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急救护理应用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崔姣,刘晓姣

(利川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北省利川市 445400)

【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时间节点内实施急救的80例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样本,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以40例计,分别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抢救用时、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用时(34.95±11.02)min明显较参照组(49.18±13.22)min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89.92±5.68)分亦高于参照组(75.23±3.49)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 05);抢救成功率92.5%略高于参照组87.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抢救用时的缩短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均有益处,且抢救成功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标椎化急救护理;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075-01

急诊科的工作日常便是实施各种危重急症的急救和处理,为医院的重要综合性科室,其护理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医院整体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1],还与患者个体的疾病转归息息相关,而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因随年龄而至的器官功能退化及原始疾病影响,病情的进展较之年轻患者更为迅速,更为危重,故针对其的救治更为科室中的重中之重。本次研究即对标准化急救护理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我院急诊科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时间节点内实施急救的80例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样本,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最大年龄82岁,平均值(69.5±3.7)岁;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23例,脑血管疾病29例,呼吸系统疾病18例,外伤11例。在获取医院伦理委员协会和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之后,遂将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以40例计。不同组别患者基线资料相较差异甚小,可比(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以常规护理流程开展护理,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遵医嘱配合抢救并施以相关的心理干预等。观察组以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进行干预:①接到急救电话之后,迅速启动急救预案,实施院前急救,视具体情况行氧气供给、静脉通道建立,对症给予应急药物治疗,若有外伤出血,则迅速止血、清理、包扎及妥善固定等。②由高年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分诊,并迅速联系急救医生,期间准备急救药物、器械等,配合医生行针对性抢救措施,以占据先机提高抢救成功率。③护士长迅速调度人员并合理分工,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及时开展,同时保持一定的工作节奏,快而不乱,保证护理质量。静脉管理护理人员及时开通静脉通道,并根据病情及药物种类合理调节输液速度;监护护理人员则负责急救仪器设备的监管,确保运行正常,以实施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护,并行氧气供给,保障呼吸道畅通无阻。④患者病情趋于稳定转至普通病房后,将患者的病情、抢救所用药品、措施及效果等情况与病情护理人员进行严格交接,确保全面无遗漏。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抢救用时及成功率详细记录,并发放NSNS护理满意度量表[2]进行满意度评定,分值越趋向于满分100分则提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行统计分析,计量涉及资料以()来表示,t检验;计数涉及资料以%表示,x2检验。当 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抢救用时及满意度相较 如表1,观察组患者抢救用时较参照组少,满意度评分较参照组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表1 两组患者实施抢救用时及满意度相较()

 

注:与参照组相比,* P<0. 05

2.2 抢救成功率相比 观察组患者40例抢救成功37例,成功率92.5%,参照组成功例数35例,成功率87.5%,二者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 讨论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危重、进展迅速,抢救工作需及时、高效[3],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亦不可或缺。随着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乃时势所趋。

标准化急救护理的推出,使护理人员对老年急诊危重患者的整个护理流程有个标准化的参考,何时何地实施何种护理措施了然于胸,避免了不必要的慌乱,节省了统筹安排的时间,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推动了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相比常规护理模式,具有更强的条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程序更为流畅和紧凑[4],临床应用效果甚佳。此外,标准化急救护理的长期应用对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的提高亦有裨益,使之各项操作更为熟稔,患者的护理体验更优,满意度随之提升。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抢救用时(34.95±11.02)min明显较参照组(49.18±13.22)min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89.92±5.68)分亦高于参照组(75.23±3.49)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 05);抢救成功率92.5%略高于参照组87.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标准化急救护理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对抢救用时的缩短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均有益处,且抢救成功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小英, 于向英.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7):170-171.

[2]张会文,李海燕,朱福君,等.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16(75) : 347- 347.

[3]王琳.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29):262-263.

[4]郭秋杰.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33):282-283.

论文作者:崔姣,刘晓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标准化急救护理应用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崔姣,刘晓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