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生学习数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陈月容

探讨初中生学习数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陈月容

通过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生学习数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前预习准备不充足,课堂学习主动参与不强,课后作业不认真等三个方面。为此,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数学学习方式;进一步转化我们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相应地改进评价方式。

一、研究问题根源与目的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传统教学把学习片面地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使得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一种外在于学生的控制力量,从而影响了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充分发挥。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转变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

(二)探究理想与现实存在的矛盾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但是,从我们的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对数学学习缺乏情感投入和兴趣。学习动机缺乏内在动力,从对学习内容来看,停留于如何解题的机械学习,很多情况下没有真正领会数学思想。由此可见,目前我们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要解决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必须对初中生在学习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改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

二、研究过程中的实施方法

(一)调查研究的针对性目标

1.调查对象的选取

我们选择了初中新生,我们特意选定七年级为调查对象,是因为:一方面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随着学习难度加深、学习任务增加等新情况,更需要在学习方式上予以恰当的指导;另一方面,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对他们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他们在学习方式上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这是实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三、当前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1.课前学习准备不足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学生可能没有把课前准备看成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课前的查找资料、大量阅读、收集信息、课前预习应是学习过程的基础和起始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缺乏足够的学习准备,必然会影响到后续的学习过程。

2.课堂学习主动参与不强

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 “课堂气氛不活跃”、“不举手回答问题”、“听不懂也不问、装懂”、“不主动思考、有懒惰思想”。

3.课后作业不认真

课后学习(含作业)也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的认识只停留在是否写作业了,作业写的如何,错题是否改正等问题,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意义,不是将其作为学习过程的延伸。因此,课后作业只是被学生作为一种任务来完成,其对先前学习的巩固以及对后续学习的基础意义没有真正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方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倾向

初中学生和家长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受社会的影响比较大,受就业形势左右,对于有些对以后就业有帮助的学科知识,为以后就业做准备而学习,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直接源于对知识的渴求,而是带有某种功利倾向。如:“只有学好数学才能考上好大学”,“学会数理化走遍天底下” 等观念还依然存在。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存在依赖心理

学生普遍对数学学习存在畏惧心理,尤其对初中新生来说,他们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方面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他们从小学就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师进行详尽的解题思路讲解,授课教师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反复讲解,精讲多练,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模仿练习。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形成依赖心理,而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充分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和高涨的激励情绪”,也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3.传统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数学老师都比较侧重于采用大量的习题讲解和巩固练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同时,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分数论英雄的现象依然存在。从而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及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纳入评价范围,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因素。

四、思考与对策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首先要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中有教师的情感投入,用尽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求知欲,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开发,由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吸收的数学知识,主要是围绕教科书进行的,而教科书的权威性及结果的统一性,决定了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很小,这就要求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师的灵活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需要,促进自主学习

许多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他们认为“数学太难学了,不知从何下手,我学不好”。因此,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基础。作为教师应时常思考:“学生对数学学习会有兴趣吗?”“兴趣可能从那产生?”以及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条件,使学生尽可能地了解数学知识、数学历史、数学家,学生们熟悉数学了,就会产生初生的新鲜感,进而萌生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三)改进学习评价方式,完善学习方式

首先,我们也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尽量从学生本身角度去看问题,要注意学生本身的个性特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才能做到个性化。其次,必须积极采取各种新的评价方式,不只关心学生的知识的学习结果、学习成绩,还要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相呼应,把学生的数学实践作业、一题多解、作图题、质疑题、论证题等纳入评价内容,实现数学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和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论文作者:陈月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探讨初中生学习数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陈月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