06 года”,http://www.economy.gov.ru/preliz.230403.html)。我们的看法是,价格是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需求看,首先,全球经济在石油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10年来,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1.2%,世界石油总需求的份额将从1999年的25%增至2005年的28%和2010年的29%。其次,美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占世界消费量的25%),其消费和库存量被认为是国际石油市场走势的晴雨表。目前,美国国内的原油库存已达27年来的最低点,而且库存的积累速度也低于正常季节。从供给看,伊拉克是石油蕴藏大国,但过去12年在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中只有少量出口,总体上处于受封锁地位。美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对全球石油供给量的直接影响不大。战争刚开始时,油价不升反降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战争结束后,石油供给局面出现新变化。首先,美英已取消对伊经济制裁,伊拉克急于恢复生产设施,并提高生产能力,两年内日产量将恢复至350万桶水平(战后石油产量降至每天仅25万桶),6~8年内提高到800万~1000万桶水平。欧佩克其他主要产油国也准备提高石油产量。尼日利亚最近表示,将提高原油产量,使日产量增至300万桶。委内瑞拉也表示,将以2008年为目标,计划将日产量提高至510万桶,阿尔及利亚将在两年内使日产量提高至150万桶。其次,最近3年俄罗斯石油产量增加了25%,目前日产原油超过800万桶,成为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而且今后还将扩大石油生产。再次,中亚、外高加索和西非等地区石油产量的增加也颇引人注目。石油供应渠道多样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供不应求的矛盾会逐步得到改变,石油价格将在波动和起伏中基本趋于走软。究竟下降到什么程度,现在还难以判断,但有一个数字却是清楚的,石油价格每下降1美元,将使俄罗斯减少20亿~21亿美元的出口额,就会给俄罗斯带来10亿美元的损失,使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下降0.4%~0.6%,同时投资增长速度下降0.7%~0.9%。相反,石油价格每桶上涨1美元,俄罗斯石油出口额增长约2亿美元。

三 俄罗斯的石油出口能力

俄罗斯石油产量2000年为3.24亿吨,2001年为3.48亿吨,2002年为4.06亿吨。同期石油出口分别为1.2亿吨、1.48亿吨和1.73亿吨。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5%和4.3%。2003年4月23日,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在新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想中预测,如果石油价格每桶22~23美元,俄石油产量2003年达到4.2亿吨,2004年——4.32亿吨,2005年——4.45亿吨,那么,同期石油出口分别为2.16亿吨、2.31亿吨、2.41亿吨,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7%、5%和5.3%(注:“Сценарные условия социалъ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2004 год 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06 года”,http://www.economy.gov.ru/preliz.230403.html)。根据上述数据测算,2001年和2002年俄罗斯GDP的石油生产弹性为0.68和0.26,GDP的石油出口弹性分别为0.21和0.25。2003~2005年GDP的石油生产弹性分别为1.36、1.44和1.76,GDP的石油出口弹性分别为0.19、0.72和1.22。2003~2005年GDP的石油生产弹性比2001年和2002年高出数倍,大于1,而且逐年递增,说明石油产量下降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石油出口弹性2003年同前两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说明石油出口的增长完全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2004年弹性稍高,但不会影响经济增长。2005年石油出口已略显不足,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另外,还需注意,在这种以增长率计算的弹性考察俄罗斯石油实际出口能力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俄罗斯石油运输能力有限。专家估计,缺口将达到每年8000万吨。二是俄石油生产和加工设备的实际使用期限为35年(世界上正常标准为10年),平均磨损程度达到80%。专家估计,至2030年俄罗斯需要投入157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由此可见,未来几年,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增长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总的来看,石油出口因受到这几年出口高基数的制约,很难实现大幅度的增长,上述目标不能完全实现。

四 外债因素

俄罗斯的外债问题始于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在此之前,苏联的外债总额只有10亿~20亿美元。而在1985~1991年6年中,苏联向西方国家大量举借外债,总额达到653亿美元。从1992年起,在原苏联外债的基础上,俄罗斯外债急剧增加。从1992年的744亿美元增至1999年的1670亿美元。从2000年起外债规模开始下降,2000年为1580亿美元,2001年为1480亿美元。到2003年4月,外债总额为1235亿美元。今后几年,俄罗斯外债将继续减少,但内债增加。2004年外债将达1268亿美元,2005年降至1227亿美元,2006年进一步降至1133亿美元。同时,内债2004年将达257亿美元,2005年为295亿美元,2006年为344亿美元。近几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好转,西方国家不再对俄罗斯所欠外债进行重组,俄罗斯也明确表示除2004年和2005年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22亿美元和40亿美元的欧洲债券外,不能靠国外大量借款偿还债务,但可以靠私有化收入还债,这样不产生预算赤字。但实际上,因为私有化收入有限,俄不得不继续用内债还外债(2004年将从国内债券市场借款2631亿卢布,约合88亿美元,2005年将借款3008亿卢布,约合100亿美元,大部分款项首先用于偿还外债)。俄财政部预计,2003年俄罗斯共需偿还外债173亿美元,2004年——149亿美元,2005年——175亿美元。其中外债本金2003年为105亿美元,2004年为82亿美元,2005年为108亿美元,利息分别为68亿美元、67亿美元和67亿美元。

原则上,一个国家借债,在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已是普遍和经常的现象。特别是利用外资或外债,实质上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不仅为了弥补缺口,更重要的是愈合缺口,增强自身的生产能力,提高造血功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战后都曾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取得较好效果。遗憾的是,俄罗斯以前借债主要是为了弥补预算赤字。总体上看,俄罗斯由于近几年经济出现明显好转,人口少,出口具有刚性,进口缺乏弹性,不会出现严重的偿债困难。但同时要看到,俄出口产品单一,在目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明朗、能源市场行情波动大的情况下不能保证创汇水平的稳定。所以,不能排除个别年份出现偿债困难的可能。上述预测的初步结论源于对以下问题的研究:

(一)外债规模的适度性:

1.外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俄罗斯在1998年八一七事件之前,外债余额占GDP的35%,而此后为120%,2000年仍维持在约80%的水平上,到2001年年底为60%,人均1000美元,到2002年年底下降为41%,到2003年年底将进一步下降为35%。对俄罗斯来说,这已是相当低的水平,可以排除以前关于俄罗斯进入还债高峰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但是这个指标仍高出国际公认的5%~10%的标准。只有在2004年以后随着俄罗斯经济的进一步好转,外债余额进一步减少,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才会接近国际标准。

2.通货膨胀率。俄罗斯已连续几年经济增长,但通胀率一直高于经济增长率。未来几年通胀率仍将保持两位数。通胀率高不利于国家财政金融的稳定,影响国家的还债能力。

3.外汇储备。截至2003年5月中旬,俄黄金外汇储备突破6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强,占外债余额的约50%。这两项指标与前几年相比大为改善。外汇储备不断增多,加强了国家承受债务市场风险的能力。

4.进出口贸易。1999年俄债务出口比率为229%,2000年为155%,目前低于100%,达到国际标准(应低于100%~200%)。1999年偿债率为12.2%,2000年为13.7%,目前降到10%以下,远远低于20%的国际水平。俄罗斯出口多,创汇能力强,偿债困难小。

(二)外债结构的动态指标:

1.债务增长系数。俄外债呈逐年递减趋势,GDP呈增长态势(尽管增速下降),即,符合外债增长速度不能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原则。

2.债务利用系数。俄商品和劳务出口收汇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即,符合外债增长率应低于商品与劳务出口收汇增长率的原则。

3.偿债能力转移系数。俄外债还本付息除2005年同比增长外,其他年份均下降,即,基本符合外债还本付息的增长速度应低于出口增长速度的原则。

4.储备偿还能力系数。俄黄金外汇储备逐年递增,因此,符合国际储备的增长率应高于还本付息增长率的原则。

五 汇率变动的影响

2002年卢布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上扬7.46%,同1998年9月相比增长26%强,同欧元相比下跌9.88%(注:П.А.Кадочников,“Анализ и оценка импортозамещения в РФ в 1998-2002гг”,http://www.iet.ru/25 мая 2003/)。实际有效汇率2002年下跌1.7%(2001年上升11.1%)(注:С.В.Дробышевский,“Динамика реалъного курса рубля в 2002 году и в начале 2003 года”,http://www.iet,ru/30 апреля 2002/)。2003年年初以来,俄罗斯外汇市场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再次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仅年初到5月中旬,美元对卢布就贬值3%。笔者认为,卢布对美元比价上升只是短时效应。首先,伊拉克战争进程及相关预期是这次卢布升值的主要因素。随着战争的结束,国际金融市场上经济基本因素逐渐复归,美元汇率会走向稳定。其次,这次卢布升值是美国改变货币政策、容忍美元适度贬值而引发的,并不是卢布自身的原因。再次,这次卢布只对美元升值,而对欧元贬值。以2003年5月19日俄中央银行的外汇牌价为例,1美元对卢布的比价是30.8902,1欧元对卢布的比价是35.2025,尽管缺乏相关详细资料,但可以肯定,卢布的实际有效汇率是下跌的。因此,卢布对欧元的贬值,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美元贬值对俄罗斯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最近公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也说明了这个问题。2003年一季度,俄进口148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出口296亿美元,同比增长33.3%。从整体上看,目前的卢布升值还没有对俄罗斯的出口造成大的影响。综合起来,汇率变动与俄罗斯经济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口规模和石油价格正相关。卢布贬值会增加出口,但贬值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出口,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卢布贬值所引起的商品出口增加的幅度大于外币下降的幅度,从而使外汇收入增加。

(二)进口和实际汇率正相关。卢布升值且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大,则卢布升值所引起的进口的增加幅度很大。资料显示,1999~2002年卢布实际汇率升值20%,导致进口增长约10亿美元(注:С.В.Дробышевский,“Динамика реалъного курса рубля в 2002 году и в начале 2003 года”,http://www.iet,ru/30 апреля 2003/)。当然,除了上述原因外,进口增长也受到工业生产增长的影响,工业生产指数增长1个百分点,进口则增长约8700万美元。

(三)名义汇率与黄金外汇储备正相关。即美元对卢布的比价增加1卢布(卢布贬值),外汇储备相应增长50亿~55亿美元。这种相关性在影响俄罗斯外汇收入的世界石油价格上表现尤为明显。

(四)卢布稳定,适度走强,对俄罗斯经济发展有利。卢布连续几年保持稳定,这是俄罗斯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的一个重要标志。卢布稳定,符合普京总统2003年5月16日国情咨文讲话中提出的要用10年的时间将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争取在2007年前实现卢布的完全自由兑换的宏伟目标。俄罗斯虽然已实现卢布在国内的自由兑换,但卢布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只相当于汇价的23%,而且外汇供应较充足。从这个意义上说,卢布适度走强是有充分根据的。如果政府制定的强势卢布政策得以顺利实施,金融环境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一是卢布兑换美元的汇率上升。不利的是影响出口,国家外汇储备短期会受到冲击,但长期是有利的,俄罗斯的国际资信等级也会提高。二是刺激居民储蓄增长,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三是大幅度降低国家外债负担。四是为本国证券市场吸引大量外来资本,同时对本国利率产生抑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走出过度依赖能源出口的“陷阱”。当然,强势卢布政策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回落。但如果政府改革银行体制的措施到位,下调银行准备金并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金融对经济的积极推动作用会逐步显现。

标签:;  ;  ;  ;  ;  ;  ;  ;  ;  ;  ;  

论外生因素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