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设计有效提问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园论文,集体论文,活动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园的课程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的特点,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教师既要关注幼儿学习的兴趣,又要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既要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既要关注幼儿的自主学习,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怎么做才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体现活动性、趣味性和有效整合?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听课、教研学习深刻体会到,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很关键,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起幼儿的大胆思考与探索,把活动引向深处。那么,到底怎样设计问题才能让整个活动层层深入,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参与的快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设计必须围绕教学内容的关键。
即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在这个活动中,要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与本活动内容有关联吗?
如在开展“10以内圆形的四等分”这个活动时,老师要善于将问题紧扣主题来展开讨论。活动开始时,可以先教幼儿学习“四等分”:把一个东西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一个饼干可以分成四等份。接下来,以提问形式让幼儿边学边记录:“二个饼干分给四个小朋友,怎么分?四个饼干分给四个小朋友,怎么分?那么三个饼干怎么分呢?”依次提问,列举了一系列等分的方法,让问题围绕着等分从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幼儿在逐一解答问题的基础上自然接受知识。
又如,在开展“我要上小学啦”这个活动时,老师提问:“幼儿园与小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参观小学。回来后,老师又围绕主题提出一系列子问题:“小学里有什么?小学生怎样上课?使用了哪些文具?你喜欢上小学吗?怎样做个小学生?”孩子们展开讨论,列举了许多方面的不一样,在多方面了解小学的基础上向往当小学生。一个问题的拓展,不仅培养了幼儿的问题意识,也训练了幼儿的思维方式,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比老师单方面的说教更容易让幼儿接受。
第二,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要讲究语言艺术。
即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这个提问清楚吗?幼儿可以回答吗?
如在一次“观察小昆虫”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了解昆虫有六条腿的特征,于是就说:“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瓢虫和蜘蛛有什么不同?”很多幼儿的注意力没有马上集中过来,有的仅仅是迫于教师的指令去看、去想。于是在下次课,经过思考,这位教师换了一种方法:“现在有许多瓢虫宝宝和蜘蛛宝宝躲在叶子里,谁能帮我找出来?你是怎么区分两位宝宝的?”刺激性的语言再配上老师略感神秘的体态语,果然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区分两位“昆虫宝宝”的愿望也就产生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可见,教师提问时的语言是否具有吸引力直接影啊到幼儿对问题的回应效果。
第三,集体教学中的提问应引发幼儿的思考与探索。
老师在设计问题时会担心幼儿答不出来造成冷场,往往在提问时不容幼儿思考便直接告诉答案,或是以自问自答式来结束话题,这样势必影响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相反,好的问题设计既培养了幼儿的问题意识,也可以训练幼儿的思维方式。
如在探索物体沉与浮的活动中,老师是这样设计问题的:“你知道哪些东西是沉的?哪些东西是浮的吗?怎样让沉的东西浮起来,又让浮的东西沉下去呢?”每个问题的提出,都使幼儿在探索行为上具有方向性,并促进其思考。
第四,集体教学中的提问应遵循因人而异原则。
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设计的问题能否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事先考虑:难度大较灵活的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基础性的综合性的问题,可以让中等能力的幼儿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能力相对弱的幼儿回答。这样既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有能力回答老师的提问,又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如在开展大班综合活动“动物的翅膀”时,老师设计了一组难易不同的问题:“哪些动物有翅膀?动物的翅膀有什么作用?有翅膀的动物就一定会飞吗?怎样让自己也有一双翅膀?假如你有一双翅膀,想干什么?”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每一层次的幼儿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大胆表达。
除此之外,我认为一次成功的集中教育活动,还应考虑选择适合本班幼儿实际能力、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教材:活动环节的安排既注重全体,又尊重个体差异,做到师幼互动。同时,教师的素养、语言功底、教学风格等很多因素都有待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摸索、反思,从而让教学闪光,让活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