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华 四川省长宁县培风中学 644300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1-174-01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发现新规律、新事物、新理论、新学说、新概念、新设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和主动探索精神,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源泉。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入、延伸或推广。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地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一、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悦,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要做到:(1)使学生较 自由地思维和表达,在“心理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创新思维和想象。(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标新立异,在“心理自由”的条件下培养求异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模式。(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营造学生创新的氛围。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能使他们的心理距离接近,心情舒畅,才有可能使学生的意识创新。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高中教材具有知识面多、知识量有限的特点,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通过适当引进一些教学资料或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对研究性课题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为学生讲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再通过例题训练,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例如,三角函数在航海、测量、力学上的使用范围很广,教师可以利用习题结合实际的方法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从而使知识生活化、形象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活动课,带领学生去数学性强的自来水公司、工程设计行业等进行参观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对数据资料和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认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认知能力。
三、注重问题的教学,达到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新意识的培养目标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年轻从教时,特别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他总是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1)问题的来源及选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书本的问题,收集大家思考的错误问题,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提出问题作为问题的来源;例如,“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内容,我们用时钟拨快、拨慢的区别来作为问题,从而引入角的新概念。
(2)问题的解决。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与所研究问题的难易程度有关。通常,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活动,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数学交流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交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及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及问题解决后进行小结,将触发思维的因素进行显现,将引导思维的方法、策略进行提炼,让学生分析把握,为今后创新思维打下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强化引导教学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于学生学习的引导,促进其探索能力的提高.数学课程学习的核心和精髓,在于不懈的探究和求索,高中数学处于基础数学和高等数学的过渡阶段,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对于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为其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提高其探索能力;其次,应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索活动,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方式,针对特定的客体进行分工协作。.
五、反思总结,使学生会创新
反思使人精明,尤其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反思至关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并养成习惯,反思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方面:
1、通过反思公式、定理、法则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深刻的创新锻炼,有些复杂的公式,难记忆,易忘却,通过经历及反思形成过程,即使以后一时忘却,也能很陕自己推导出来。
2、对易出错、易混、不易理解的问题进行反思。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面对一个题目,要反思它涉及的知识点,探求有无多解性,可将题I:I进行怎样的变形转换,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
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往往会提出新的问题,这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利学巨匠爱恩斯坦曾指(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行,”通过二次函数图像的变化,通过反思,学生不但牢固灵活地掌握了此节知识,而且真正做到了创新学习,培养了创新能力。
总结规律,有利用数学素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总结规律主要引导学生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总结:
(1)类比法:由性质、公式、法则、定理的相似进行类比,如;由分数的性质、运算法则类比分式的性质、运算法则,由整数的因数分解类比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由图形结构的相似或解题方法的相似进行类比,如:由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类比圆的位置关系,由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类比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2)归纳法:通过归纳,学生建立起知识的因果键,从而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例:学生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可以由直接开平方法,深入得到配方法,再深入得到公式法,它们之间层层递进,如果再稍作拓展,可进而得到的判别式,韦达定理,二次三项式的公式法因式分解,在《二次函数的图象》的教学中,学生在掌握了抛物线的特点后,就能想到用配方法,将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的形式,从而全面掌握本节知识。
(3)化归法:通过化归,可以使未知的向已知的化归,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代数中,减法向加法的化归,除法向乘法的化归;无理方程向有理方程的化归,分式方程向整式方程的化归,高次方程向低次方程的化归,在几何中,复杂图形向简单图形的化归等,通过化归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大家持之以恒,共同努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的多向思维,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突破常规,敢于提出新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论文作者:廖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思维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1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