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们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今天,我国土木工程数量愈来愈多,随着土木工程的持续深入,混凝土的质量支撑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然而混凝土从施工到验收存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且间隔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很多裂缝。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具体原因,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对于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土木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引言
在我们国家日益走向繁荣昌盛的过程中,我国建筑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是工程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中,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因素有很多,如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工艺不科学等,都会增加混凝土裂缝产生概率,不仅会影响建筑整体美观性,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使用安全,这就要重点关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工作。
1 施工裂缝的危害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混凝土结构的问题而产生施工裂缝,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裂缝宽度通常保持在 2mm以内,可以忽略不计或做简要的处理即可,因为这一宽度的裂缝对混凝土结构基本无影响。但是,人们操作不当或者受外部环境引起的施工裂缝的危害性远远大于混凝土结构自身所产生裂缝,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寿命,而且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会发生渗漏现象,影响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遇到大雨时,雨水通过混凝土表面进入到混凝土内部,使混凝土的内部结构特征发生改变;当地震来临时,由于受到强力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裂缝,因为其受力不均匀,裂缝进一步影响了土木工程的质量,对土木工程的使用年限产生不利影响。
2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
2.1材料问题
混凝土的主要构成材料为水泥以及相关的化学添加剂。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在进行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如果品种或规则选择不当将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同时也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造成影响,从而引起裂缝。另外,对混凝土添加剂的选取和不当的剂量使用,都可能会造成混凝土的裂缝。对于水泥来说,在水化中由于热量产生较大,也会造成裂缝。因此,混凝土强度和弹性在不断提升,在拉应力和强度不平衡时,则会造成强度和拉应力无法抵抗,产生裂缝。
2.2 收缩型裂缝
收缩型裂缝主要是由于气候温度引起的,由于土木工程施工处于外部环境,当受到空气温度的影响后,就会出现收缩型裂缝。多数的收缩型裂缝都呈现于混凝土结构表面,较严重时会出现纵向裂缝。当水泥与外部空气发生作用时,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差,这一温度差可能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定应力,混凝土的抗拉伸性能较弱,再加上受到温差的影响,就会形成混凝土内外温差,从而产生收缩型裂缝。
2.3 施工工艺的原因
这方面的原因如果进行细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施工建设单位基于提升施工效率的需求,在施工工序规范的细节性和全面性上不够重视,将一些施工环节的整体流程进行简化,从而使得混凝土原材料的应用状态在并没达到符合要求的标准时就进入到下一个施工流程。施工环节的执行力度不到位,则混凝土必然会出现裂缝问题。第二,关于施工工艺的应用原则,应当把握好适宜性和专业性两方面原则,不但要保证所应用的施工工艺符合具体工程建设的要求,在实际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中,也要注意设备参数调整和优化,技术应用流程的规范性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的防治措施
3.1合理配置混凝土原材料
为了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首先从基础环节,混凝土的配置和搅拌工作中,需要混凝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要保障质量是否达标,混凝土的碱含量是否控制在规范允许以下,采用的骨料和其他材料以及添加剂的情况,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按照混凝土的适配情况进行试验,对于混凝土的刚强度,抗压程度,耐久性进行试验。通过混凝土的实验报告,将混凝土中出现的砂石,外加剂,水含量进行计算,达到最佳的配比方案,进行使用和计算。对于添加剂、水泥、砂石的分量需要适当的计算和不断的实验,通过现场的搅拌获取混凝土的使用。同时配比正确之后,需要严格按照材料的添加情况,维持混凝土的湿润,但是也要避免机器在搅拌的过程中受潮情况,搅拌完成,避免出现分离和脱落的现象,这样才能够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3.2设置施工缝
混凝土裂缝主要是因为涨缩、应力造成的结果。而施工缝是为混凝土涨缩提供冗余,降低内部应力。做好施工缝的建设和养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混凝土裂缝问题。同时,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其防水性能也要达标,可以在施工缝位置增设止水带,焊接镀锌钢管导水。止水带要严格控制设定位置,焊接足够牢固、封闭,不得出现漏焊、焊穿等问题,这样焊缝部位就不会漏水影响混凝土性能。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浇筑面进行清理,涂抹一层处理剂、表面凿毛,可以提高混凝土浇筑面的防水性、黏结性。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方案,在第一层浇筑完且初凝前浇筑第二层,层层递进。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要选在最佳时机施工,不得间隔时间过于太长。
3.3注重施工工艺的选择和执行
一方面,施工技术人员和组织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土木工程建设类型,在施工建设中所应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选择和优化,并且在整体的施工环节推进实施前,对于整体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进行及时的沟通交底,确保施工技术人员人人熟悉工作目标,管理人员也掌握相应的管理工作要点。另外,在施工程序和要求确定后,关于施工流程的执行落实,无论是从管理人员自身还是从施工技术人员的角度来说,都应当意识到严格执行施工流程对于混凝土裂缝预防的重要意义,从而严格按照相应施工流程的要求开展工作。技术人员积极提高个人的施工技术操作水平,并逐步锻炼个人处理施工技术应用中临时问题的能力。管理人员从思想意识到管理方法上进行全面的提升,一方面引起对于施工工艺执行落实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在管理方法上注重先进性和合理性。并注重借助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管理工作。
3.4结构加固方法
在土木项目建设中,如果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现象,可以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时,首先在工程结构四周安设加固工作所需要的支撑点,加设预应力钢筋,然后有效的修补混凝土裂缝。采用有效的结构加固方法解决施工裂缝问题,能够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性能,促使土木项目工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最大程度上增长土木项目的使用年限。
3.5配筋设计
施工人员要做好配筋设计,而且要做好土木的加固技术手法,从而提高结构板和梁的加固质量。在现阶段建筑行业进行结构加固的过程中,通常选择双向双层长度方法开展施工,这样做的方法既提高了结构板和梁的质量、建筑的温度,又能进一步控制裂缝的产生。提前做好对工程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要求施工人员对建筑物钢筋的间距有明确的把控,从而实现减缓裂缝产生的时间。合理科学的使用钢筋和混凝土,并适当地添加一些外加剂,也可以达到减轻混凝土的热胀冷缩所产生的结构裂缝的问题。
结语
建筑企业在发展经济时需要注重土木工程的质量问题。争取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作出最佳的建筑工程。从业人员更是需要秉公职守,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为我国的建筑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崔坛景.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6).
[2]荣晋钢.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治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5).
[3]宋国栋.简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7).
论文作者:雷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土木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成因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