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养蝎脱贫致富——上当受骗索陪无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脱贫致富论文,无期论文,本想论文,上当受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4月2日,景泰县草窝滩乡陈槽村农民吴佳奎哭诉了他和50多名乡亲投资养蝎、上当受骗、索赔无路的遭遇。为此,记者对他反映的事进行了深入采访。原来,事情是这样的———高额利润诱惑人
1998年3月,河南省伊川县城关镇南府店村村民陈成森来到景泰县工商局,申请开办景泰县一条山镇华鑫蝎场。在登记时,陈成森提交了河南省伊川县华兴养蝎场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景泰县工商局根据以上证件,于1998年3月17日给陈成森颁发了景泰县一条山镇华鑫蝎场营业执照,地址在一条山镇黄河路,负责人陈成森,经济性质为个体。此后,县广播局有线电视台根据工商局审核的“广告发布通知书”于1998年3月25日至4月3日和1998年4月8日至4月27日播放了广告。县教育电视台依据广告主陈成森提交的户外广告登记申请表、伊川县华兴养殖场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工商局审查过的“广告发布通知书”,于1998年5月5日至5月30日在电视上播发了广告。
签订合同欺骗人
在“当月养殖、当月见效”的广告语诱惑下,吴佳奎等当地群众纷纷来到一条山镇华鑫蝎场,与陈成森签订养蝎合同。然而,这些急于致富的村民没有发现,他们养蝎的合同不是与华鑫蝎场签的,而是与远在河南的华兴养蝎场签的。由于在签合同时没有认真审查合同主体,这为以后的索赔造成了相当的困难。据景泰县法院查明,在此期间,陈成森仅收到有据可查的蝎种款就达84625元。养殖户们满怀致富的希望,购回蝎种后精心饲养。就在大伙儿憧憬未来,准备在蝎子养殖上大干一场时,却传来了陈成森及其蝎场人员携带蝎款不知去向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养殖户们个个都傻眼了,这可是他们养家胡口的血本钱啊!
农夫一怒民告官
1988年6月,在乡亲们推举下,吴佳奎专程到河南伊川寻找陈成森,结果未能找见。
养殖户们在索赔无门情况下,将景泰县工商局、广播局、教育电视台告上法庭。他们认为工商局对陈成森进行个体养蝎登记不合法,且对养蝎广告审查不严;教育电视台、广播局发布广告不严格审查,在电视上作虚假广告,使养殖户们上当受骗,要求赔偿损失16万余元。景泰县人民法院在对原告和被告提交的证据进行了认证后认为,被告景泰县工商局给陈成森进行个体户登记时,没有严格按照《城乡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9条关于“个体户异地登记应收存营业执照及其副本”的规定,使陈成森利用原“华兴养蝎场”执照与吴佳奎等农户签订了合同,给原告造成了损失,应承担过错的主要责任;被告广播局、教育电视台发布广告时没有严格按照《广告法》第24条广告主申请发布广告时“应提交营业执照”的规定,没有审查陈成森的营业执照,对工商局审核过的“广告发布通知书”的内容,没有按自己的职责进行严格再审,故应承担一定的过错责任。尽管教育电视台进行了审查,但合同样本主体与“发布通知书”及申请表主体矛盾,属审查不严。由于吴佳奎等原告在签订合同时没有认真审查合同主体,亦有一定过错。为此,景泰县人民法院判决县工商局向农户赔偿42312元,县广播局赔16925元,县教育电视台赔8463元,吴佳奎等农户自己承担16925元。三被告共赔偿67700元,占农户损失的80%。对吴佳奎等农户提出的其他要求,法院驳回不予支持。
宣判后,吴佳奎等农民的心总算定了,虽然损失一些钱,但能收回一大半,他们也知足了,然而,景泰县工商局、广播电视局、教育电视台对此判决不服,向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景泰县工商局认为他们登记和审查的主体是景泰县一条山镇华鑫蜴场,而养殖户签订合同主体是伊川县华兴养殖场,与工商局审查无关,不承担赔偿责任。县广播局认为,有线电视台是严格按照工商局审查的“广告发布通知书”核定内容播发广告,没有误导养蝎户的图像及文字说明,不应承担赔偿责任。教育电视台认为,他们采访了部分原告,对养蝎情况进行了调查,证实为真实的,所以广告不是虚假的。2000年12月2日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撤销景泰县人民法院(1998)、景川民初字第246号民事判决,发回景泰县人民法院重审。
索赔上访路漫漫
事情至此,养蝎给索赔上访路漫漫养殖户们造成的经济损失已成不辩的事实。而为了打官司追回损失,作为养蝎户诉讼代理人、本身也是受害者的吴佳奎变卖了家产,专程赴河南伊川取证,到白银找法律顾问,还支付了诉讼费、律师费,据他说,已花去了近2万元,欠了一屁股债。现在他的两个小孩因无钱交付学费而辍学,妻子无法忍受债主三天两头上门讨债的日子,也提出要与吴佳奎离婚。说起这些,吴佳奎泪流满面、伤心不已。他对记者说,为了讨回损失,他奔波了近3年,吃尽了苦头。他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引起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尽快挽回损失。
联系电话:0931-8123482
标签: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