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生沥青抗老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飞[1](2021)在《木焦油基再生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沥青路面具有优良的行车体验,易于修复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耐久性不足,易老化破坏的缺点。老化后的路面材料经铣刨后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合理有效地利用废旧沥青可以节约石油沥青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我国毛竹产量排名世界第一,具有丰富的毛竹资源,本文采用环境友好、来源广泛的毛竹裂解木焦油作为老化沥青再生剂的主体部分,附以生物质纤维等其他添加剂制备复合再生剂再生老化70#基质沥青及SBS改性沥青。以RA-102再生剂作为对照组,结合物理性能、流变性能、化学特性及微观特性等试验探究木焦油基再生剂沥青结(混)合料的性能和再生机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木焦油基再生剂各组分占老化沥青质量的比例为:15%木焦油、0.3%生物质纤维、5%增塑剂、0.3%增容剂、1%稳定剂。(2)与RA-102再生沥青相比,木焦油基再生沥青具有更好的热储存稳定性,木焦油基再生剂不易与沥青产生分离,在搅拌均匀的前提下,木焦油基再生沥青的可储存时间更长,使用性能更稳定。(3)物理和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木焦油基再生剂可显着提高老化沥青的低温延展性和抗裂性能,但会略微降低老化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由于生物质纤维的加筋作用,木焦油基再生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略优于RA-102再生沥青。(4)组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老化沥青相比,木焦油基再生剂再生沥青饱和分和芳香分含量增加,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减少,再生剂可通过稀释作用溶解老化沥青质,补充轻质组分达到恢复老化沥青使用性能的效果。红外光谱试验结果表明沥青再生后S=O键和C-O键强度减弱,再生SBS改性沥青还表现出对应丁二烯的C=C键强度略微增强,木焦油基再生剂可与SBS改性剂发生化学反应,修复改性剂的网状结构。(5)微观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木焦油基再生剂可促进老化沥青蜂状结构的分解,减小蜂状结构的面积占比,提高分散相和连续相的含量,减小沥青表面的粗糙度,较好地恢复老化沥青的表面形貌。(6)AC-13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木焦油与生物质纤维协同作用可显着提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柔韧性,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木焦油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优于RA-102再生沥青混合料。研究木焦油及其复合再生剂对老化沥青使用性能恢复的内在机制对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我国废旧沥青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与实践意义。
李晓兰[2](2021)在《西北强紫外线地区老化沥青的再生及其粘附特性的微观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在路面建设过程中添加废旧沥青混合料(RAP)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主流趋势,其中,对RAP中老化沥青的再生是重中之重。西北地区紫外线辐射强,导致沥青除了遭受热氧老化以外,也受到严重的光氧老化。因而西北地区沥青再生剂的研发不仅要考虑热氧老化的影响,还要兼顾紫外老化的影响。此外,目前沥青再生过程中还面临着两大难题:其一,再生剂与老化沥青的扩散融合现象;其二,再生后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问题。这两大难题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能和再生后路面路用性能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研发了一款针对西北强紫外线地区老化沥青的再生剂,并研究了再生沥青的各项性能。此外,从宏观、微观、模拟三个角度研究了再生剂在老化沥青中的扩散融合规律。最后,采用接触角、红外光谱的试验手段研究了再生沥青的宏观粘附特性及微观粘附机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通过对比压力老化沥青和嘉峪关地区RAP中回收沥青的性能,确定了西北强紫外线地区代表性老化沥青试样为实验室模拟紫外老化50h沥青;选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基础性能为指标,确定了自制生物油再生剂的最佳配比;再生沥青的基础指标、布氏旋转粘度、流变试验结果表明,沥青再生后其随针入度、延度增大,软化点下降,布氏旋转粘度降低,车辙因子和复数剪切模量降低,相位角增大,各项性能均可恢复至原样沥青水平甚至更好;搅拌温度越高、搅拌时间越长、再生剂掺量越多、沥青紫外老化程度越浅,再生后各试样的针入度、延度越大,软化点和布氏旋转粘度越小,车辙因子和复数剪切模量越低,相位角越大。(2)再生剂与老化沥青的扩散融合现象满足Fick定律。扩散初始阶段,随扩散时间增加,软化点变低,CH2反对称伸缩处的校正峰面积变小,饱和脂肪酸酯C=O和芳香酸酯C-O伸缩处的校正峰面积变大,MSD曲线中均方位移迅速增大,沥青变软,扩散系数变大,表明再生剂与老化沥青扩散融合的量很大。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扩散速率慢慢变低。扩散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再生剂与老化沥青扩散融合的效率。试样老化程度变深,扩散系数变大,但是变大的速度变低,说明扩散现象在持续,但速率变慢。(3)沥青再生后,粘附功、粘聚功、配伍率逐渐增大,剥落功逐渐减小,说明沥青再生后和集料的粘附性能特性逐渐变好,再生沥青的水稳定性变好。再生过程中,搅拌温度越高、需再生的沥青老化程度越低,再生后沥青和集料的粘附特性越好;但搅拌时间越长、再生剂掺量越多,再生沥青粘附性能呈现先变好后变差的规律,在对沥青进行再生的过程中,应控制好再生剂与老化沥青的搅拌时间及再生剂掺量。(4)紫外老化沥青与生物油再生剂为物理混合,并未产生化学反应。沥青再生后,羰基和亚砜基的校正峰面积均下降。随搅拌时间增加,搅拌温度上升,再生剂掺量越多,试样老化程度越高,再生沥青的羰基校正峰面积均下降,亚砜基处的校正峰面积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干燥条件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粘附性能与有水存在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剥落能力均取决于沥青色散分量的大小。表面自由能指标与红外光谱(FTIR)中的羰基校正峰面积相关性很好,用羰基校正峰面积表征沥青再生前后的微观粘附机理是可行的。
李晋,于淼章,崔新壮,李英勇,盛余祥[3](2021)在《废机油残留物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文中研究指明以废机油残留物(REOB)作为沥青再生剂,从REOB自身、REOB再生沥青及REOB再生沥青混合料3个层次进行老化性能研究.通过延时薄膜烘箱老化试验(TFOT)(老化时间分别为5、10、15、20、25h),测定了REOB再生沥青、RA5再生沥青和基质沥青的质量及黏度变化,并采用弯曲梁流变试验评定3种沥青老化后的低温性能;利用对应的3种沥青混合料设计铺筑了室内足尺试验路面层,并采用自主研发的回转式加速加载试验系统(RALT)在常温及高温下开展了路面加速加载试验来评估其长期抗疲劳性能.结果表明:REOB再生沥青的抗短期老化性能(TFOT老化时间不超过10h)比RA5再生沥青好,但不如基质沥青,而其抗长期老化性能(TFOT老化时间不少于15h)最差;在长期老化后,REOB再生沥青因劲度急增且应力松弛性能骤降从而极易导致低温开裂;高温老化明显加剧了REOB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在RALT加速加载条件下弯沉值的增长,使其在3种路面中最易发生疲劳破坏,说明将REOB用于再生沥青路面时,易使路面出现过早过度破坏.
彭样[4](2020)在《桐油和废食用油再生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沥青路面在进行养护和改建时会产生大量废旧沥青混合料(RAP),使用再生剂是使其性能得以恢复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使人们开展了对植物油类再生剂的探索,不同植物油的性能各异,需要分别进行研究。因桐油原产于中国,其出油率高、绿色环保、可再生、与沥青的相容性好,因此本文选用桐油(T)作再生剂,对老化后的70号基质沥青(70a)和SBS改性沥青(SBSa)进行再生,重点研究了桐油再生沥青及其混合料的使用性能,并与废食用油(W)的再生效果进行对比。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添加不同掺量的T和W的70a和SBSa进行常规性能及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老化沥青中添加T和W后,针入度和延度上升,软化点和黏度下降,且随掺量的增多前述变化越显着,70a+6T(W)和SBSa+4T(W)的各指标基本恢复;T和W的添加显着改善了老化沥青的低温性能及PG(Performance Grading)分级的温度范围,但会削弱沥青的高温稳定性,然而零剪切黏度拟合值等表明控制T和W掺量可保障其高温性能与原样沥青水平相当。综合考虑T和W的再生效果,推荐T和W对于70a的最佳掺量为6%,对SBSa的最佳掺量为4%。随后,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比分析原样、老化、再生沥青及T和W的官能团组成及微观结构,探究T和W与沥青的再生机理。结果表明,沥青发生老化后IC=O和IS=O强度指数增大,T和W可稀释70a中二者的含量,但并未对SBSa有同样影响;再生沥青在1745cm-1处产生了新峰,是由于T和W中含大量羧酸。同时发现T比W中具备更多的芳香族化合物和塑性物质,T与沥青的相容性更好,改善沥青韧性和塑性变形.的能力更强。最后,以最佳掺量的再生沥青:70a+6T(W)和SBSa+4T(W)制备混合料为试验组,以70号沥青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其各项性能。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且前者大部分性能更优,此外,发现同掺量下,桐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及抗老化性能都优于废食用油再生沥青混合料,不过疲劳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韩方元[5](2020)在《寒区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公路建设已经从单纯的大规模建设转入新建与养护维修并重的阶段,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利用成为各省、地区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是旧路维修与改造升级的重要课题。发达省份对热再生领域已经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而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内蒙古冬严寒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不能照搬其他地方的经验。因而,本文依托呼伦贝尔国道111线尼尔基至腾克段一级公路改造升级工程,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寒冷地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论文首先针对回收沥青混合料变异性大的问题,通过对RAP进行预处理,将RAP分为三种规格,并采用抽提—微孔滤膜真空减压过滤—蒸馏装置对三档RAP材料分别进行了沥青与矿料的分离,使集料与沥青的变异性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可靠地实现了沥青与集料的分离。第二,探索确定了固相萃取法用于沥青四组分分析的具体试验方法,然后采用固相萃取法结合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对不同老化途径的沥青进行了四组分和结构分析,发现沥青老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氧化反应,饱和分减少、芳香分转化为胶质、胶质转化为沥青质,并生成了羰基、亚砜基等极性官能团。第三,针对寒冷地区特性研制了沥青再生剂,通过试验对再生剂的性能以及不同再生沥青的再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再生剂不仅能够恢复老化沥青的性能,而且10℃延度指标远优于原状沥青,因而对寒冷地区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并通过固相萃取法-紫外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研制的再生剂的再生机理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发现研制的再生剂不仅补充了老化沥青中的软质组分,还与老化沥青组分之间发生了一定的溶解反应,使老化沥青中的沥青质分子团分散、溶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羰基和亚砜基。第四,对不同RAP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目标配合比设计与路用性能试验,试验表明添加了再生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最后,根据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长期老化前后的低温性能与冻融循环性能作为寒冷地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关键控制指标。
樊现鹏[6](2020)在《沥青老化及再生多尺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沥青材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沥青的老化会严重的影响路用性能,最终导致路面产生病害。目前研究沥青老化过程主要集中在老化对沥青的路用性能和内部化学组分的影响,沥青的宏观性能和微观性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无法准确把握。同时也导致老化沥青与再生剂之间作用机理的认知不清楚,制约着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论文开展了沥青老化及再生多尺度特性研究,为沥青抗老化性能以及再生技术等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采用人工模拟老化制备不同程度的PAV老化沥青。通过三大指标、布氏粘度、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弯曲梁流变仪(BBR)试验,对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老化前后基本宏观流变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老化会使沥青的高温性能得到提升,低温抗裂性逐渐下降。同时SBS改性剂的加入可以缓解老化对沥青性能的影响,提高沥青的抗老化能力。通过Arrhenius黏度调和公式确定再生剂最佳掺量,在再生剂最佳掺量下,沥青的宏观流变性能均得到明显恢复,有一定偏差,但均能达到规范要求。说明沥青老化所产生的不利成分对性能的影响是无法被忽略。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红外光谱(FTIR)技术,在微观尺度下对沥青老化及再生后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了宏观、流变特性与微观特性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官能团对沥青宏观流变特能具有显着的影响;由于红外光谱检测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和操作简单等特点,提出了基于红外光谱技术评估沥青老化程度,为实际工程提供可靠的指导;沥青老化及再生后宏观尺度与微观尺度下的力学性能变化呈现出一致的规律,表面宏观力学行为是微观力学特性变化在宏观层面的体现;提出“表面活化理论”再生机理的假设,基于微观粘附和界面分析,探讨了再生剂与老化沥青之间的作用机理,表明再生剂能激活老化沥青的表面性能,达到恢复沥青性能的目的。综合分析,论文采用宏观性能、流变性能、化学官能团以及微观特性等多尺度分析方法,从理论上阐述了沥青老化及再生后宏观、流变特性与微观特性之间的联系,对实体工程中沥青抗老化性能以及再生技术等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栗煜东[7](2019)在《液体橡胶改性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橡胶材料属于无定型聚合物,常温下具有弹性,在受力变形之后能够及时恢复形状,并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等特点,目前在沥青改性中应用广泛。迄今为止,橡胶沥青的传统制备方法是直接将固体的硫化橡胶颗粒投入沥青中加以搅拌,得到的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能加强,但施工过程中需要很高的温度,且存储稳定性不足。为解决这一类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者提出多种方法,可归纳为三类:加入胶粉的同时掺入化学药剂使其发生化学交联、胶粉在投入沥青之前进行预处理、使用液体橡胶或橡胶胶乳。目前前两种改性方式在国内外研究较多,而第三种在国内鲜有报道。国外研究表明,液体橡胶改性沥青能够具备湿法橡胶改性沥青的优良性能,同时又能降低施工温度,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包括传统方法在内的四类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针对第四类新兴改性方法进行试验研究。以我国生产的液体橡胶为改性材料,设计正交试验来确定制备方法,通过多种性能试验对得到的沥青各方面性能进行评价。研究中设计了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以沥青的软化点、延度、旋转黏度为评价指标,来确定出相对较优的制备方法。后通过人工老化试验、DSR试验、BBR试验等得出,该种橡胶制备出的改性沥青的性能与国外研究并不一致,其高温稳定性相比基质沥青略差,而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大幅增强。另外发现其性能的变化与老化沥青再生过程相似,故研究中又将液体橡胶作为再生剂,以ZGSB型再生剂作为对照,通过流变性试验、人工老化试验等评价其对老化沥青的再生效果。研究发现,液体橡胶再生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更好,抗疲劳破坏性能与ZGSB型再生沥青较为接近。最后通过微观试验表征其内部结构和改性机理,试验发现改性沥青内部橡胶成分呈波纹状均匀分布在沥青中,制备过程中内部有化学反应发生,饱和烷烃、芳香烃等物质的含量比的提升是其宏观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综上,液体橡胶改性沥青是可行的,适用于对沥青的低温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要求更高的场合,也可用于老化沥青再生。
刘晗[8](2019)在《基于渗透再生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公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有重大意义。其中沥青路面具有行车安全舒适、噪音低、抗磨性强、养护方便等优点,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随着全国路面通车里程的迅速增长和道路服务期的延长,我国沥青路面的发展从建设高峰期逐渐转变成建设与养护并重的时期,沥青路面的养护日益重要。传统路面修复存在资源浪费、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而基于渗透再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具有很多优势,该方法一方面可以节省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有限养护资金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从而达到修复路面早期病害的目的。基于此,论文对基于渗透再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作用机理、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展开研究。论文首先总结了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类型及原因,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养护时机及常见养护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此提出基于渗透再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的适用条件;然后结合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提出再生剂的技术性能要求,并通过室内试验检测评价了三种再生剂(Ⅰ型、Ⅱ型、Ⅲ型)的渗透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渗透速率随渗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同时Ⅰ型再生剂的渗透性及抗老化性均最佳。其次,论文对再生剂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即向老化改性沥青中以外掺法按不同质量比(2%、4%、6%、8%、10%)分别加入三种再生剂得到再生改性沥青,通过检测再生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并借助DSR、BBR仪器检测其流变性能,评价再生剂对老化改性沥青的再生效果,并确定三种再生剂的最佳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剂对老化改性沥青具有明显的再生作用,再生后沥青针入度和延度均有所增加,软化点得到降低,最佳再生剂用量为68%;同时抗疲劳性能及低温抗裂性能得到提高,但高温抗变形能力下降。通过对改性沥青进行多次老化及再生试验,检测各阶段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发现二次再生沥青的基本性能稍弱于一次再生沥青的基本性能,验证了多次再生的可行性,并建议二次再生的再生剂用量在一次再生用量的基础上提高4%。最后,为验证再生剂的实际应用效果,论文结合昆山大直港桥和金鸡河大桥试验路,介绍了基于渗透再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并对试验路渗水及抗滑数据进行跟踪监测,回收再生前后沥青进行性能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渗透再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能够改善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同时能够有效封闭路表裂缝,降低渗水系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经济性高。
于淼章[9](2019)在《废机油残留物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每年仅交通运输业便产生2500至3000万吨废机油,废机油经再生工艺后仍残留的废机油残留物(Recycled Engine Oil Bottom,简称REOB)因杂质过多而无法有效回收利用,且处理不当易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为实现REOB的资源再利用,基于REOB与沥青的相似相容性,在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废机油残留物对沥青改性性能的影响和机理研究”(ZR2016EEM42)和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回收废机油残留物对再生沥青的改性行为机理研究”(J16LA17)的资助下,系统研究了REOB作为沥青再生剂的实际可行性及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本文首先对比了三种REOB(REOB-1、REOB-2和REOB-3)与规范再生剂的性能及各组分含量,验证了REOB作为再生剂的理论可行性;研究对比了不同REOB类型及掺量对室内模拟老化沥青的物理指标影响,确定出了REOB作为再生剂的最佳类型及掺量;并结合性能与组分分析揭示了REOB对老化沥青的再生机理;最后对不同模拟老化沥青混合料掺量(分别为20%、40%和60%)的REOB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组成设计,并开展了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研究,确定出了旧料的最大掺量。主要结论如下:(1)三种REOB均符合再生剂的规范要求,只有REOB-3在7%掺量下能实现对老化沥青的完全再生。四组分分析表明REOB再生老化沥青的机理是组分不完全调和,四组分间发生了不能忽视的化学反应转化及迁移;REOB的加入主要是通过降低沥青质含量及增加胶质含量来实现再生作用。(2)针入度扩散试验表明REOB在高温下(170℃)的热稳定性不足;延时TFOT老化试验表明REOB再生沥青的抗长期(TFOT老化超过15 h)老化性能不如基质沥青;REOB的加入增强了再生沥青的粘附性。(3)AC-20基质沥青混合料经室内模拟老化后回收沥青的老化较严重,需5%REOB才能实现再生;回收沥青含量从4.2%将至3.8%;3种旧料掺量下REOB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新沥青用量分别为3.4%、2.6%和1.8%。(4)REOB再生沥青混合料随旧料掺量增加,其高温稳定性不断增强,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及抗长期老化性均不断降低。综合比较各路用性能后确定旧料最大掺量可达40%。所得结论证明REOB可用于沥青再生,如此不仅能扩宽REOB的回收利用渠道,而且其推广应用必然给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杨帆[10](2019)在《桐油及桐油预聚物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沥青路面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一旦沥青路面超过服役年限,进行养护维修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为此,对基质沥青的改性与对老化沥青的再生受到了广大路面材料研究者的关注。我国的桐油产量大品种多,在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大环境下,合理利用桐油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桐油与桐油预聚物添加至50号基质沥青中对其改性,将桐油与A型再生剂添加至70号老化沥青对其再生,通过对改性沥青与再生沥青进行常规性能试验与流变性能试验以探讨桐油及桐油预聚物对石油沥青路用性能的改善作用,综合试验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桐油及桐油预聚物减弱了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增强了抗疲劳性能,但桐油预聚物对沥青高温性能的减弱作用要比桐油小,相对于桐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沥青的高温性能。同时,桐油及桐油预聚物改善了基质沥青的低温性能,且两者的改善效果相当。综合改性沥青的高、中、低温性能,桐油的最佳掺量为4%,桐油预聚物的最佳掺量为6%。(2)桐油及A型再生剂降低了老化沥青的高温性能,改善了老化沥青的抗疲劳性能、低温性能,且当两种再生剂在合适掺量范围内时都能够使老化沥青的高、中、低温性能恢复到70号基质沥青水平。2%12%的桐油再生沥青与5%20%的A型再生沥青15℃延度都未能达到基质沥青水平。10%12%的桐油再生沥青黏度能够恢复至基质沥青水平,而20%掺量范围的A型再生沥青都达不到基质沥青黏度水平,说明A型再生剂降黏效果较差。综合再生沥青的高、中、低温性能,以恢复到基质沥青性能为标准,桐油的最佳掺量为8%,A型再生剂的最佳掺量为15%。综上所述,桐油应用于基质沥青的改性具有其一定的优势,但其降低了沥青的高温性能,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求与其他改性剂复合使用;桐油预聚物改性沥青相对于桐油改性沥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沥青的高温性能,同时还能有良好的低温性能改善作用,对沥青改性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将桐油应用于老化沥青的再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再生沥青抗老化性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生沥青抗老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木焦油基再生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路线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2 木焦油基再生剂与再生沥青的制备 |
2.1 原样沥青 |
2.2 老化沥青的制备 |
2.3 木焦油基再生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2.3.1 原材料 |
2.3.2 正交试验 |
2.3.3 再生剂施工安全性 |
2.3.4 再生剂热稳定性 |
2.4 再生沥青的制备 |
2.5 本章小结 |
3 木焦油基再生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
3.1 试样制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软化点试验 |
3.2.2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 |
3.2.3 组分分析试验(SARA) |
3.2.4 红外光谱试验(FTIR) |
3.3 储存稳定性测试结果 |
3.3.1 软化点试验 |
3.3.2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3.3.3 组分分析试验 |
3.3.4 红外光谱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木焦油基再生沥青结合料性能表征与作用机制 |
4.1 试验方法 |
4.1.1 物理性能 |
4.1.2 流变性能 |
4.1.3 化学特性 |
4.1.4 微观特性 |
4.2 测试结果分析 |
4.2.1 物理性能 |
4.2.2 流变性能 |
4.2.3 化学特性 |
4.2.4 微观特性 |
4.3 本章小结 |
5 木焦油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
5.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1.1 沥青 |
5.1.2 集料和矿粉 |
5.1.3 混合料配合比 |
5.2 试验方法 |
5.2.1 高温性能 |
5.2.2 低温性能 |
5.2.3 水稳定性 |
5.2.4 抗老化性能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3.1 高温性能 |
5.3.2 低温性能 |
5.3.3 水稳定性 |
5.3.4 抗老化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2)西北强紫外线地区老化沥青的再生及其粘附特性的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研究现状 |
1.2.2 沥青再生剂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3 再生剂与老化沥青扩散融合研究现状 |
1.2.4 再生沥青粘附性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试样制备 |
2.3 试验方法 |
3 面向西北强紫外线地区老化沥青的再生剂研发 |
3.1 西北地区沥青老化与再生机理 |
3.1.1 代表性老化沥青的确定 |
3.1.2 老化机理分析 |
3.1.3 再生机理分析 |
3.2 生物油再生剂的研发 |
3.2.1 再生剂配比设计 |
3.2.2 再生剂性质研究 |
3.2.3 再生沥青抗老化性能研究 |
3.3 再生沥青基本指标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沥青再生前后基本指标变化 |
3.3.2 温度对基本指标的影响 |
3.3.3 时间对基本指标的影响 |
3.3.4 再生剂掺量对基本指标的影响 |
3.3.5 不同老化程度沥青对基本指标的影响 |
3.4 再生沥青流变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3.4.1 再生前后流变特性变化 |
3.4.2 温度对流变特性的影响 |
3.4.3 时间对流变特性的影响 |
3.4.4 再生剂掺量对流变特性的影响 |
3.4.5 老化程度对流变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再生剂与老化沥青的扩散融合规律及机理 |
4.1 再生剂与老化沥青的扩散机理与试验方法 |
4.1.1 扩散理论 |
4.1.2 试验方法 |
4.2 宏观扩散试验 |
4.2.1 试验数据分析 |
4.2.2 温度对扩散的影响 |
4.2.3 沥青老化程度对扩散的影响 |
4.3 红外扩散分析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时间对扩散的影响 |
4.3.3 温度对扩散的影响 |
4.3.4 沥青老化程度对扩散的影响 |
4.4 分子动力学扩散模拟分析 |
4.4.1 建模 |
4.4.2 模型验证 |
4.4.3 扩散模拟 |
4.4.4 时间对扩散的影响 |
4.4.5 温度对扩散的影响 |
4.5 宏微观试验与模拟的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再生沥青的宏观粘附特性及微观粘附机理 |
5.1 表面自由能理论 |
5.1.1 计算方法 |
5.1.2 表面能及其分量试验结果 |
5.2 SFE粘附性能分析 |
5.2.1 沥青再生前后粘附特性变化 |
5.2.2 温度对SFE指标的影响 |
5.2.3 时间对SFE指标的影响 |
5.2.4 再生剂掺量对SFE指标的影响 |
5.2.5 不同老化程度沥青对SFE的影响 |
5.3 基于FTIR的再生沥青粘附特性微观机理分析 |
5.3.1 沥青再生前后FTIR变化 |
5.3.2 温度对FTIR的影响 |
5.3.3 时间对FTIR的影响 |
5.3.4 再生剂掺量对FTIR的影响 |
5.3.5 不同老化程度沥青对FTIR的影响 |
5.4 SFE粘附性能的影响分析 |
5.5 SFE与 FTIR的相关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DSR频率扫描 |
附录 B 分子动力学模拟扩散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废机油残留物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再生剂 |
1.1.2 沥青 |
1.1.3 沥青混合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延时TFOT试验 |
1.2.2 布氏黏度试验与弯曲梁流变试验 |
1.2.3 加速加载试验 |
1.2.4 落锤式弯沉仪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EOB的抗老化性 |
2.2 REOB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 |
2.2.1 质量损失 |
2.2.2 黏度老化指数 |
2.2.3 蠕变劲度及蠕变速率 |
2.3 REOB再生沥青混合料试验路的抗老化性 |
3 结论 |
(4)桐油和废食用油再生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再生剂的研究现状 |
1.2.2 再生沥青及其混合料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的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再生沥青制备及性能试验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沥青 |
2.1.2 桐油 |
2.1.3 废食用油 |
2.1.4 集料和填料 |
2.2 再生沥青的试验加工工艺 |
2.2.1 老化沥青的制备 |
2.2.2 再生沥青的制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沥青加速老化试验 |
2.3.2 沥青常规性能试验 |
2.3.3 沥青流变性能试验 |
2.3.4 沥青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 |
2.3.5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试验 |
2.3.6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试验 |
2.3.7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试验 |
2.3.8 沥青混合料动态间接拉伸劲度模量试验 |
2.3.9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 |
2.3.10 沥青混合料加速老化 |
第3章 桐油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
3.1 桐油再生沥青常规性能分析 |
3.1.1 针入度和当量脆点 |
3.1.2 软化点 |
3.1.3 延度及测力延度 |
3.1.4 旋转黏度 |
3.2 中高温流变性能分析 |
3.2.1 温度扫描试验 |
3.2.2 频率扫描试验 |
3.2.3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
3.2.4 沥青PG高温分级 |
3.3 低温流变性能分析 |
3.3.1 BBR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2 沥青低温PG分级 |
3.4 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4.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1 混合料拌和/压实温度 |
4.1.2 混合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 |
4.2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分析 |
4.2.1 马歇尔稳定度 |
4.2.2 动稳定度 |
4.3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分析 |
4.4 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分析 |
4.4.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4.4.2 冻融劈裂试验 |
4.5 混合料间接拉伸模量 |
4.6 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疲劳性能 |
4.7 沥青混合料抗老化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寒区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老化与再生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再生剂的研究现状 |
1.2.3 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的老化机理分析 |
2.1 旧沥青混合料分析 |
2.1.1 旧沥青混合料变异性分析 |
2.1.2 回收料变异性控制 |
2.2 沥青的老化试验研究 |
2.2.1 回收沥青的性能 |
2.2.2 旋转薄膜烘箱老化 |
2.2.3 紫外老化 |
2.2.4 压力老化 |
2.2.5 回收沥青与模拟老化的匹配性 |
2.3 沥青老化机理分析 |
2.3.1 沥青四组分分析 |
2.3.2 沥青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再生剂的研制 |
3.1 沥青再生原理 |
3.2 再生剂研制目标 |
3.3 原材料的优选 |
3.3.1 基础油的选择 |
3.3.2 增塑剂的选择 |
3.3.3 其他成分 |
3.4 再生剂方案的设计与试验结果分析 |
3.4.1 方案设计 |
3.4.2 结果分析 |
3.5 再生剂性能评价 |
3.5.1 基本指标 |
3.5.2 渗透性能 |
3.5.3 再生沥青性能评价 |
3.6 基于延度的再生剂配方调整 |
3.7 再生剂再生机理分析 |
3.7.1 四组分分析 |
3.7.2 结构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 |
4.1 原材料性质分析 |
4.1.1 沥青及再生剂 |
4.1.2 矿料 |
4.2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4.2.1 矿料级配的设计 |
4.2.2 油石比的确定 |
4.3 高温稳定性 |
4.4 低温抗裂性 |
4.5 水稳定性 |
4.5.1 浸水马歇尔稳定度 |
4.5.2 冻融劈裂强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寒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适用性研究 |
5.1 耐候性 |
5.1.1 冻融循环性能 |
5.1.2 耐老化性能 |
5.2 寒区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指标初探 |
5.2.1 试验结果分析 |
5.2.2 性能评价指标 |
5.3 经济效益 |
5.4 社会生态效益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沥青老化及再生多尺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老化及再生宏观特性研究概况 |
1.2.2 沥青老化及再生微观特性研究概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老化程度沥青宏观流变特性研究 |
2.1 沥青原材料 |
2.2 室内模拟老化沥青 |
2.2.1 老化沥青常规性能研究 |
2.2.2 老化沥青黏度性能研究 |
2.3 高温流变性能研究 |
2.3.1 不同程度PAV老化高温流变指标分析 |
2.3.2 多应力重复蠕变(MSCR)分析 |
2.4 低温流变性能研究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不同老化程度沥青再生后特性研究 |
3.1 再生剂的性能 |
3.2 再生剂掺加方法 |
3.2.1 黏度调和公式 |
3.2.2 黏度调和法遴选再生剂最佳掺量 |
3.3 再生沥青性能分析 |
3.3.1 物理性能 |
3.3.2 再生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 |
3.3.3 再生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红外光谱对沥青老化及再生微观特性研究 |
4.1 红外光谱工作原理 |
4.2 基于红外光谱对老化沥青特性分析 |
4.2.1 定性分析 |
4.2.2 半定量分析 |
4.3 宏观性能与红外光谱官能团指数的相关性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沥青老化程度曲线的建立 |
4.4 基于红外光谱再生作用机理分析 |
4.4.1 再生剂红外光谱分析 |
4.4.2 再生沥青红外光谱分析 |
4.4.3 “表面活化理论”的假设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对沥青老化及再生微观特性研究 |
5.1 原子力显微镜(AFM)工作原理 |
5.2 基于AFM老化沥青微观表面特征分析 |
5.2.1 老化沥青微观形貌特征的分析 |
5.2.2 老化沥青微观表面粗糙度参数特征分析 |
5.3 基于AFM再生沥青微观表面特征的分析 |
5.3.1 再生沥青微观表面形貌特征分析 |
5.3.2 再生沥青微观表面粗糙度参数特征分析 |
5.4 基于AFM的沥青微观力学特征分析 |
5.4.1 基于AFM微观粘附性特征的分析 |
5.4.2 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的宏观粘附功分析 |
5.4.3 宏观与微观力学特性分析 |
5.5 “表面活化理论”的再生机理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7)液体橡胶改性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橡胶沥青改性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1.2.2 国内外橡胶改性沥青制备及其改性效果 |
1.2.3 沥青再生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液体橡胶改性沥青的制备 |
2.1 试验材料与制备方法 |
2.1.1 试验原材料 |
2.1.2 制备方法 |
2.2 正交试验 |
2.2.1 正交试验设计 |
2.2.2 评价指标确定及试验方法 |
2.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3.1 数据的直观分析 |
2.3.2 方差分析 |
2.4 基本性能试验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液体橡胶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
3.1 中、高温流变性能 |
3.1.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原理 |
3.1.2 高温性能 |
3.1.3 中温性能 |
3.2 低温性能 |
3.2.1 弯曲梁流变试验原理 |
3.2.2 低温性能 |
3.3 抗老化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液体橡胶再生沥青的性能研究 |
4.1 液体橡胶最佳掺量的确定 |
4.2 再生沥青的性能试验及分析 |
4.2.1 高温流变性能 |
4.2.2 中温流变性能 |
4.2.3 低温抗裂性能 |
4.2.4 抗老化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5 液体橡胶改性沥青微观特性研究 |
5.1 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 |
5.2 荧光显微镜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基于渗透再生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预养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再生封层技术应用于沥青路面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及预防性养护技术 |
2.1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
2.1.1 变形类 |
2.1.2 裂缝类 |
2.1.3 水损坏 |
2.1.4 表面损害类 |
2.2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及养护措施 |
2.2.1 预防性养护时机 |
2.2.2 预防性养护措施 |
2.3 渗透再生技术的适用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剂作用机理及性能要求 |
3.1 老化及再生机理 |
3.1.1 老化机理 |
3.1.2 再生机理 |
3.2 再生剂的技术性能及技术指标 |
3.2.1 技术性能 |
3.2.2 技术指标 |
3.3 再生剂的渗透性能 |
3.4 再生剂的抗老化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剂对老化沥青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 试验材料准备 |
4.1.1 沥青及再生剂 |
4.1.2 再生改性沥青 |
4.2 再生改性沥青基本性能研究 |
4.2.1 针入度 |
4.2.2 软化点 |
4.2.3 延度 |
4.3 沥青流变性能研究 |
4.3.1 温度扫描试验研究 |
4.3.2 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 |
4.3.3 线性振幅扫描试验研究 |
4.3.4 低温弯曲蠕变试验 |
4.4 二次老化与二次再生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
4.4.1 二次老化性能分析 |
4.4.2 二次再生性能分析 |
4.4.3 重复老化再生性能总体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渗透再生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工程应用 |
5.1 项目依托工程情况 |
5.2 施工工艺 |
5.2.1 确定再生剂的最优洒布量 |
5.2.2 现场施工流程 |
5.3 表面性能检测 |
5.3.1 透水性能 |
5.3.2 抗滑性能 |
5.4 回收沥青性能检测 |
5.4.1 沥青回收方法 |
5.4.2 沥青回收步骤 |
5.4.3 性能检测方法 |
5.5 经济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9)废机油残留物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再生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不同类型废机油残留物作沥青再生剂的比选 |
2.1 废机油再生工艺的调查分析 |
2.2 废机油残留物类型对比分析 |
2.2.1 沥青再生剂的技术要求 |
2.2.2 废机油残留物物理性能分析 |
2.2.3 废机油残留物四组分分析 |
2.3 废机油残留物对老化沥青性能影响 |
2.3.1 老化沥青制备与性能分析 |
2.3.2 废机油残留物对老化沥青物理性能影响 |
2.4 废机油残留物最佳类型及掺量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3 废机油残留物再生沥青的机理与性能研究 |
3.1 再生机理分析 |
3.1.1 沥青再生理论 |
3.1.2 废机油残留物对老化沥青的再生机理分析 |
3.2 再生剂扩散规律 |
3.2.1 扩散研究方法 |
3.2.2 扩散试验研究 |
3.3 再生沥青抗老化性能 |
3.3.1 物理指标评价抗老化性 |
3.3.2 流变指标评价抗老化性 |
3.4 再生沥青与集料粘附性 |
3.5 本章小结 |
4 废机油残留物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
4.1 基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1 原材料 |
4.1.2 矿料级配 |
4.1.3 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 |
4.2 老化沥青混合料模拟制备与回收分析 |
4.2.1 老化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
4.2.2 老化沥青混合料的回收沥青分析 |
4.2.3 老化沥青混合料的回收矿料级配 |
4.3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3.1 再生方案设计 |
4.3.2 矿料级配调整与REOB再生剂用量确定 |
4.3.3 最佳新沥青用量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废机油残留物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5.1 高温稳定性 |
5.1.1 车辙形成机理 |
5.1.2 车辙试验 |
5.2 低温抗裂性 |
5.2.1 开裂机理 |
5.2.2 低温弯曲破坏试验 |
5.3 水稳定性 |
5.3.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5.3.2 冻融劈裂试验 |
5.4 抗老化性 |
5.4.1 老化对低温抗裂性影响 |
5.4.2 老化对水稳定性影响 |
5.5 最大旧料掺量比例的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 |
二、其他科研成果 |
(10)桐油及桐油预聚物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改性沥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再生沥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桐油的应用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沥青 |
2.1.2 桐油(TO) |
2.1.3 A型再生剂 |
2.1.4 试验仪器 |
2.2 改性沥青与再生沥青的加工工艺 |
2.2.1 桐油预聚物(TOP)的制备 |
2.2.2 改性沥青的制备 |
2.2.3 老化沥青的制备 |
2.2.4 再生沥青的制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常规性能试验方法介绍 |
2.3.2 Superpave使用性能试验方法介绍 |
第3章 桐油及桐油预聚物改性沥青使用性能研究 |
3.1 常规性能研究 |
3.1.1 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及其导出指标 |
3.1.2 改性沥青的软化点 |
3.1.3 改性沥青的延度 |
3.2 Superpave流变性能研究 |
3.2.1 改性沥青的Brookfield试验结果分析 |
3.2.2 改性沥青的动态剪切流变性能研究 |
3.2.3 改性沥青的弯曲梁流变性能研究 |
3.2.4 改性沥青的PG连续分级 |
3.2.5 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桐油再生沥青使用性能研究 |
4.1 常规性能研究 |
4.1.1 再生沥青的针入度及其导出指标 |
4.1.2 再生沥青的软化点 |
4.1.3 再生沥青的低温延度 |
4.2 Superpave流变性能研究 |
4.2.1 再生沥青的Brookfield试验结果分析 |
4.2.2 再生沥青的动态剪切流变性能研究 |
4.2.3 再生沥青的弯曲梁流变性能研究 |
4.2.4 再生沥青的PG连续分级 |
4.2.5 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再生沥青抗老化性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木焦油基再生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雪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西北强紫外线地区老化沥青的再生及其粘附特性的微观机理研究[D]. 李晓兰.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废机油残留物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能[J]. 李晋,于淼章,崔新壮,李英勇,盛余祥. 建筑材料学报, 2021(01)
- [4]桐油和废食用油再生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对比研究[D]. 彭样. 湖南大学, 2020(07)
- [5]寒区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关键技术研究[D]. 韩方元. 长安大学, 2020(06)
- [6]沥青老化及再生多尺度特性研究[D]. 樊现鹏.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7]液体橡胶改性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D]. 栗煜东.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基于渗透再生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D]. 刘晗. 东南大学, 2019(06)
- [9]废机油残留物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 于淼章. 山东交通学院, 2019
- [10]桐油及桐油预聚物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D]. 杨帆. 湖南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