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前楼小学 26672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根据语文学科“文道结合”的特点,在学生认知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既注重工具性,又要注重人文性,达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可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教师“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学生呢,却是“左耳进,右耳出”没能收到德育的实效。其主要原因是老师未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未能将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未能做到“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论述中指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就告诉我们:当学生不知道你在教育他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凡为文以意为主”。小学语文课文含有许多育人的素材,有的渗透着先人的高贵品质,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还有科普的、渗透生态环境和环境卫生的等。其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品德因素,要看老师如何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适时、适地、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等,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和渗透,才能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无声”的“无痕”效果呢?这些年我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课前总是认真备课,多角度思考,在备语文教材的同时,着手于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
一、在识字教学中的渗透德育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每堂课上都要周而复始地识字写字,如果教师的方法单一,那识字教学对于学生来讲无疑是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很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在识字教学中,还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联系生活识字本身就是一个有很多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过程。曾记得这样一堂识字课,教者在教学“打”字时,他先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这个字的读音,分析了这个字的字形。然后问:“你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能组词吗?”学生便积极地举手发言,组了“打架、打人、打骂”等词语。教师听了,先是肯定了几个学生的发言,然后问:“同学们,我们能打人、打架、打骂别人吗?”学生一齐回答:“不能。”老师说:“对了,我们在生活中不能随便打人、打架、打骂别人。那你们还能组其它有表示打这这个动作的词语吗?”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很快组成了“打球”“打水”“打鱼”等词语。像这位老师的教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避免识字教学简单而又枯燥的过程。听了这位教师的课,我深受启发,低年级学生是人生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必须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习“赢”字时,我采用了“拆分”的教学方法,“亡”就是要有牺牲精神;“口”是要有一个好口才;“月”是指要有时间意识;“贝”是要有创造财富的意识;“凡”是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平凡心。告诉学生你只要具备了“亡”、“口”、“月”、?“贝”、“凡”这五种意识,你就能成功,就能“赢”!这样一分,学生一下子记住了。这样的识字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而且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在情境创设中渗透德育
质疑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爱发问”的好奇阶段,有很强的可塑性,要使学生对文章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有趣、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课文预定的情境,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寻求正确答案的同时,又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我在教《鸟的天堂》一课时,提出了如下问题:
1.真有天堂吗?你心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
2.鸟会有天堂吗?鸟的天堂又是什么样的呢?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只要生活快乐的地方就是天堂,明白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只有保护大自然,大自然才会给我们最好的回报,从而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在指导阅读中渗透德育
在《为什么我们要读一本书》中弗吉尼亚·何尔夫说:“我们是通过自己的感情来获得书中启示而不是通过别人理智的评判。一旦感觉的神经把一股激动之情渗透到心灵时我们便会获得主要的启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贯穿在全篇课文的字里行间,有明确的,有含蓄的。只有通过教师入情入境的朗读指导,才能“悟”出“道”来,产生感情共鸣,让学生受到教育。
如讲授《凡卡》时,反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对比朗读信的内容和写信时想的事两部分,还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其中学生朗读:“……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读着读着,学生便不由自主地对凡卡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接着又让学生对“寄信后的事”进行想象,并讨论“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和“如果爷爷收到信,会不会带凡卡回家,为什么?”课文结尾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朗读、讨论,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凡卡的悲惨命运是无法摆脱的,因为当时是黑暗的旧社会。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痛恨旧社会,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所以,只要让儿童走用心去体验,就会使他们沉浸在课文浓厚的情感意境中,自己的感受也会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论文作者:常占刚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2月总第2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要有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情境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2月总第2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