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湾
(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医院 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5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中27例患者,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患者的70.37%,明显比观察组的96.30%低,(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7.4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29.62%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好,提升了治疗有效率,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089-02
心绞痛属于冠心病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因为冠脉硬化狭窄引发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引发多种恶性结局出现,如心肌梗死等,现阶段,临床对冠心病心绞痛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使心肌耗氧量与心功能得以改善,进而使心绞痛症状有效缓解。但单纯采用西药治疗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多数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为了探究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中西医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5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一组联合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5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7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小39岁,年龄最大77岁,平均年龄(46.15±5.63)岁;冠心病最短病程2年,最长病程11年,平均病程(5.45±1.12)年。观察组27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40岁,年龄最大78岁,平均年龄(46.26±5.74)岁;冠心病最短病程3年,最长病程10年,平均病程(5.52±1.21)年。两组患者冠心病病程等基本资料的对比(P>0.05)。
1.2 方法
两组在对患者采用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滞制剂、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制剂等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408)对患者进行治疗,20mg/次,每日1次,患者连续口服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给予患者氯吡格雷(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83)用量为600mg,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疗效评定: 显效表示患者治疗后心电图基本正常,心绞痛没有发作,冠心病症状基本消失;有效表示治疗后心电图ST段显著降低,并且回声到超过0.05mV,但没有达到正常水平,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无效表示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的现象,心电图表现没有显著变化或加重。不良反应包括眩晕、恶心呕吐以及头晕头痛等,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如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表示用(%),检验差异性用χ2,P不超过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
如表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患者的70.37%,明显比观察组的96.30%低,(P<0.05)。
。
2.2 分析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7.40%(其中,恶心呕吐1例,眩晕1例),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29.62%(其中,恶心呕吐4例,头痛2例,眩晕2例)低,两组间进行比较的差异明显(χ2=8.3654;P<0.05)。
3.讨论
现如今,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老龄化越发严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患者体内脂类代谢异常所导致的脂质沉着于动脉膜,随着时间的增长所形成的白色斑块,其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心绞痛属于冠心病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影响。临床上通常采用西药治疗,如美托洛尔以及硝酸异山梨酯等,但患者会产生头晕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再次受到痛苦。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侧支的循环,加快开放毛细血管网;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患者不容易产生心肌梗死等情况;其还可以减少心肌收缩,降低耗氧量与胆固醇含量,对凝血功能产生抑制作用。根据患者病情斟酌用药,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的产生,还可以使患者的免疫力明显增强。联合用药可起到对抗动脉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以及止痛等效果。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5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一组联合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结合实验观察的结果,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有效率为96.30%,并且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好,提升了治疗有效率,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伦志伟,于庆萍.对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经济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9):40-41.
[2]靳倩.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80-81.
[3]黄香枝.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1):91-92.
[4]徐彩飞,周立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6):1101-1103.
[5]曹守沛,顾宁,宋耀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6,48(3):37-39.
论文作者:李湾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心绞痛论文; 格雷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病程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论文;