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融于景,漫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论文_雷倩

学融于景,漫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论文_雷倩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白鹤铺镇排山小学 421603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且备受推崇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使学生不知不觉间置身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在语文的海洋里自由遨游,特别适用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情境教学。

关键词:学融于景 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并不在于要求学生识记多少生字,掌握多少词汇,更重要的是开启语文知识的大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起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扎实而又良好的基础。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情境教学呢?

一、抓住文章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对于小学生而言,基础有限,朗读是最好不过的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朗读中抓住文章的主要特征,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教师尝试范读,引导学生感悟到朗读的魅力。有感情的朗读会在无形之中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营造一种恰到好处的和谐氛围,同时也能够给教师的个人形象加分。只有教师放得开,读得好,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使学生产生一种“我想要和老师读得一样好”的愿景;创新朗读形式,突破一成不变的全班齐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加深对文章的感知与文意的理解,因此反复朗读应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重头戏。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男生读、女生读……不停地变换朗读方式,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品读赏析,体会它的过人之处。可以让学生读的时候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用心听、去想象脑海中美好的画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讲授《锡林郭勒大草原》这一课时,考虑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大部分学生都没见过草原,对草原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电脑屏幕保护的背景图片上,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同学读文的过程中闭上眼睛去想象。读毕,再睁开眼睛看课件中展示的草原照片,问他们:你看到的草原和你想象的一样吗?这样一来,过渡自然,学生也更易于接受。

二、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

部分课文故事情节不强,学生兴致不高,因此教师要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兴趣。比如景物描写类文章,好的文章从不是囿于课堂上生编硬造出来的,因此我更倡导学生走出课堂,去亲近自然,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跟上新课改的脚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勇于突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其次,抓住一切能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最后,必要时和学生一起走出课堂,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将对景物的感知不再停留在书本上、冰冷的文字上,用心去书写有温度的文字。

例如,在讲授《春天在哪里》这一课后,正值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充满了生机。结束课文的讲授后,我索性和学生一起去寻找校园的春天,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等多种感觉器官,嗅一嗅花香,听一听鸟鸣,在春天的气息中漫溯,感悟每一颗细微的小生命的美好。回到教室,我布置学生以“校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随笔,学生们没有像每次布置作文一样怨声载道,抓耳挠腮,而是如同行云流水,完成得十分迅速。于是我借机教育学生:往往亲身经历的内容更加具有真情实感,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只要心中有诗,生活中处处都是风景。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够感知真实的情境,多数情况下只能借助多媒体的强大优势来创设情境。逼真的画面、悦耳的声音、酷炫的动图、流畅的视频……这无疑能够跨越时空的阻碍,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了尽可能逼真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置身其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对多媒体的使用技术要臻于完善与成熟,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教师多媒体使用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制作幻灯片的层面上,电子白板技术、东师理想软件等应运而生,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努力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更强烈的冲击;其次,在备课时相应地准备并制作优美的课件,也许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相比之下,这样带来的教学效果,绝对会使教师的所有付出都变得值得;最后,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尽可能地使用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找到生活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使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例如,在讲授《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突发奇想,转变角色为导游,以带领学生们游览桂林山水的形式对桂林山水的景致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将课文穿插其中,同时搭配以制作精美的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虽然没有去过桂林,可在学生的脑海中,这一课的印象却更加刻骨铭心。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活学活用,根据具体的学情而将其落到实处,使其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斌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

[2]徐红梅 浅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J].学周刊,2015,(26)。

论文作者:雷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  ;  ;  ;  ;  ;  ;  ;  

学融于景,漫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论文_雷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