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规律,求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之道——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的若干思考与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之道论文,思想政治论文,政治素质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规律办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按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作为自己的总任务。为了使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应该努力探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规律。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即将实施的背景下,研究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规律意义很大,可以说,这是促进高中政治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笔者试图对这一规律作些初步的概括,并根据这些概括和几年来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实施的经验教训,提出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若干建议。
一、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知、情、意、信、行矛盾运动的过程
思想政治素质,是指个体按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从其内在构成要素看,它有五大要素,即知、情、意、信、行。知即知识,情即情感(含情绪),意即意志,信即信念,行即行为。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中,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其中,认识是基础,它对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器。同时,认识也是情感产生的依据,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人们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各自不同的情感。情感是个人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之一,当认识和情感成为推动个人产生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为动机,有了动机才能导致行为的产生。人们在具有了认识与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往往取决于信念和意志。行为是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标志,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外在表现。
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过程就是在知、情、意、信、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旧质到新质、从不平衡到相互平衡的矛盾运动,即一定的认识在情感和意志的调节下,发展为信念,促使人们把认识付诸行为,行动的反复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行”的继续又能增“知”促“情”、炼“意”固“信”,使知、情、意、信、行达到新的统一,从而使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逐步发展和提高。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知、情、意、信、行矛盾运动的过程,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就要充分重视这五大要素,并努力促使这五大要素发生正向的矛盾运动。
1.不要忽视知识的力量
弗兰西斯·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上世纪70年代末,“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曾响彻我国大江南北,成为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正是在这一口号的感召下,我们才逐渐恢复和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才迎来了我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但曾几何,重视知识似乎又正在成为教育界自身极力批评的一个对象,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轻视知识的倾向。这一倾向影响在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实施中也似乎有所显现,笔者多次参加听课活动,而看到的却是满堂的活动。这种少见内涵的课就属此类。
没有知识,何来能力;没有知识的信仰,只能是盲从,是迷信;没有了知识,无疑就取消了教学。因此,我们在新课程实施中要警惕新的“知识无用论”,就如东北师大于伟教授所说的:“21世纪的新蒙昧主义正在形成,甚至崛起。善良的人们,我们要警惕啊!”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不能不重视知识。但我们可以研究的是,要什么样的知识。我们不要陈旧过时的知识,但需要鲜活的或是富有恒久生命力的知识;我们不求面面俱到地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所有知识,但应让学生掌握学科主干性的知识;我们不追求零碎的经验性知识,但要使学生能在学习、积累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内在结构;我们不要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知识,但需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知识;我们既要陈述性的知识,更要程序性和策略性的知识;我们不要死记硬背知识,而应使学生理解它,并能运用它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教学的环节
我们重视知识并不是搞惟知识主义,更不是要复辟“满堂灌”“填鸭式”的政治课教学。王健敏博士在论及道德学习时讲到,道德学习作为一种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从根本上有别于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知识学习主要解决“懂不懂”的问题,技能学习主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而道德学习主要解决“信不信”“愿不愿”的问题。它需要以体验的方式去感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感悟。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中,情绪、情感是由认知向信念,进而向行为转化的中介。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几年的实施,做得最成功的莫过于突出了学科教学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为此,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一定要努力创设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教学情境,引入富有教育意义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心理的、自然的和社会的种种事件,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倾听、观察、分析和比较去充分感受、体悟。
实践活动既是加深情感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要十分重视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主动联系党团组织、班主任,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开展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以拓展我们的教育空间。
3.努力实现五大要素正向平衡发展
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构成中,知、情、意、信、行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相互的渗透作用,而且,它们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又会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现实社会是复杂的,对学生的影响是多元的,这更会加剧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不平衡。诸如在理论上能夸夸其谈,而内心实则不信,行动上更是背离之类的现象就是其突出表现。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开辟多种教育渠道,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说理要透彻、要全面;讲现实生活要实事求是,不回避社会的阴暗一面,同时不忘贯彻正面教育的原则;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同时不忘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教师自身要言行一致,能为学生做出表率等等,惟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知、情、意、信、行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内化与构建的过程
社会规范是由社会组织制定的,用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规范本身是外在于主体而存在的一种行为要求,它是凌驾于个体之上的一种社会约束力。任何个体,为了能在一定社会组织中与其他成员保持正常交往,必须接受这些规范。规范的接受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即把某些东西结合进心理或身体中去,采纳别人或社会的观念、实际做法,标准或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东西(美国心理学家英格利希语,1985年)。规范通过接受或内化学习过程之后,就成为主体自身的行为选择标准了。这种规范的接受或内化过程是在作为执行规范的主体同作为外在于主体的客体影响(规范的作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能动反映活动(认知和体验)构建起一定的品质心理结构而实现的。
在现代心理学中,“学习”几乎与“构建”为同义。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体主动构建的过程。这个主体构建的过程包括同化、顺化和平衡。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它是伴随同化而行的。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化的过程。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平衡状态的过程。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成功,便得到暂时平衡;若不成功,个体便会做出顺化,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内化论和建构论从不同视角考察了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过程。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是一个内化与构建的过程这一观点中,我们可以获得的最大启示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作为学校德育的主导渠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不发挥学生主体性就不能有实质性效果,这一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很多了,在此不再赘述。但另一方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过程又不是一个个体品质的自发形成过程,它其实是一个环境与生长相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构建相统一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也可以说有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虽然教师的主体性发挥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始终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但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构建所需要的最佳环境却需要教师去精心组织和安排,当学生在价值选择中遇到价值冲突,因而陷入矛盾或困惑状态时又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总结近现代世界各国对德育过程模式的探索历程,我们也应当承认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各自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过分重视教师的“教化”作用不会产生实效,而过分否定教师的引导作用,又容易使学生陷入价值相对主义的泥坑,导致学生在价值观上的混乱。正因如此,高中政治新课标明确指出:“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实施中,至今我们依然可见到许多“穿老鞋,走老路”的现象,同时也可见到教师作用严重缺失的“放任式”的课堂教学。按照新课标精神,吸取已有的教训,在高中的新课程教学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三、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关于道德发展的阶段性问题研究,影响大的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科尔伯格等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大师们的研究成果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会随着自己思维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带有很强的连续性,同时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道德发展水平又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明显的特殊痕迹。据此,我们在对德育目标、内容的设计上要分阶段、分年级提出要求,并使各阶段、各年级的教育相互衔接。这在初、高中新课标的设计中已经得到了体现。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课标中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要求落实于教学实践中,特别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为此,必须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从而找到各自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多年来,政治课教学改革中,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关注,即不同年级教学方法的趋同化倾向。或被称为“追风”的现象,即一个时期在教改中出现某个令人关注的新事物,大家就会不问地区差异、年段差异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纷纷仿照,采用的是几乎一样的方法,而从写出来的“成果”看,还都取得了“成功”。研究性学习是如此,合作学习、问题教学、情境教学、情感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活动教学、主体参与式教学、开放式教学,还有什么几段几环节的教学等等,都是如此。
现在的高中学生,年龄大多处于16~19岁之间,其道德发展水平正逐步进入科尔伯格所述的水平Ⅲ阶段,他们不再把规则、法律看成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教条,而认识到规则是人为的、灵活的,是一种民主的、“契约”性的东西,而水平更高的学生则已认识到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和维持社会秩序可能产生的弊端之间的矛盾,因而看到了社会规则、法律的局限性。他们开始基于自己的良心或人类普遍的价值标准判断道德行为,形成自己的道德哲学。这一阶段的学生与大多处于水平Ⅱ阶段的初中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初中学生展开思维和行为极大部分还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也特别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尊重和服从。高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有很大发展,批判意识很浓,决不会如初中生那样因别人信而信,对存在的社会规范以及根据这些规范而形成的社会秩序决不会简单地认为是应然(应当如此)的,而会更多地考虑是或然的(可能该如此或可以是如此)。因此,高中的政治课教学特别要强调真实、理性与平等。真实,即多让事实说话,教学中要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不回避社会发展中的不足;理性,即要以理服人,教师要保持一颗理性的头脑,同时要让学生有足够多的知识积累,以便掌握分析问题所需要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它们;平等,即师生间不以地位压人,学生间不以学识优势压人,提倡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有时甚至是争辩,在深入的对话与交流中求得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化与构建。
四、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各有特殊的形成规律
我国现在的中学德育课程内容非常丰富,除了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外,还有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国防教育、人口教育以及随形势需要而开展的别的教育。事实上,学生的思想、政治、心理、道德、法律等诸素质的形成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各自不同的机制和规律。因此,我们在进行相关的不同内容的教学时,既要遵循这些共同规律,还要认真研究和遵从它们各自特殊的规律。限于篇幅,在此仅就学生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谈点看法。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与国家权力和利益分配有密切关系。因此,人们的政治素质多体现在所持的政治信仰、所处的政治立场、服从政治纪律的自觉程度以及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除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而进行必要的知识教学外,着重应该在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通过模拟场景或真实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学生办实事等方面下工夫。
我们都知道,有道德的人会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律,而不道德的人却会因为了解法律而不敢犯法。确实,道德与法律也有很大的不同。道德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而法律主要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因此,个体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是不同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靠内心的修养,而法律素质的提高更要靠外来的影响。为帮助学生提高法律素质,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外,还可利用学校部分教师和校外司法专业人员的法律智力资源,开设法制讲座;帮助学生建立法制学习组织,进行有关法制方面的学习讨论和实践;组织学生旁听案件的审理,切身感受法律的尊严;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实践提高素质;实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