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阶段电力企业相关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优化电力系统经营环境,降低用电用户的用电成本,来落实政府机构和电力企业制定的相关政策。本文通过查阅总结了大量相关文献,分析了当前市场化交易用户现状、抄表核算工作的新要求、电子化结算在电费抄表核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影响提高供电企业市场化交易用户电子结算率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供电企业市场化交易用户电子结算率的有效策略,包括维护供电企业的电子档案及参数,提高抄表管控水平、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及时对单据进行归档以及落实用户跟踪制度,做好电量趋势预判工作。
关键词:供电企业;市场化;用户;电子结算率
一、前言
当今社会国民基本需求之一是电力系统,工商用户最敏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电能。因此,采取相应手段来优化电力系统经营环境,降低用电用户的用电成本,来落实政府机构和电力企业制定的相关政策。电力市场的深入改革,电力的基本属性也逐渐倾向于商品化,用户用电计划和电价也由政府部门监管转变为市场需求情况决定。据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相关数据统计来看,全国市场化交易已经累计有约1.7万亿千瓦时用电量,相比2016年增长约50%,且市场化交易电量在全国用电量中占比已经达到四分之一以上,相比上一年增长近10个百分点,工商企业电费支出金额降低近500亿人民币。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电力市场化交易对于降低用户用电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供电企业市场化交易结算是电力企业市场化、用户市场化以及电网市场化三个主体交易市场化的结果凭证。市场化交易结算是在原有电费结算机制的基础上,在结算流程上又加入了新的结算环节,将传统电费结算机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既保证了结算结果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又可以实现市场化兑现结果。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市场化交易用户数量在全国电网供电用户中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差异。据相关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市场化用户比例高于70%的省份占全国省份的一半以上,也有部分省份市场化用户数量占比仅仅10%左右。这一统计结果可以显示出各个省份地区市场化交易用户数量差异既和国家开放用电政策和计划相违背,也与国家逐渐增加市场化用电量的精神不符,不利于降低工业用电成本。
二、抄表核算工作的新要求
当前国家地市局相关部门主要负责所管辖区域用电量抄核收、电费结算以及电费复核。每个月份3日之前,各个地区的地市局需要按时完成市场化交易用户用电量的抄核收工作,把用户状态转变为“待发行”,电力核算系统会自动锁定电费状态,直至推送“用电量抽取”到市场化交易结算中心。换句话说,每个月月底到推送“用电量抽取”到市场化交易结算中心工作完成仅仅给地市局留了两天的时间。以往通常情况下,地市局会在每个月5日之前发行专变用户,如果有个别特殊情况,可以允许其推迟到24号之前发行,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适当调整。如果电量统计结果出现错误,电费的退还、补差价也可以直接在地市局部门就能完成。相反,供电企业市场化交易却将这一结算机制进行了彻底改革,一旦出现电费计算失误,电费退补必须要去省级市场化交易处理中心进行,流程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也有损出现差错地市局的形象。因此,结算期限的大幅度缩减,导致地市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电费核算、结算和复核工作,且不能出现失误,这也是用户市场化对电费抄核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三、电子化结算在电费抄表核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电子化结算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电子化结算可以有效提高电费结算效率、节约人力成本和用电成本。近年来,电费和核查、结算和复核工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电子化结算效率低、核算员容易出错。电子化结算有效改善了传统半电子、半手工的处理方式,不用人工跑单,取消纸质凭证流转,直接加盖电子章,校验方式转变为电子化,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核对方式。电子化结算在保障结算准确度的同时,也大幅提高了结算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电子化结算全面提升电费管理水平。实现电费支付电子化的有效改革,消除了财政、人行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了电费核算、结算和核查的财务监管力度。同时电子化结算也为财政、、银行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降低了用户、抄表员随意篡改数据所带来的风险,提高电费资金管理安全性,更加科学规范了电费管理工作。
电费结算电子化是一次以电子支付制度为基础的财政管理创新手段,其实施效果取决于具体的应用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应当在坚持电费结算制度框架不变、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借鉴经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推动供电企业市场化用户电子化结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电子结算率的计算方式如下:
电子结算率=(成功抄表计量点数/当月应抄的远程抄表方式计量点数)*100%
其中,公变、专变以及企业当月应抄的远程抄表方式计量点数的统计方式应按照所有用户来统计;低压用户当月应抄的远程抄表方式计量点数应包含营销系统计量自动化成功远程抄表标识推送计量点、以计量点数来统计的用户数量、正常电费业务类型。
四、电子化结算失败的原因
导致电子化结算失败的主要原因和计量采集表码、数据推送或提取以及表码进入营销有关。
计量采集表码失败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量无建档,,当月业扩新增、业务办理后建档同步不及时。(2)计量采集失败,终端离线,信号、终端出现故障;或负荷割接后无更新终端采集关系、规约或表地址档案问题、集中器下行通讯模块故障、载波信号不稳定、电表故障等。(3)表码未推送到中间库,建档质量问题导致表码不推送到中间库,如计量点号不符合规范(不为数字、超过20位),重复建档等。
数据推送或提取问题主要有档案不一致,“户号+资产编号”两个系统不一致,导致中间库表码无法推送到营销,或营销提取表码失败;翻月、开放问题,抄表例日未设置为1日,抄表区段的抄表方式未设置为远程抄表,或用户未开放抄表,以及翻月后调整营业单位,造成开放的数据跟抄表计划的供电单位不一致,导致无法获取数据。此外市场化交易用户推送的冻结表码不全,例如推送正向功,反向示数没有推送到中间库或用户之前已获取过表码,但是发现表码不对或者抄表算费作废,如果重新开放后计量没有重新推送表码,也无法再次获取数据。
表码进入营销主要有档案问题和自动抄表录入问题,例如自动抄表后计量点抄表方式却没有设置为远程抄表;不抄表用户已调整到不抄表区段,但用户抄表周期未设置为不抄表或台区考核户现场已暂停,但变压器状态仍为运行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纳入数据统计分母。其次,营销系统远程获取表码后进行了抄表收费作废,并且手工录入表码或冲正退补对止码进行修改,也会引发自动抄表录入问题。
五、提高供电企业市场化交易用户电子结算率的有效策略
对营销与计量每月自动抄表失败清单进行比对,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一般可分四大类。
5.1 加强自主运维,提升计量运维指标
针对电子化结算中的信号问题,可以通过更换运营商、放大信号或在抄表期拆回后上传数据的方式加以改善;终端、电表或模块故障问题可以直接更换设备或模块;通过组织业务骨干专项帮扶,根据现场勘查情况更换方案、调整设备位置、负荷割接等方式来解决载波信号不稳定问题。
5.2加强批量业务的监控力度,保证及时归档
对业扩新装,特别是统建小区楼盘批量新增工单做好监控,临近月底归档的需同步做好终端采集关系维护、档案同步及采集调试。大规模周期轮换及时归档,做好终端采集关系维护、档案同步及采集调试,确保两个系统“户号+资产编号”一致。通过存量“户号+资产编号”来保证终端采集关系一致,抄表区段例日设置为1日,抄表方式设置为远程抄表,不抄表用户抄表周期设置为不抄表,用户档案及所属抄表区段的供电单位一致。
5.3 规范性计算电费,提高准确度
对抄表算费作废工单进行专项分析,严格管控手工抄表开放、提级录入,禁止计量采集有表码但仍手工录入的情况存在。每月冲正退补、电费退补应低于万分之二,降低电费出现的差错概率。
六、结语
基于当前电力市场改革力度逐渐增大的背景,供电企业可以选择主动拥抱改革,也或许会被改革后的市场抛弃。市场化交易不断扩大的形势导致高效做好抄表核算工作已成为当前供电企业无法逃避的问题。电力企业对市场化交易用户的电子化结算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电费抄核收工作人员只有紧跟改革步伐,探索出切实可靠的工作模式,才可以为电力改革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志,宋岩. 电费抄核收一体化智能作业新模式的构建[J]. 企业管理,2016(S2):552-553.
[2]张君美. 浅议如何加强县级供电公司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J]. 会计之友,2011(36):33-34.
[3]魏欣冉. 电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分析与探索[J]. 企业管理,2016(S2):468-469.
[4]王英男,赵庆杞. 大型供电企业实现信息一体化的基本途径[J]. 电网技术,2000,24(9):39-42.
[5]冯贞. 内部市场化理论与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的结合与实践探索[J]. 商业经济研究,2013(14):89-90.
[6]段青,赵阅群,颜磊,等. 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目标的主动配电网负荷转供优化方法[J]. 电网技术,2016,40(10):3155-3162.
论文作者:林慧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抄表论文; 电费论文; 用户论文; 电子化论文; 用电量论文; 方式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